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究

2020-05-14 15:17张雪芹吕阿欢何清于春艳
文教资料 2020年7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路径高校教师

张雪芹 吕阿欢 何清 于春艳

摘    要: 立德树人,师德为先,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部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存在某些问题,既有具体环境、高校师德建设机制尚不健全的客观原因,又有主观上对自身修养的忽视。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中,高校应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重视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师德师风    建设路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其职业行为的特殊性使其蕴含有别于其他职业的伦理要求。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新时代青年的三观养成;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关乎教育大计、育人大计。因此,进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多维度探析,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是新时代高校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师德师风界定及发展

1.师德师风的界定。

我国对教育伦理的研究倾向于从义务论视角对“师德”进行阐释,即教师职业道德源于人类理性的“应当”,评价标准在于行为动机是否顺应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职业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基于社会关系的客观性,即“师德”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本质性要求。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应是内蕴于教师职业之中,为教育发展服务的教师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实践应遵循的原则、规范等的总和。师风即师德的外化表现,是教师行业风尚风气的体现。师德师风既具特殊性又具有同一性,师德强调行业规范的客观性,师风强调行业风气的普遍性,二者互相促进,密不可分。要营造良好的师风,师德建设必须放在首位。

2.师德师风的标准。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的讲话中提出“四有”教师标准,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新时代师德标准指明导向。9月29日,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划出对高校教师具有教育警示意义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2018年11月8日,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教师〔2018〕17号),明确指出对高校教师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同时,出台《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2018〕16号),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基本底线。

新时代师德标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追求,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逐渐将师德失范行为的惩戒纳入规制,体系化、规范化的师德师风标准正在有序形成。总体而言,新时代的师德师风标准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武装[1](46-47),对教师职业理想、专业技能、个人品德等内容的规范。

3.师德师风建设的发展。

(1)师德师风建设历史经验。

中国古代,教师具有十分崇高的社会地位,“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教师职业本身就带着强烈的正向道德价值,儒家学派所倡导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有些延续至今仍被人传颂。中国古代师德观总体而言,首先倡导“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因受教育者的天赋秉性不同,对问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接受知识的速度都因人而异。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同时,提倡教育平等,任何人不因身份、地位、贫富等外在因素而在受教育上区别对待。古代师德观还倡导“学而不厌,教学相长”。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育人必先育己,勤勉治学是教师应有的素养。同时,做到教学相长,不耻下问,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再来,古代师德观倡导“以身作则,身正为范”。重视教师自身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引领。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身体力行,以正师风学风。总体而言,中国古代师德观经过历史传承已成为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民族师德观的精神内核,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仍具有充分的借鉴价值。

古代师德偏向重视教师的“圣人”楷模作用,突出个人道德的高尚。近代,传统的儒家师德观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师德标准开始由对教师个人道德品质的要求转向对教师教学实效性的要求,师德标准开始由理想化向规范化转变,教師道德开始向专业职业道德发展。

(2)海外师德师风建设经验。

世界各国因历史发展、宗教信仰、人文风情等因素的不同,在师德标准及建设机制上存在特殊差异,但构建高尚师德、促进教育发展始终是各国高校的普遍共识。

目前,我国学界对国外高校师德建设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高校师德建比较研究仍处在初始阶段。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美国的师德建设工作起步较早,相对成熟。美国师德建设大约始于十七世纪,最初的师德标准带有较强的宗教色彩。1875年,美国全国教师协会成立,后在其基础上建立了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简称“NEA”)。1896年,美国佐治亚州教师协会颁布《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29年,美国通过《教学专业伦理规范》,1968年更名为《教育专业伦理规范》,即“NEA准则”,后又经历多次修订,直至1975年正式颁布。1975年版的《教育专业伦理规范》[2]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世界范围内具代表性的师德规范之一。总体而言,美国高校师德建设呈现出专业化特点,不仅着眼于“职业道德”层面的个体行为规范,更强调“专业伦理”层面的交互性和规范性,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从“泛道德责任”到“专业道德责任”的规范成型。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两个师德建设文件《教师职业实践标准》和《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典型案例推介。《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主要规定了四个方面的师德价值观及基本内涵,即关怀、信任、尊重、正直。《教师职业实践标准》规定了教师行为的五大标准,即致力于学生及学生的学习、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学习型团队中的领导力、持续的专业学习。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师德建设工作,分别制定“标准”与“实践标准”的相应文件,构建出核心价值引领下的师德行为规范体系,表现出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2007年,英国全国教师联盟(简称“NUT”)为其成员发放手册,对教师的禁止行为及处理办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手册中将教师禁止行为分为不合适的行为、有争议的行为、渎职行为和失职行为。英国高校的师德建设体现出高度细化、学生优先的特点,对教师行为的规定涉及工作、教学、生活等多个方面,列出明确的禁止行为,表达形式多以“不应”为主。这种方式避免了规范条款的模糊性,规定了行为底线,使师德标准更加清晰、具体,易于参照与执行。

日本的师德规范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承载着社会的价值期待,教师职业具有“形象化”的特点。日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大多体现在法律规定之中,包括对自身、他人、自然、个人与团体方面的要求。从事教师职业不应满足于狭义上的道德规范,而应该成为品行兼备、胸怀大爱的“全面的人”。

总体而言,由于历史因素的不同,不同国家的师德建设工作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但究其根本,师德建设主要体现出从导向上而言以结果论为核心,从结构上而言高度细化,从内容上而言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这对于我国高校师德建设,有参考意义。

二、高校师德师风存在的某些问题

师德是评价高教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目前来看,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素质整体良好,但仍暴露出个别师德问题。因此,高校师德建设工作仍是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关键所在,对高校教师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必须予以客观清醒的认识。

1.育人意识淡薄,师生关系欠和谐。

所谓师者,理应传道授业解惑,更应教之以事而喻诸德,此谓教书育人。春秋时期,孔子开创私学,弟子三千,贤才济济,影响延续至今,被称为“至圣之师”。教书育人乃师者天职,从职责本质上而言,目前高校中仍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的片面观念。部分任课教师仅把完成课堂教学视为本职工作,部分辅导员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在学生事务性工作处理之中,教师之间职责界限明晰,育人合力不足。从工作形式上看,主要表现为缺乏交流。目前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学科教育、实践教育等教育内容仍以填鸭式为主,使教育成为一种单向传输。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变得平等、迅速、便捷,这就要求师生关系破旧立新,不同以往。新型师生关系应该定义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3]。

2.学术道德存在不端。

2018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反腐倡廉蓝皮书: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8》正式发布。蓝皮书梳理了近二十年来64起学术不端案例,涉及高校教师队伍各个层级。学术道德,是教育行业特有的职业道德。近年来,随着网络曝光渠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术不端事件被披露报道。学术有道,诚信为德,部分高校教师对学术敬畏心不足,不端行为发生,师德失范,有害于教育生态。

3.职业理想弱化,注重功利导向。

教师应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育人信念。教师的职业理想与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等品质相关联,但目前部分高校教师不能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忽视教师职业理想的“特殊性”,将其与狭义职业目标混为一谈,突出表现为注重功利导向。一方面,在观念上将教师职業视为“养家糊口的工具”,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底线,价值追求自驱力不足。另一方面,在行为上急功近利,重视职称晋升、考评结果,追名逐利。

4.自律意识缺失,言行失范屡现。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区别于狭义上的职业道德,而是广义上的德行。教师的完善人格会影响学生的三观养成,从而间接影响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的变化趋势。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存在诸如对学生用词不当,与学生行为相处不当等言行失范现象,不能准确把握自身的德行定位,仅以“他律”作为言行底线,缺乏慎独自律意识。

三、高校师德师风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国的传统师德观念从义务论角度出发,强调道德的至上性,期盼一种“超我”的德行。对于教师个体,发达的“超我”与相对缺乏的“自我”构成独特的心理结构[4](234)。随着市场的发展,物质材料极大丰富,“超我”逐渐被削弱;高校师德建设机制不能较好地贴合教师心理结构的变化,部分教师“自我”意识占据上风,从而诱发有悖于传统师德师风的行为和现象。

1.社会环境造成的冲击和挑战。

(1)市场对教师价值观念的冲击。

在物质材料极大丰富的同时,对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冲击。在市场条件下,一些不良风气滋生,忽视职业创造的社会价值。客观上,由于部分高校教师职业的薪资待遇在全社会并不处于优势位置,给高校教师带来较大的生活成本及心理落差;主观上,受到不良影响,导致敬业精神缺失。

(2)文化碰撞对传统师德师风的挑战。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网络普及加速了世界文化熔炉的升温。一方面,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碰撞,对部分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产生冲击,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侵蚀,传统师德中强调的无私奉献等利他精神被弱化,师德规范亟须注入时代特色,凝练核心价值。另一方面,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高校师德内涵、师生关系、学术诚信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行为不仅体现在课堂之上,更无时无刻不处于网络言论的监督之中。信息化时代,学生有了更多的信息来源渠道和评论渠道,传统的传道方式逐渐乏力,学生需求的多元化、丰富化导致师生关系发生变化。

(3)教育市场对教师社会地位的影响。

教育行业市场化为教师群体的整体社会地位带来一定影响。各种四六级、考研、考博等教育辅导机构层出不穷,教育内容及教师的授课行为逐渐开始被用金钱衡量。由于受到行业环境及收入差距的刺激,部分高校教师疏于本职工作,把重点放在校外寻求“兼职”“加薪”“跳槽”机会上,影响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网络搜索“教师”一词,得到的大多是家长和学生的“吐槽”。教育市场的盛行,使教师的职业行为趋向于功利主义导向,违背传统师德的导向要求,导致一些教师的职业行为发生偏航。

2.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举步维艰。

(1)教师选聘体制固化。

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其成效的体现不在于朝夕之间。目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高校师德建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多年来的固化思维导致固有的教师评聘体制不能较好地满足新时代的师德要求,首先表现在高校教师准入流程的设置上,重流程而轻内容、重标准而轻德行的导向仍然存在。聘用教师或引进人才都以“科研能力”为主,业务能力成为聘用或引进的绝对优先条件,而对教师的品德不够重视[5](80)。高校教师群体的“入口关”如果不严加把守,产生的将是连带性的影响。

(2)某些高校师德评价体系缺失。

对于师德评价体系而言,在有些高校存在和教师选聘体制相似的导向。高校教师评价主要以工作业绩为导向,对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重视不足。从整个教师评价体系看,业绩性评价以物质激励为主,而道德性评价却缺乏明确可细化的奖惩机制,道德评价难以落到实处,流于形式,致使高校教师一味向业绩倾斜,忽视自身职业道德的建设。从师德评价体系看,国家出台师德禁行“红七条”,要求各高校制定师德负面清单,说明师德评价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充分重视和考虑。目前我国高校师德评价工作尚不成熟,缺乏操作性强的师德评价机制,难以对部分教师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作用。师德师风应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评价要求尚未真正落实落地[6](130-131)。

(3)思想政治引领不足。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线,教师与学生同样重要。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思政工作还面临挑战。主要表现为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教师思政体系,缺乏专门负责教师思政工作的部门及配套的管理办法。同时,教育形式和内容仍需进一步丰富,终身学习理念是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素养,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但目前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仍采用较为以往的方式,教育内容容易流于形式。再者,教师思政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仍有待加强。高校教师的时间大部分被教学、科研等工作占据,参加思政学习尤其是实践学习难免“分身乏术”。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如果不能落到实处,那么师德建设就只能浮于表面[7](151-152)。

3.部分教师对自身修养的忽视。

(1)缺乏对学生的责任感。

部分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行为方式有着“标签化”的刻板印象。工作方法和模式经常十几年如一日。时代在发展,信息在飞速进步,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情况已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时代赋予大学生新的特点,教师更不可遵循守旧,一味用“老方法”“旧思维”对待学生,是缺乏育人责任感的体现。立德树人要以学生为本,关注时代的发展形势,关心学生的思想变化,教师的育人责任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而且体现在学生各方面成长中。

(2)缺乏对学术的敬畏感。

学术本应是神圣的事业,但部分高校教师对学术的态度不够端正,片面重视其与职称、晋升、薪酬的关联,把学术当作一种手段,缺乏对学术本身的敬畏感,只重量而忽视质,严重者甚至发生学术不端行为,有损教师形象,污染学术环境,破坏学校风气。这种浮躁的科研心态会影响学生的学术发展。学术的本质是自由的,清朗学术环境的塑造,他律只是手段,自律才是根本。部分高校教师对学术的不端态度是影响师德师风的症结之一,需要教师从自身的观念和态度上予以转变。

(3)缺乏对职业的认同感。

热爱是行为主体从事一项职业的重要内驱动力,但部分高校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清晰,缺乏对职业的认同感。受到不良社会舆论的影响,部分教师会刻意放大职业弊端,并与其他职业进行不对等的比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职业道德与责任。高校教师职业有其特殊性,其产生的价值并不能完全用量衡量,对教师职业的评价也不能单纯用“量”分析。因此,部分高校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识存在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对自身修养的忽视。

(4)缺乏对教育的使命感。

教育事业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长远眼光,坚定远大理想,为教育事业的传承发展添砖加瓦,肩负立德树人的伟大使命。但目前个别高校教师的教育使命感仍有欠缺,工作照本宣科,把教师职业当作养家糊口的工具,甚至在校外兼职,不能全身心投入正常工作,有损高校教师形象。因此,要建立良好师德师风,教师必须从主观上认识到教育事业的长远性和发展性,增强使命感。

四、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建议

1.营造尊师重教的外部环境。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要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首先要为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创造环境。高校校园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教师节等重大节庆契机宣传、表彰师德模范典型。同时,建立常态化的师德宣传机制,让高尚师德潜移默化地在校园内外传播,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2)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构建“大思政”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阐述的重要思想,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必要环节。高校教师和学生存在紧密的联系,两个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内在共性。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应紧密团结学生工作、团学工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意识形态问题,合力举办师生共同参与、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教师在学生工作中的主体参与感和责任感,以促进高校教師更好地立德树人。

2.建立长效机制激发内部动力。

(1)健全师德建设组织机构,明确责任落实。

近年来,高校陆续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作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的专职部门。目前,部分高校的党委教师工作部采用与人事、宣传、组织等部门合署办公模式,办公模式各有利弊,但成立教师工作部是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一步。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环节,应有专业专职人员及专职部门落实责任,未来,应继续促进高校教师工作部独立化、专职化发展,健全师德建设组织机构。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建设路径高校教师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二级工会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