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婷,陈晓东
(沈阳化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沈阳 110142)
2018 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总数约8500 万。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中国将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2019 年5 月19 日是第29 个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自强脱贫 助残共享”,让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残障人士这一特殊群体,残障人士与正常人相比,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成为社会结构网络中的弱势群体,在社会中处于及其不利的地位,他们缺乏生活积极性,且精神和文化娱乐生活贫瘠,甚至社交网络规模小,导致他们很难融入社会关系网络,因为疏离感而更加失去与社区中的居民建立关系的信心,很多残障人士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落感[1]。
本文源于笔者曾在成都市a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习期间开展的项目,笔者作为项目的其中一名社工参与其中。成都在全城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创新社区治理和社会治理,为达成将残障人士培育为社区志愿者,打造充满志愿服务文化的和谐美丽社区的目标,“爱,温暖”项目应运而生。成都市民政局出资,成都a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向四川省成都市民政局申报,在x 社区实施“爱,温暖”社会服务项目。
x 社区人员居住成分复杂,是流动性大的老式居民院落社区。面积不足1 平方公里,但有住户6000 余户,辖区内登记注册的残障人士共227名,其中精神残障38 名,肢体残障108 名,智力残障17 名,视力残障29 名,听力残障21 名,其他残障14 名。并且肢体残障人士从年龄分布上40 岁以下的有12 名,40-59 岁的有60 名,60-79 岁的有29 名,80 岁以 上的 有7 名。x 社 区 中 的 低龄 肢体残障人士是该项目的直接受益对象,x 社区的待挖掘、待服务、待发生的其他残障人士、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是间接受益群体。
图1 不同类别残障人士人士分布
图2 肢体残障人士年龄分布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层层递进,需要的实现也是美好生活的实现。残障人士是社区大家庭的平等成员,x 社区中残障人士对于基本的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已经满足,就会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在情感上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与照顾,自己也能自信的走出家门,独立做事,在能力上得到他人的认可,并且发挥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2]。
社工采用无结构访谈,通过与残障人士近距离坐在一起聊天,搜集被采访者的基础情况信息,了解到部分残障人士存在以下需求。
因为身体条件的限制,行动能力较弱,他们很少出门,主要的生活场所就是所在社区。活动范围的限制制约了他们与外界的交流,因为很少接触社区居民,所以他们的交际圈很小,他们对于社区的归属与爱需求十分强烈,想接触外面的世界,结交一些伙伴,扩大交际圈,分享自己的感受。
“瞎子”、“哑巴”、“瘸子”、“残废”等词语通过他人说出口传入残障人士耳中,使残障人士自卑,越发孤独寂寞。但是内心渴望能自信的走出家门,具有出行能力的残障人士,看见社区举行的活动心里很羡慕,希望能参与其中,但是不敢参加,很少能参与社区举办的活动中。
作为社区的一员,参与社区建设无可厚非,但是残障人士因为身体原因在发展道路上遇到了层层阻碍,逐渐被他人遗忘和冷落。但是他们不想被社区居民排除在外,希望社区居民能平等看待他们,对他们一视同仁,他们希望在无歧视、平等、和谐、包容的社区环境中,平等的参与社区事务,使自己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社工招募x 社区的残障人士组建一个支持小组,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的开展,提高残障人士的自我认同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最后选拔优秀残障人士培育成志愿者。社工通过构建“社工+残障人士志愿者”社区服务模式,开展一系列残障人士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对残障人士的认同感,使残障人士赢得社区的尊重与接纳,同时调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事务,减轻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将x 社区打造成充满志愿服务文化的和谐美丽社区。
如下图所示,“社工+残障人士志愿者”社区服务模式串联了与社区相关的人员,使社区中每一个人都受益。
图3“社工+残障人士志愿者”社区服务模式图
表1 模式筹备阶段目的及内容
社区活动营造社区氛围、让残障人士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小组建立社区残障人士互动交流、社会支持网络个案发掘服务对象的主观能动性、自信恢复开展社区、小组、户外、亲子、参观等主题的活动1.宣传招募残障人士组员2.设计以建立组员的社会支持网络为主题的小组活动3.建立残障人士的社会支持网络平台提供一对一的个案跟进服务,帮助案主重获主观能动性、解决困境的能力
1.人员招募
成都a 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x 社区开展了“爱,温暖”项目的宣传活动,同时社工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入户调查,收集整理资料,建立了残障人士档案,涵盖残障人士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学历、健康等。宣传活动与入户邀请配合进行,不仅使得社区居民及残障人士了解到了社工机构,知晓社工服务,同时还对“爱,温暖”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期间共招募了25 名有空闲时间的中轻度肢体残障人士。
2.活动内容
(1)个案活动:社工一对一个案服务跟进。每周一到周五9:00—17:00,由专人倾听社区残障人士的心声,记录社区残障人士需求,提供转介服务。
(2)小组活动:让残障人士相互认识,结成互动小组,此小组是支持性小组。通过“手绘插画”、“天生我材必有用”、“美人之美”这三个主题的活动,使他们加深彼此的认识与交流,营造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3)社区活动:在“国际聋人节”、“世界精神卫生日”等节日举行残健共融类型的趣味活动,树立残障人士自强意识,同时提高社区居民对残障人士的关注,提升居民的助人意识,逐步形成社区中理解、关心、帮助残障人士的良好氛围。
1.人员选拔
在前期准备阶段招募的25 名残障人士中,选拔出13 名空闲时间多、学习能力强、有领导力且有志愿意向残障人士,组成残障人士志愿者队伍。
2.实施培训
社工为残障人士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培训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是凝聚阶段。社工将残障人士志愿者团结在一起,开展志愿者生活会,引导他们进行角色定位,从思想上完成身份的转变。在团建活动的开展中,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分享,增进志愿者团队成员间的凝聚力,促进了志愿者相互间的支持,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志愿服务的信心[3]。
第二是认知阶段。通过听讲座的形式,社工讲解,让残障人士志愿者了解志愿服务的价值,了解什么是“志愿者”、“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同时让残障人士志愿者对国际著名志愿者组织、国内大型志愿者活动情况和先进志愿者个人有一定的了解,提升残障人士志愿者的服务意识与水平。
第三是实践阶段。社工为残障人士志愿者开展培训活动,以互动性强、趣味性强的培训方式,如观看视频、角色扮演、实地参观、实践模拟等形式,让残障人士志愿者学会服务过程中应具有的基本礼仪、基本规范与专业志愿服务方式,沟通技巧,相处技巧。
第四是激励阶段。根据残障人士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次数,社工举办表彰会,在社区橱窗宣传栏张贴等形式,表扬学习、实践过程中表现最好的学员,增强残障人士志愿者的信心,提升他们的志愿服务热情。
社工带领残障人士志愿者走进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在社区这个平台上,残障人士志愿者在各个主题活动中服务他人,实现自身价值。
一是社工以小课堂的形式教导残障人士志愿者学会使用“成都志愿者”APP。一键打卡志愿活动,通过积分兑换小礼物,正向反馈形式,鼓励残障老人更多的参与志愿活动,提升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度,增强改善自身状态的意愿。
二是给残障人士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社工依据活动类型不同,为残障人士志愿者分组后给他们分配任务,残障人士志愿者在有序分工后,由社工带领参与到社区活动的各个环节。残障人士志愿者在“宣传活动”、“助人活动”、“文艺活动”这三个主题活动中,增强凝聚力与自我效能感,也使他们被接纳、被尊重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提升自信,赢得社区居民的尊敬。
在宣传活动中,残障人士志愿者参与到海报的张贴、宣传单的发放与解说等环节。如在爱耳日当天,残障人士志愿者在向居民发放宣传单时,唤起居民对噪音危害的认识,进一步与居民分享耳朵的结构、噪音的分贝以及如何有效地预防耳聋等知识。
在助人活动中,当社区组织活动时,残障人士志愿者协助舞台搭建;为来观看表演行动不便的老人搬凳子,并搀扶他们就坐;作为活动场地的指引者,引导观看节目的社区居民在指定区域观看;残障人士志愿者担任活动秩序的维持者,分散在观众四周,在节目表演过程中劝导在舞台周围玩耍的小孩退回观众区,维持活动现场秩序的同时做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在游戏环节担任游戏解说员,讲解游戏规则,并作为监督者,确保游戏环节顺利进行。礼品发放环节,负责登记礼品领取人信息,发放礼品。活动结束,引导观看节目的社区居民有序离场,积极主动整理活动物资。又如在社区定期组织的义诊中,残障人士志愿者协助医务工作者进行信息登记工作,讲解体检相关事项,引导居民有序体检;在冬日为环卫工人和社区清洁工人送上装有热水保温杯,并协助他们打扫卫生;负责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探访社区高龄老人。
在文艺活动中,残障人士志愿者参与到朗诵、唱歌、舞蹈、乐器表演等节目中,丰富表演内容;并与社区居民共唱军歌,增强了残障人士志愿者与居民间的互动。
“社工+残障人士志愿者”社区服务模式实施后,社工根据满意度评价表,经对比后发现社区中残障人士、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的需求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满足,都有了正向改变。
残障人士之前因为身体缺陷而自卑,特别缺乏安全感。由于自身条件和家庭制约,残障人士很多弱弱结合,一户多残,家庭生活很少有欢声笑语,缺乏生机与活力。且残障人士感觉到自己一直被家庭供养,长期拖累家人,心中无用感和内疚感与日俱增[4]。
在参与方面,由社工带领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参与“爱,温暖”项目后,在小组活动中,参与“手绘插画”、“天生我材必有用”、“美人之美”这三个主题的活动,学会了想象美、发现美、欣赏美、辨别美、赞颂美、创造美、舞动美。参与绘画、插花等活动,从基础学起,动手操作,丰富了业余生活。
在情感方面,通过活动中回顾往昔,感受现在,憧憬未来,制定计划,乐享现在,再塑未来。因为活动的开展,走出家门,结交了新朋友,由最初的羞涩、不敢沟通,到敢于敞开心扉互相交流,在小组中增添了自信,找到爱与归属感。
在能力方面,被选拔成为志愿者后,经过社工的培养,通过“成都志愿者app”打卡,他们得到激励,积极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小组活动中,学习了专业助人方法,志愿服务技巧等,因为有专业知识、技能傍身,在参加小组活动时,能以自信的姿态参与其中。在社区活动中,参与到舞台搭建、主持解说、维护现场秩序、上台表演等环节,最重要的是通过志愿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尊重。
社区工作人员面临着工作量大、工作繁琐、人员缺乏等问题。社区中大型活动的举办、老年人的探访、残障人士的关怀等工作需要志愿者的协助,希望社区居民发挥主动性,参与到社区事务中。在“社工+残障人士志愿者”社区服务模式实施后,社区工作人员认为,在社工的带领下,残障人士志愿者担负起自己作为社区一员的责任与义务,深入居民,深入社区,充分了解社区、熟悉社区、关注社区、能逐渐持续、稳定的参与社区事务。同时促进社区居民对残障人士提供关怀和帮助,残障人士志愿者团队的组建为社区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减轻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压力,和谐了社区氛围,有利于社区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之前社区居民感觉业余生活相对单调,希望多举办社区活动。且社区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有些居民都不清楚社区活动的举办时间、地点。同时社区居民也希望自己能参与到社区事务中。通过社工带领残障人士开展这些主题活动,知晓了社工这一职业,通过他们举办的项目,了解了残障人士的生活状况、需求等,逐渐消除对残障人士的偏见,更多关注到社区中的残障人士。自己从旁观社区服务,由原来被动参与社区活动、被动接受社区服务,到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享受参与的乐趣。看到身残志坚的残障人士志愿者用自己的力量为社区服务,自己也愿意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的大军中。
“社工+残障人士志愿者”社区服务模式满足了残障人士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三大优势是可操作性、延续性和可推广性。因为残障人士接受了社区的帮助,也想回报社区,所以志愿者队伍的的建立、发展模式具有可推广性,其他社区可以参考此模式,将社区中残障人士发展起来,施展他们的能力,共同参与到和谐社区的建设当中。
为了使该模式持续、稳定运行,其中还需解决该模式中存在的几处薄弱的问题。
1.外部问题
(1)运营资金的来源单一。目前该项目是政府扶持为主,通过民政局购买服务,社工进入社区实施该项目。没有其他的资金来源,若民政局不再购买此服务,社工机构则无资金支持该项目的开展。
(2)社工被知晓度有待提高。当前,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度不够,使社会中仍有很多人不清楚社会工作这一职业,没有信心相信他们提供的服务,这对于社会工作者开展活动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3)大型活动上缺乏人手。在社区举办的大型活动上,志愿服务时长通常不低于2 小时,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较多,秩序维持较不易,更为辛苦,所以此类活动通常缺乏人手。
2. 内部问题
(1)缺乏制度规范。在残障人士志愿者管理规范上,缺乏严格的制度制约,相关工作机制还有待理顺。如残障人士参与志愿服务凭借其热情,但是他们对于时间守时并不能很好执行[5]。
(2)缺乏专业督导。简单的志愿服务活动,形式简单,内容单一,所以他们的能力难以提升。如何控制学习难度,使他们对学习始终处于学习区而非恐慌区是一大难度,缺乏专业指导。
为建设残健共融、充满志愿服务文化的社区,应基于社区资源的整合与运用,完善“社工+残障人士志愿者”社区服务模式,促进社区志愿者队伍更加壮大、志愿服务更加专业、体系机制更加健全,从而使该模式能在社区中稳定、持续运行。
政府增加财政对项目的支持,重点扶持优秀项目、组织,打造品牌,在各个行政区域内统一推动项目的发展,提高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同时鼓励企业、慈善事业单位等投资,盘活社会资源,可以效仿成都麓湖此类开发商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拓展资金来源。并协调社区、街道方面应有所督促。
社会工作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呵护与关爱,更需要政府部门扩展社会工作的影响力,促进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从质疑走向共识;适当增加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社会工作学科领域,高校加强社会工作学科建设,提升理论研究水平与实务操作水平,培养社工人才。
不断发挥残障人士志愿者骨干的“滚雪球”效应,在活动中发现能力强者,将其培养成志愿服务骨干,为其他残障人士进行培训,由这些模范先锋带领新招募的残障人士志愿者进行培训工作;同时社区公众平台扩大宣传,招募更多的社区居民,并促进离退休党员发挥先锋示范作用,成为社区志愿者。有文艺特长的残障人士组建文娱队,进行自我管理,由他们招募文娱活动的成员,培训歌曲、舞蹈等文娱活动,当社区开展大型活动时,由他们带领队员进行文娱表演,实现残障人士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同时丰富居民精神生活,提升居民幸福感。
社工带领残障人士志愿者健全志愿服务组织的工作机制、组织框架、服务制度和相关的工作机制,建立规章契约,促使残障人士志愿者形成良好时间观念,让残障人士志愿者体会到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和周期性,在活动中引起他们的共鸣[6]。
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服务技巧,不仅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学习其他社工和督导的实务经验,在实践中运用与反思,注重自身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程度,提升理论水平,增强业务素质[7]。同时组建跨界专家团队,跟进社区的服务项目进行监督,给予科学建议,指导扎根的社工分门别类的解决社区问题。
“爱,温暖”项目的开展使志愿服务与社区文化相融合,志愿服务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成为x社区的重点服务项目。“社工+残障人士志愿者”服务模式在此项目中的运用仍属于探索阶段,离发展成熟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希望本次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思路、问题以及所总结的经验与改进措施能为有所需要的同行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