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母婴的营养,孕妇的体重增加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准妈妈的体重增长应控制在多少才算是合理的呢?孕期膳食又应该怎么安排?
为了保证母婴的营养,孕妇的体重不可避免地会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准妈妈们就可以“放飞自我”了。一般而言,正常孕妇整个孕期体重增加12.5千克左右为宜,早孕期增加2千克左右,中期和晚期每周增加0.4千克左右。
如果孕期营养过剩,除了导致孕妇体重增长过快外,还可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高血脂等,巨大儿发生率及母亲难产率也可升高。
根据孕妇孕前的BMI指数的不同,孕期适宜体重增加值也有相应不同范围。孕前低体重孕妇(BMI小于18.5),总增重范围为12.5~18千克;孕前正常体重孕妇(BMI为18.5~24.9),总增重范围为11.5~16千克;孕前超重孕妇(BMI为25~29.9),总增重范围为7~11.5千克;孕前肥胖孕妇(BMI大于等于30),总增重范围则要控制在5~9千克。胎盘500~650克,乳房增加500克左右,血容量增加1.5千克左右。
以上重量是孕期里必须增加的,这也是肥胖孕妇应增重5~9千克的原因。剩下的体重增长则来自脂肪储备和水肿后的组织间隙液的增加。
不少人认为,女性怀孕后要大补特补;也有不少人认为,孕妇吃多长胖没有关系,对胎儿反而更好。这两种想法都不对,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更加重要。生活中,也有不少孕妈担心自己太胖对自身和胎儿健康不利,开始减肥。对此,不建议孕妇孕期减肥,体重只要控制在合理的增长范围内就可以了。
很多妈妈怀孕后体重并未增加太多,在欣喜之余不免担忧孩子营养不够。这里为准妈妈们算一笔“账”:足月胎儿3千克左右,羊水不超过1千克,子宫增加1千克左右,
很多孕妇希望孕期“长胎不长肉”,那是不可能的。孕妇的体重和胎儿是一起增加的,不可能做到单纯“长胎”而“不长肉”,关键还是孕妇应把增长的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孕期究竟怎么吃才是最理想的呢?女性在备孕期甚至日常生活中就应该按照居民膳食指南平衡进食,在孕期应注意以下几点:
整个孕期每天口服叶酸补充剂400微克,每天摄入绿叶蔬菜;孕中晚期应每天增加20~50克红肉,每周吃1~2次动物内脏或血液;除坚持选用加碘盐外,还应常吃含碘丰富的海产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孕早期孕吐严重者,可少量多餐;无明显早孕反应者保持孕前平衡膳食;孕吐较明显或食欲不佳者不必过分强调平衡膳食;每天至少摄入130克碳水化合物;进食少或孕吐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相比孕早期,孕中期每天增加奶类200克;从孕中期开始,每日增加总计50克的鱼、禽、蛋、瘦肉,孕晚期再增加75克/日的摄入量。鱼类是动物性食物的首选,每周最好能摄入2~3次深海鱼类。
健康孕妇每天应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中等或低强度身体活动,最好是1~2小时的户外活动,如散步、做体操等,具体可根据孕妇身体状况及运动习惯量力而行。
丹麦奥胡思大学公共卫生系研究者发现,母亲在怀孕期间吸烟,会使孩子过早进入青春期。而且吸烟本身也有损孕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