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中教师怎样回应问题

2020-05-14 15:17张国俊
文教资料 2020年7期
关键词:学生提问学生主体

张国俊

摘    要: 教师在课堂回应过程中应审时度势,辅助学生深入其中。回应是一种教学形式,引导才是真正的出发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更加独立,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最终在学习、性格、意志,甚至人格等各个方面形成独立性,才是课堂上教师回应和教育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 学生提问    教师回应    学生主体

教师要学会艺术回应,要善于适当地“煽风点火”,必要的时候可以“火上加油”,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的思维得以激发,不会局限在一个狭小的思维空间里走不出去。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问题提出疑问,学会独立思考,形成独立判断能力。教师在回应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避免教师不断回应,保证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老师要有目的地回应。“疑”的出发点好,就能够很容易地把学生引入问题中,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提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如果只是盲目回应,很容易导致学生被问题“牵”住,表面活跃的气氛实际上并不能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此时学生的思想被牵绊住,思路仍然不能被充分打开。这种回应方式是行不通的。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考虑到课堂上学生可能提出的一个问题,课前经过充分的准备。

只有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回应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出问题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课堂就像一场戏,开头“序幕”要引人入胜,别具特色;二是后续引导要循序渐进、因势利导。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步被老师们摒弃,“满堂问”却流行起来,导致学生为提问题盲目地“牵引”,这种结果更不可取。课堂教师回应要保证学生始终位于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老师的需要依据学生的情况引导,使之进入最有利的发展情境中,不能直接给出问题让学生产生依赖感。此外,还要积极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思维碰撞过程中迸发出智慧和创新的火花。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的结果,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以权威者自居,就会阻碍学生问题意识的生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关心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不同的意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尽量调动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发动学生思考,尊重学生提问与各种合理的观点。

二、避免教师笼统回应,要循序渐进。

教师回应是较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处理好“问”的问题,就能解决课堂教学气氛不够活跃的难题。“问”的关键在于问法,即何时问、怎么问、如何问。若在教师回应之前不经过专门的设计,方式不妥,时间不当,则很可能阻碍学生思维的扩散。课堂教师回应时,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方式与之对应。

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回应可以采取激发式,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新课程的兴趣。比如历史课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讲述英、法两国侵略中国时可以导入“在香港拍卖会上,我国高价购回清朝时期圆明园的三件国宝”这一事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的历史提出相关问题。新课阶段,教师回应方式可以采取递进式,即引导学生注意重点和难点,将重点性问题分化为题题相扣、相互关联的小问题,建立层层递进的关系。解决了小问题,重点和难点问题就相应得到了解决。如学习《马关条约》相关内容时,讲授签订该条约的影响,讨论为何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有所加深,将这一问题划分为两个小问题:①《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在国内开办工厂反映了什么?②开放的通商口岸及内河新航线与其他条约开放的口岸相比较,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新特点?

认知内驱力是成就动机三个组成部分中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大都存在于学习任务之中……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1]。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体到一般,这种递进式的教师回应方式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课堂学习过程中包含的要点知识,使他们的分析问题和综合思考的能力有所提高,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地解决问题,在遇到其他复杂问题时,能够通过类似的方法逐一解决问题。

在总结新课学习内容阶段,可以采取归结式的回应方式,对已经教授过的知识进行概况和总结,对要点进行归纳和梳理,使整个教学过程条理化。

三、提出的问题不宜太难太浅,要量力而行。

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得不到学生们的重视,过于复杂又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估計学生的学习能力,再对问题的难度要求进行分析,做到难度适中。还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目的地进行引导,让学生知道怎么问、向谁问,以免出现提而不答的局面。

教师回应的针对性是对各种层次的学生,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度略有差别。若要检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则可以把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作为回应对象,起到监督学习或调动主动性的作用;假如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教师回应中等生;如果以突破教学难点、解决关键性问题为目的,则应该回应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起到激励作用,还可以引发和辅导他人。当针对学习上比较自卑或者胆子小的学生,提出的题目要求应该稍微简单些,有助于提高他们提问的勇气和自信心;对于某些容易骄傲自满的学生,要求他们提出问题可以难度大一点,使他们正确认知自己,克服傲气,踏实学习。总的说来,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及性格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不同类型的对象,教师回应的方式和对学生提出问题难度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教学效果。

四、摒弃过于直接的教师回应,通过帮助学生设置悬念发散学生思维。

悬念是由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不满足或疑惑而产生的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对大脑皮层有着强烈而持久的刺激效果,虽一时想不通、猜不透,却又不放下、不丢弃,是一种触发学习激情和热情的情境。“当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2]。

通过设置悬念,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思想,有助于激发记忆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习惯。在课堂上,老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在正确的时间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许多人在讲评书时都喜欢设置悬念,当观众沉浸其中之时戛然而止,能够使观众欲罢不能,保证良好的收听率。同样,教学过程也有设置悬念的需要。悬念教学法即经过老师的一番处理之后,使教学变得平凡中透露出奇特,吸引学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求心理。对学生来说,悬念是对学习心理的一种强烈刺激,引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求知欲。课堂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高中生的思维比较敏捷,但是认知有限,学习时间不足,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则可能学生会偏离主题。即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再高,教学效率也不会太高。教师要有效介入学生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获得更多,更加积极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在引入新课时,通过设置悬念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这是一节课的中心工作。问题驱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度,更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疑难点的集中度和定向性[3]。

遇到重点和难点时,通过悬念把困难与趣味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排除畏难心理,加强对重点和难点的关注。

在课程结束时,设置悬念有助于学生保持进一步探索知识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热情。通过在不同时候设置相应的问题和悬念,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五、切忌表面性回应,进行深入指导。

如果教师回应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就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回应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符合以下特点:能够激发思考、增强求知欲、促进思维发展、引发探索、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在回应过程中应该循循善诱,深入贯彻启发性原则。此外,教师回应不等同于启发式教师回应,只有好的教师回应才是启发式教师回应,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深入地思考,提高学习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必须使课堂回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应该注意:

第一,通过抓关键的手段积极引导学生,使之能够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究,掌握重点知识。

第二,利用表象法进行引导,辅助学生深入其中。思维离不开感知和表象,是以感知、表象提供的资料为源泉的。如今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越来越频繁,通過多媒体教学新课程有助于学生表象思维的增强,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引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第三,研究背景有助于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如讲授重大历史事件时,如果学生对于事件发生的背景全面理解,就有助于进一步掌握事情的整个过程。

六、提倡多方式进行,严禁公式化回应。

在课堂上,老师对回应时机、回应时间、回应频率及给予学生思考时间的把握,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效果。课堂中,学生的思维紧张程度随着时间不同而不同,老师应该善于把握时机,采取恰当的方式回应。

比如,刚上课的时间段,大多数学生处于平静趋于活跃的思维状态,可以在此时多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回忆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讨论并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思维高度活跃期,教师回应说明性或评价性问题将对学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帮助。

课堂快结束时,应该以促使学生把握整节课的重点,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为目的,适当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总结性问题。

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提出适宜的问题,教师采用有效的方式处理问题,以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李惠军.博识而畅行,广征而顺达(一)——从“诗性预购”引出的关于史料与叙事的教学联想[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8).

猜你喜欢
学生提问学生主体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课堂提问点燃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