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平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已经成了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方式。众所周知,小学体育教学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创造力将有效锻炼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目前,已有很多的小学体育教师正在探究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式方法,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如下分析,希望能为各位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创造力;培养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对优化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价值观等方面意义重大。基于新课程理念要求,优化学生创造力培养方法作为促进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需要小学体育教师继续在现代教育领域中进行深入研究。借助培养方法,让学生接触更全面的学习内容,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根本指导方针。下面,我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一、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体育活动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意志的最好阶段,因为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和身体发育还不成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还不全面,在课程和体育活动选择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活动应多按照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这样才能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发挥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在体育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要将“死板”的体育活动转变成“灵活”的体育游戏,因为游戏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为体育教学课堂增加趣味性。同时,将体育活动游戏化,也能丰富教学内容,找到更多适合小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方式,以此锻炼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跑步是体育课的必备项目,没有跑步的体育课是没有“灵魂”的。因为,跑步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热身运动,避免学生在进行剧烈活动时受伤,如肌肉拉伤等。但小学生往往都不喜欢跑步,一方面是因为太累,另一方面则是觉得跑步没意思。这时,教师就可以将跑步这项运动游戏化。比如,在进行跑步之前,教师可以将一个班级分成两个队伍,并为这两个队伍命名,像“和諧号”、“复兴号”等这一类的名字,同时规定一个队伍从起点往终点的方向跑,另一对则是向相反的方向跑,在跑步过程中还要保证队伍的整齐,哪个队伍保持得整齐就是获胜队(特别要注意不能进行速度的比赛,跑步属于热身运动,需要慢跑)。这样,将传统的跑步方式进行转变,就可满足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了获胜就可以合作创造出许多保持队伍整齐的方法,比如喊口号、打节拍等,大大提升其创造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虽然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因为每种体育运动的特点不相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侧重点也不相同。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体育锻炼,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如:长跑需要耐久力,重点是引导学生创新呼吸训练方法;短跑需要的是爆发力,重点是引导学生创新爆发力的训练方法;篮球需要的是团队性运动,则重点是引导学生创新战略战术等。
例如:有些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不配合而经常丢球。这个时候体育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引导其制定科学的配合策略。当然,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制定策略那未免太为难他们,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召开“团队会议”,通过分析比赛对手制定有针对性的合作布防和合作进攻策略,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能改变原来“单打独斗”的战术,创造出新配合和新打法。此外,还有些学生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和与同学交流,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其他同学多多配合这名同学制定相关的战略战术,从而在体育运动中让学生打开心扉,培养学生开朗、团结和积极等优秀品质。
三、开展能力提示型活动
小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只有在刺激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因小学生在此阶段的发育参差不齐,能力也有高有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标准适当提高要求,以此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进行跳高体育活动中,教师先告诉学生跳高的技巧和应注意的事项,然后亲身示范标准动作,并在学生提高过程中做好防护工作。因为每个学生的弹跳力不同,其所跳的高度也不同,所以对每个学生的要求也不能相同。首先,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式进行跳高,如:原地干拔,助跑跨栏等方式,并逐一记录每个学生所跳的高度,观察每个学生的跳高情况。然后,引入背跃式跳高,并针对每个学生设置在原有基础上上升的高度,引导他们分析背跃式跳高的优点并进行尝试。当然,学生可能刚开始还达不到这个高度,但随着练习和自己的摸索,肯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跳高方式,从而在不断地试错、纠错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
四、结语
小学体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实现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在小学教育中要重视体育教学的意义,要让体育教学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以此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教师要合理地设计体育活动,丰富教学内容并起到亲身示范的作用,让小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能锻炼身体素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还要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全面培养。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带动学生的学习,促使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为我国培养全面的优秀人才。当然,上述分析只是我的个人浅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希望各位小学体育教师能基于本文的论证分析,继续探究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策略。文中尚存的不足也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