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要“稳教育”

2020-05-14 15:17刘永和
华人时刊·校长 2020年3期
关键词:本土化教学法考试

刘永和

为了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中共中央政治局曾经提出了六个“稳”的战略方针,即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一句话,中国需要“稳经济”。其实,中国也需要“稳教育”,因为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与新挑战。

“稳教育”的提出基于現实问题

当下,中国的基础教育的新问题与新挑战确实不少。一是教师队伍建设观点不一,职评优评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出现不同看法;二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接受程度不高,还未受到广泛认同;三是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依然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莫衷一是;四是人才培养与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孔雀东南飞”现象严重,西部地区、偏远农村的骨干教师更加匮乏。教育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的教育需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针对问题,进行顶层设计,实现教育的平稳发展。

“稳教育”的设计需要辩证思想

继承与发扬,稳定与变革,一直是事物的两个方面,需要根据实际,辩证对待。只强调任何一方面,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一直强调稳定,只会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而一味强调改革,也会动摇根基,风雨飘摇。桩基不稳,盖楼存在风险;经济不稳,发展缺少依靠;教育不稳,不仅影响教育自身发展,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稳教育”的实施需要抓住重点

影响我国教育稳定的因素很多,但是,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坚守教与学的优良传统。我国数千年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法,诸如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学而时习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等,这些本土化的教学法非常适合我国的教育。至于主体性教育,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都需要根据国情进行本土化改造。二是课改必须自下而上。我国基础教育有“国家课程”,而且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发展”设计的,并经过了长时间的检验,证明了它的科学性与操作性,而且不断改进,这是自上而下的;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则必须自下而上,必须根据各地、各级、各类、各校教育教学的具体需要,进行“需求论证”,切实指导,行动研究,逐步完善。上下协调,双边互动,方是课程改革的康庄大道。三是保证高考形式的相对稳定。高考是指挥棒,牵一发而动全身。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考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不断进行,从考试的科目改革,到考试的次数改革,到考试主管部门改革,两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教师与学校难以适应,学生与家长头昏眼花;基本上得不偿失,预定目标难以达成,而且,从无追责。高考改革不给百姓一个交代,还怎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高考逐步回归国家考试中心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稳定,可以增进思考,可以开展实验,可以促进教育健康发展。我国需要“稳经济”,也需要“稳教育”,最起码需要“相对稳定”。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本土化教学法考试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