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群体的德育教育工作处于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表现出特有的心理状态,如何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并加以正确积极的引导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十分必要。本文基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青少年时期常见的心理困扰,重点分析了与之相关的心理原因并从德育工作的推进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为学生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心理发展 德育工作 大学生群体
德育教育进程的推进和学生的心理发展密切相关,所以需要参照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加以引导。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照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的向前发展。鉴于此,文章针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分期的发展特点和德育教育的引导相结合,希望借此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主要面临的心理问题,并对相关心理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教育指导方法。
一、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轻微的逆反心理和依赖心理
刚踏入大学的孩子普遍会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他们开始经历独立自主的生活,慢慢学会自己做决定,进一步会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常常表现在他们不会轻易的顺从别人的看法,对父母、老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持有保留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从仪表仪态到对人对事的态度,会表现出常处于一种独特的观点或是对成人抵触的情绪状态中。
看似是具有独立意识的青少年,但是他们内心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教师及权威性成年人的依赖,只是这种依赖的方式较童年发生了变化。童年时,对父母的依赖主要体现在情感和生活上;作为大学生,对父母、教师的依赖则表现为他们独立的意识或想法希望得到成人的理解和支持,某种程度上更需要来自重要他人的社会支持。
(二)进一步的开放性中带有保守性
可以发现,进人大学后,青少年心理发展进入后青春期,他们慢慢变得沉稳,不过多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绪情感或想法,表现出一种封闭的状态。这种状态来自于他们内心体验的丰富,思考人或事的深入,同时他们对外界表现出一种不信任和不满意,或持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不轻易表露,使得心理上的闭锁程度进一步加深。但是这种状态下的青少年由于内心的封闭又会体验到孤独或寂寞的感受,希望有人能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并产生共鸣,这种来自他人的理解和宽慰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所以他们回去积极的寻找朋友或和他人分享感受,一旦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就会推心置腹,把内心感受一吐为快。因此,大学生在这一时期表现出进一步的开放性和保守性。
(三)高度的自尊感和輕微的自卑感共存
大学生群体在高度的自尊感方面主要有两点表现:独特的自我和假想的观众。这两点和青春期的青少年表现很相似,但是存在程度上的差异。他们会认为自己会有一些很新颖独特的想法,其他人很少想到也很难理解自己的想法。并且他们十分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穿着打扮在别人眼里的看法。相对于不能确切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的青春期的少年而言,大学生群体对自我的定位会更加明确一些,但是没有完全脱离青春期的心理状态。可能几次的成功会让他们充满自信,认为自己非常优秀甚至会产生一些自负心理;又或者几次的失利和不如意,会使他们怀疑自身的能力而自忧自虑,进一步可能会一蹶不振甚至产生自卑的心理。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的高度自尊感和轻微的自卑感是非常敏感的,它们往往会交替出现在同一个个体上,因此针对这种心理特点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必要的心理引导十分重要。
二、大学生群体常见的心理困扰
(一)不同范围和程度的烦恼增多
首先表现为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姿态出现于公众面前。进入大学的青少年很想改变以往的形象,他们很希望在别人面前展示出趋于完美的形象。但对于如何改变,抑或是应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可以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他们往往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方向或途径对自己的形象进行改变。
其次在父母关系上,出现紧张甚至是裂痕状态。伴随着独立意识和自我感受的增强,大学生群体往往认为父母很难理解甚至根本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而且他们的一些想法和需求还常遭到来自父母的干涉,由此而造成他们与父母感情的疏离。怎样才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怎样才能使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修复到儿童时期那种亲密的程度?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大学生。
最后在同伴关系上,他们对如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之中应有的地位感到迷茫。对于那些自小就很优秀突出的青少年来说,从小培养起的自尊心在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多种原因(比如:平台的开阔遇到很多同样向优秀的人)使得他们很难维持过去曾有的优越地位,他们在心理层面上很难接受这样的落差和改变,并强烈希望恢复往日的状态。对于某些青少年过去在同龄人中未曾有过优越的地位,进入大学校园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意识的强化,他们开始他们希望同伴能接受和肯定自己,产生自尊心上的需求。
(二)愈加明显的孤独感
从青春期开始的“心理断乳”,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大的不安感,尽管他们在主观上有独立的意愿,但实际上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独立生活。特别是进入大学校园后,和父母的联系陡然减少,很多情况下需要自己独当一面。大学生群体的内心冲突和现实中所遇到的挫折都较多,许多问题还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去解决,但又不愿求助教师或父母,担心有损自己的独立人格,因此会产生一种孤独的心境。另外,此时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对亲密感的需求,建立恋爱关系在这一时期也较为普遍,但是他们在这一时期也容易陷入孤独的,难以自我调适。
(三)新形式的反抗心理
反抗心理是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这时的反抗主要是针对某些心理内容的。例如,希望成人能够尊重他们,承认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大学生的反抗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有时表现得很强烈,有时则以内隐的方式相对抗,常常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或者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同时这种反抗性也较为复杂。有时是想向外人表明,他已具有了独立人格,不需要外界的干涉;有时又是为了做个样子给自己看,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坚定或者是软弱。实际上,他们还是需要成人帮助的,尤其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这种对成人的依赖感就更加明显。
三、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调适对德育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引导,尊重想法
大学生群体一方面有着自己独立的意识和想法,一个方面又对此感到怀疑,所以他们对父母和老师既疏远又依赖。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就需要让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最根本的方法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努力和学生之间建立信任的感觉。为此,教师应自己带头真心实意地帮助这些学生,充分发挥非权利因素,增进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进一步培养信任的关系。教师的诚恳态度和深入学生群体的指导交流,对营造师生间轻松信任的氛围大有裨益。在倾听学生想法的同时,给予积极的引导而不是干涉他们的想法,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被尊重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和稳定的心理系统。
(二)以身共情,建立良好关系
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心理还在发展的大学生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感情上与学生之间多一些心里宽容,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心里支持,学生会认为教师是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拉近双方关系的同时又多了一份信任,所以以身共情,建立良好关系作为一种交流氛围对青少年的心理调适提供了情感基础。
(三)重视同辈群体的作用
在大学生群体中,同辈关系的影响十分重要。相比较父母和老师来说,同辈之间更容易融洽的交流想法和感受。所以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心理引导作用不可忽视,这表现在他们可能同时经历成功或失败,这些心理上的感受使得他们互相影响。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对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十分重要。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特对同辈群体中的学生干部或者优秀个人进行的有效控制和指导,发挥他们的带头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范。
(四)采用积极鼓励的教育方式
盖杰和伯令纳曾在他们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与此同时,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每个人对他人的赞美有一种自然的渴望。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们在自尊心成长的阶段更需要赞美的力量。他们的迷惘与不坚定是源于对自身的不自信,所以教师作为学生心中的权威人物,教师的鼓励和赞美会成为学生向上和奋进的源泉。在采用積极鼓励教育方式的同时,也需要引导犯错误的学生,多运用温和和宽容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同时师生间双向互动的契约关系,也有助于德育教育的推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沈思媚.论青少年逆反心理成因的调适与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6(10).
[3]苏虹.转型期青少年心理缺陷及其调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0).
[4]姚翼源.青少年心理契约式德育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05).63-66.
作者简介:郭馨远(1993-),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