杨剑兰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内心进而改变行为,也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内心。当你扔掉不需要的物件时,你是在清理自己的内心;当你克制住买买买的冲动时,你是在管理自己的欲望。房间清爽了,内心也是清爽的。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断舍离”位列其中。以前俗语常说破家值万贯,如今“断舍离”却成为一种生活时尚。这180度的转变背后,体现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物质过剩成为人们“甜蜜的负担”。“断舍离”的理念应运而生,极简生活法则倍受推崇。
为什么“断舍离”能让人产生愉悦轻松的心理呢?这其中有心理学依据吗?
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这个概念的风靡,始于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写的《断舍离》一书。
所谓“断舍离”,山下英子的定义是: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和整理内心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这个“破烂儿”既指家中不需要的杂物,也指给人带来负面情绪的人和事。比如压箱底的衣服、过时的电子产品、费力维持却不讨好的社交……
“断舍离”的操作是:扔掉不要的东西,舍弃不必要的牵绊,离开“多就是好”的执念,只留下自己真正需要的。通过为生活做减法,为内心腾出清爽的空间,获得轻松自在。
“断舍离”为何能让人轻松自在
有些人表示“断舍离”对他们来说很难,很多东西就是不舍得扔。其实,这正是一个审视自己内心的大好机会。外在生活很难做到“断舍离”的人,内心也有很多无法“断舍离”的东西,比如某个人、某些欲望、某种情结。“断舍离”的外在练习,正好有助于梳理内心世界,重建内心的秩序。
从行为主义观点看,内心世界和外显行为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内心进而改变行为,也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内心。当你扔掉不需要的物件时,你是在清理自己的内心;当你克制住买买买的冲动时,你是在管理自己的欲望。房间清爽了,内心也是清爽的。
“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智慧
“断舍离”提倡一种“更少但更好”的生活方式,它主张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有用的东西,这能让人在作决策时更理性。
当你习惯思考“这东西对我有用吗?它适合我吗?我想买它是出于需要还是出于焦虑?”时,你便提升了自己的理性决策能力。“断舍离”让你有机会了解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价值观如何等。你越了解自己,作决策时越能从自身的最大化利益出发,所作决策也更能带来快乐和满足。
当你能够屏蔽无关因素的干扰,便不会被焦虑、恐惧、攀比等非理性情绪裹挟。比如你不会因為同事买了最新款的奢侈品,便不顾自身情况盲目跟风。所以说,“断舍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