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提高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而且,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发展终身教育的核心要素,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代大学生成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高校图书馆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要想增强信息素养教育,拓宽学生获取知识途径,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承担起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信息素养教育;途径合作化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0-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0.095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把大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就成为了高校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图书馆是文化信息的重要集散地,收集有大量的图书、期刊以及数据资源,如何在这浩如烟海的大量信息中使大学生获取自身有用的文化信息,增强信息素养教育,拓宽获取知识途径,就需要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其中承担起应有的作用。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及其研究
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最早是1974年时,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指出的“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这个概念的诞生,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各国学者对信息素养的理解,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使信息素养的内涵有了更大的扩展和延伸。随着各国学者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信息素养概念的演变也越来越成熟。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才有学者陆续介入到信息素养的概念中来。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文献检索课教育是信息素质教育的核心。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吉庆教授是最早阐释信息素养概念的学者。他本人的专著《信息素养论》,第一次将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引入国内学者的视野。
王吉庆教授在《信息素养论》中第一次提出信息素养是人们在信息社会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这种能力与人类其他能力一样,需要人类去学习和适应,如何建立完整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就摆在了国内学者面前。基于过个理论基础,高校图书馆界的诸多学者对信息素养的概念和教学做了全面深入的理论探讨,并在教学改革中付诸了实践,在高校图书馆界掀起了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热潮,取得了一批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
2004年12月,“北京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会”在北京成立。研究会定期组织召开各类研讨会,其系列主题都是以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安排为主。经过各方面努力,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能力指标体系框架结构逐渐形成。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几种重要方式
(一)以高校图书馆牵头为主
即指由高校图书馆牵头,负责安排图书馆员担任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师,也有个别院校由信息管理系承担全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目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以图书馆牵头为主,在一些高校有信息管理专业的情况下,也有以该学院承担的,如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就是由信息管理学院承担。
现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作为一门公共课,根据专业和学历设置课程内容,由高校图书馆管理员担任任课教师。课程内容大多采取理论授课,上机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开设的“文献检索与利用”,分文科和理科两门课程,由作为公共课由本科生在学校教务处主页自由选修。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有一半的课程是理论知识授课,一半的课程是上机操作,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上机操作环境。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纳入学校教务处的课程系列,学生需修完学分,完成全部课程,考试合格才能毕业,为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并且,图书馆网站还设置了在线网络教学,对于一些因为已经修满学分,不再需要修学分的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帮助。
(二)进行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
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也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培训讲座,是大部分的图书馆都会充分利用的信息素养教育形式,即通过信息素养讲座、短期培训、现场培训、一对一辅导等形式,来对图书馆的读者进行培训,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有的高校图书馆会面向特定专业、特定学院的读者定期举办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培训讲座,甚至外请各类数据库的数据商专家来对读者使用数据库进行相关的培训,大大提高了图书馆购买数据库资源的利用率。
(三)专业课中加入信息技能内容
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三种形式是在专业课中加入信息技能内容。我国绝大部分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信息检索课”普遍采用了这种课程模式。医学术语复杂多变,专业性较强,专业课程中专业词语较多,外围人员无法更深层次的解释和利用圖书馆网络数据。非医学专业的图书情报人员在检索利用数据库时有时很难掌握重点,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加入信息素养教育的课程,可以有效避免这类现象的出现。
三、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
目前,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在进行中,从检索到的相关论文看,讨论的热点仍然是信息教育的途径。对于如何有效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笔者浅谈以下几点见解。
(一)要取得相关部门重视,加强制度建设
具体到现实工作中,就是要建立适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实施规定、方案和评价标准,成立相应的检查监督管理机构,定期对信息素质教育落实情况进行调研。
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应主动向学校有关负责部门协调沟通,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争取成立以分管图书馆工作的校长担任组长的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工作。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应设在高校教务处,图书馆、网络中心等部门共同负责信息素养教育的具体实施,融入学校的教学体系中。
(二)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为高校学生提供了物质保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图书馆丰富的物质资源为文献检索课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物质基础。各个高校图书馆目前都已具备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公共检索系统的建立,校园网、局域网的成立,以及网上查询系统、节约系统的建立,为文献检索课提供了强化信息能力的理想场所。
(三)要丰富原有的课程体系
从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以来,我国出版的文献与利用检索课教材虽然多达600多种,但内容陈旧、缺乏纲领性,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有些學校至今没有专门的文献检索课教师。大多数图书馆的文献检索课教师也属于兼职,没有成立专门的文献检索课教研室,同时教师还肩负着图书馆的其他工作。现在我们急需做的是加强文献检索课程和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全国规范的教学大纲,规范教学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例如选择教师队伍,不仅仅选拔那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还要对学科背景有所要求,选择具有图书情报知识和较强计算机能力的人担任文献检索课教师。这些教师中最好具备一定的学科背景,在教授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时,对于专业术语的判别有一定的能力。
(四)其他需注意的方面
信息教育讨论的热点还有向不同院校层次、不同专业院校、高校各类人群扩展的趋势。例如,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的论文占了相当比重,农业、外语、医学、师范、边疆少数民族院校等如何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如何对高校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高校教师和研究生加强信息素质教育,这些内容都讨论得很热烈,题材很丰富。在方式方法上,调查研究仍然是重要的形式,并且有从就业角度阐述信息教育重要性的论文出现。
此外,信息素质教育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模式;教师是成功的关键;图书馆员是重要的合作伙伴;行政管理政策促进合作化教育;计算机专业人员的支持必不可少。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包括:建立同教师的动态交互的合作关系;在学术研究和课程中帮助教师;寻求与课程的结合;寻求校园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的支持;做好课程计划等。
综上所述,信息素养教育在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信息素质教育为广大读者终身学习,以及在互联网+的网络大环境下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素质教育对于整个民族的国家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也提供了重要帮助。信息素养的培养,急需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能真正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并更加有利于广大青年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08(S2).
[2]刘佳,周文娟.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与途径[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7(2).
[3]李雪莲.试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信息素养教育[J].理论界,2009(2).
[4]高景祥,王跃虎.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生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指南的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2).
[5]葛祥国,鲍明勇.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及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4).
[6]顾玉林.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浅析[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1).
[7]郝晋清,王娟萍.基于web2.0技术的学科馆员信息咨询体系构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
[8]王福生.浅谈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与途径[J].图书情报导刊,2014(4).
[责任编辑 张翼翔]
作者简介:田林(1963.1— ),男,汉族,河北大名人,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