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静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服务。基于此,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索新课改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开展竞赛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体现中职特色,实施对接教学,做好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衔接;借助信息化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语文;语文教学;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提供服务。由于中职语文自身的教育特点,以及中职学生的独特性,语文教学需要更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教学上重在培养对学生的实际能力。但在实际教學中,受教学经验及教师素质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许多教师并没有将这一要求严格贯彻落实,没有真正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教师认为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因而对学生降低要求,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主权,学习效果不佳。因此,针对不同的专业,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中职教育的目标,体现中职语文为专业服务的特点。
一、开展竞赛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
大部分中职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竞争意识较为强烈,希望胜过他人来获取相应的荣誉感、成就感。结合中职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竞赛教学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更加热烈、活跃,进而起到带动学生效应。
竞赛教学可以考查学生一节课的表现,也可以考查学生在教学过程的某个环节的表现,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赛,也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赛。例如《沁园春·长沙》一课,课前让学生自行录制朗诵音频,然后传到教学平台,用投票的方式评价每个同学的朗诵,从而检查每个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在课堂上用分组讨论,抢答计分的形式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课堂交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组织的能力、合作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使语文教学知识内容之外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体现中职特色,实施对接教学,做好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衔接
中职语文教育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专业不同,对语文教学的需求也有所差异,不同专业的语文学习有不同的侧重点。对此,在中职语文教育中,采用对接教学模式,既能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自身独特的认知,也能有效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提升学生的相关专业素养,充分完成语文教学应达到的目标,体现中职教育的特色。例如《沁园春·长沙》一课,文艺专业和动漫专业学习的侧重点就不一样,从专业培养目标管理来说,文艺专业的学生对诵读、表演、传唱方面要求较高,教学时可通过“音韵的解读”“意象的品读”“形象的情读”“文化的美读”四种形式,从音、意、情、美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最终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落实到语言的鲜活运用上。而动漫专业对学生审美、色彩感要求较高,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将诗词改写成散文,进而用画面呈现诗词内容,达到“以文解诗,由画入境”的效果。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特长,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能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三、借助信息化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语文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不足,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能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将课文通过图像、视频、音频等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加立体、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比如用图片的对比、音乐的渲染等方式吸引学生,使其产生兴趣,加深其对课文的印象;通过微课、录制小视频等形式,把课外学习和课堂学习结合起来,能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如《荷塘月色》一课,配以轻缓的音乐,通过精美图片或者视频,将荷塘月色的内容化为直观的视觉印象,可以使学生更好体会到荷塘月色的美景,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课文内容。
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结合专业特色,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做好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