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明玉
关键词:目的论;东北民俗文化;文化翻译;方法探究;实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3 — 0136 — 03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区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民俗特色,而这不仅是地区文化魅力的重要体现,更是不同民族多年发展的历史沉淀。而对于东北民俗文化来说,自古代东北少数民族从事狩猎和游牧活动起至今天东北的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无论是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还是节日文化、方言文化,该地区均有着显著的乡俗特征。因此,对东北民俗文化进行展开分析,并探究东北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不仅是东北民俗文化传承推广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促进东北经济发展的关键前提,值得我们给予足够重视。
(一)目的论的核心概念
何为目的论,其最早由德国学家弗米尔提出,其中,弗米尔认为,翻译研究不能完全强调语言学,究其原因,一方面与翻译研究不单纯为语言过程有关,另一方面也受到相关翻译难题的限制,因此,翻译研究需尽快摆脱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以翻译目的为导向,由翻譯目标决定翻译行为和翻译手段。此外,在翻译目的论中,尽管原文语言仍然为翻译研究的主体,但其主要功能仍与以往翻译模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尤其是原语地位的转变,使得整个翻译过程更加强调翻译目的,多以翻译内容接受者的期望值和实际诉求为主要翻译目标〔1〕。
(二)目的论的中心思想
在翻译目的论中,一切翻译活动皆有其行动目的,这意味着行动者必须依托实际翻译环境选择最为合适的翻译方法,因此,由目的决定行为,这是翻译目的论的中心思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翻译目的论并非完全把翻译过程交由翻译目的引导,而是在原有注重文本的基础上增加对于翻译受众的考量,这一点不仅十分贴合民俗文化翻译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是解决以往文本翻译所存在翻译误差问题的有效渠道。
(三)目的论的发展过程
从目的论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德国后,其大致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
从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提出翻译研究的功能范畴开始,该阶段为翻译目的论的第一发展阶段。其中,该阶段真正将翻译文本的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进行连接,并创立了以原文和译文功能关系为基准的功能性翻译研究机制,而这不仅标志着功能派理论思想的正式诞生,同时也为后续翻译目的论观点的提出铺垫了良好发展环境。
2.第二阶段
从汉斯·弗米尔正式提出目的论后,翻译目的论逐渐进入了第二发展阶段。首先,该阶段使得以原文为基础的翻译模式得以转变,同时更加强调翻译功能的翻译机制也真正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其次,在汉斯·弗米尔等人的不断研究下,目的论翻译准则逐渐自成一体,这使得目的论翻译活动更具科学性和统一性,对后续目的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导向作用;最后,在该阶段中,以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甚至翻译内容的翻译模式正式确立,尤其是翻译委任概念的提出,使得翻译受众真正参与至翻译过程,不仅极大提高了翻译行为的目标性和功能性,同时也十分有利于翻译内容的传播和推广。
3.以交际和行为理论来指导翻译行为,这是贾斯塔·霍茨等人在翻译目的论第三阶段所作出的贡献。在该阶段中,翻译目的论正式成为一种翻译流派,不仅极大促进了功能派翻译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翻译活动模式也更加受用。因此,在弗米尔将目的论翻译概念和翻译行为理论进行融合后,翻译目的论的基本思想和具体原则得以十分明确,不仅能够为后续目的论翻译方法的使用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标志着目的论翻译流派的正式发展。
4.由克里斯汀娜·诺德主导,以功能派翻译理论为依据,形成全面而完善的目的论翻译概念体系,这是目的论翻译第四发展阶段的主要发展内容〔2〕。其中,在该阶段内,克里斯汀娜·诺德充分考虑了翻译文本的内外语境因素,并确立了如何使翻译过程更加贴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同时也对功能派翻译的各个概念进行了整理,最终不仅在原有基础上完善了目的论翻译的概念理论,同时也使目的论翻译真正走入实际应用阶段。
(四)目的论的主要贡献
于目前来看,根据弗米尔等人对于翻译目的论的认知,目的论主要呈现以下应用价值:
1.推陈出新
在以往唯文本论的翻译思想影响下,人们很容易受到原文内容的限制和影响,这就使得翻译受众的主观需求无法得到重视。对此,翻译目的论对于翻译研究领域最大的贡献便在于推陈出新,其不仅帮助翻译研究工作者有效打破了以往文本中心论的限制束缚,同时也就翻译策略进行了显著扩增,能够为翻译工作的创新发展起到实质性的帮助价值和促进意义。
2.扩充渠道
在以往文本中心论翻译模式影响下,人们多只注重直译方法,因此难免会遇到一定的翻译难题。在此背景下,由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的翻译目的论正式将文本翻译工作进行了实质性的创新优化,不仅极大增加了可用的翻译策略,同时也使得整个翻译过程更加灵活,有助于减轻翻译研究工作者的翻译压力,并促进整个翻译研究工作的持续进步。
3.消除争辩
在以往翻译模式中,由于无法确定明确的翻译目标,使得不同的翻译研究工作者往往会针对同一文本产生不同的翻译结果。对此,依托于目的论翻译思想,在等值理论基础上进行直译所存在的翻译争辩问题得以消除,不仅能够使翻译研究领域更加统一,同时也能使翻译研究理论更加完善、更加具体。此外,基于以往翻译模式中十分常见的直译和意译并存问题,目的论翻译思想使得翻译行为更加倾向于翻译目标,这意味着选择直译还是意译的价值不再凸显,不仅使得整个翻译过程有了明确的翻译目标,同时也以其统一的翻译目的确保了翻译领域的和谐进步。
(五)目的论的应用原则
基于弗米尔所提出的翻译目的论,其在应用时主要需遵循下述原则:
1.目的性原则
针对目的性原则,首先,在开展翻译活动时,翻译目的论要求翻译者必须具备明确的翻译目标,例如,针对文化类本文翻译,该理论强调以具体的语境和文化为基准来进行翻译,即一切翻译行为以满足翻译受众的期待值为主要翻译原则;其次,在翻译目的中,翻译者的基本目的、翻译文本的交际目的、翻译方法的使用目的均需要得到重视,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应以翻译文本的交际目的为翻译行为的主要翻译参照,换言之,一切翻译行为应体现文本的文化语境和人文语境,以提高翻译受众的直观体验为主要翻译目标。
2.连贯性原则
抛开目的性翻译不谈,连贯性翻译原则是一切翻译活动的首要翻译原则,因此在应用目的论翻译模式时同样受用。其中,一切翻译结果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即不仅要满足翻译受众的阅读需求,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能一味为了翻译目的而错误翻译。
3.忠实性原则
与连贯性原则相同,忠实性原则同样是在以往翻译模式基础上沿用的翻译原则。其中,任何翻译活动不能与原文相差过远,应忠实于原文,并忠实于作者。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目的性翻译模式过程中,除了需忠实于原文和作者外,还应考量译者的理解和译文的目的。
(一)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
从目前国内对于民俗文化的研究来看,民俗文化的形成,实际是一个非常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其不仅代表着某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同时也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其中,从时间层面来看,民俗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所积累的重要文化積淀,代表着人类的不断奋斗和社会的不断变迁。而从空间层面来看,民俗文化又是区域性人类生活的特征表现,是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不同文化产物〔3〕。
(二)民俗文化的社会价值
1.娱乐作用
对于包括东北民俗文化在内的民俗文化来说,其最主要的社会价值在于娱乐大众。其中,以东北民俗文化为例,包括剪纸、挂灯笼在内的民俗活动不仅能对社会公众的身心有较强放松作用,同时也能给人以一定的视觉体验,有助于改善人类关系,并促进人类活动的和谐进行。
2.教育作用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民俗文化以其显著的区域性民族特征逐渐给社会公众带来了一定教育意义,例如,在东北民俗文化中,包括“闯关东”在内的诸多民俗内容均体现了东北人民的拓荒精神,而这一点于今天依旧受用,不仅能为当代教育工作提供较好的模范典范,同时也能在发扬东北民俗文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3.维系作用
在通常意义上,民俗文化实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民族凝聚力,其不仅代表着一个区域一个民族不同人民的团结精神和进取精神,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其中,以东北民俗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秧歌”活动为例,其便是东北人民庆祝节日愉悦心情的重要体现,不仅能够在寒冷的东北天气中增添浓厚温情,同时也能于增进人民关系等层面发挥较大作用。
(一)缺乏翻译语境认知
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来说,直译往往并不能充分体现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民俗情感,因此,在翻译时,使翻译行为更加贴合翻译语境,是翻译工作者提高翻译水平的关键前提。但是,从目前来看,直译仍是大多数翻译工作者翻译民俗类文本的主要翻译手段,这就使得翻译人员往往无法有效结合翻译语境来进行翻译,不仅严重影响了翻译结果的真实性,同时也并不能充分体现文本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
(二)缺乏翻译文体认知
基于忠实性原则来进行翻译,这是以往翻译工作者翻译民俗文本的主要策略。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同的文本往往有着不同的深层次涵义,因此在具体翻译时,需结合文本的关键语句进行文体翻译,在理清文本词句关系的基础上确保翻译结果的准确性。但是,由于当前绝大多数翻译工作者均缺乏足够的翻译文体认知,使得其在针对民俗文本进行翻译时往往使用较为随意的词汇来就重点字眼进行翻译,很不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三)缺乏翻译文化认知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汉字文化更是高深莫测,因此,在翻译带有浓厚民俗特征的民俗文本时,如果无法充分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想要确保翻译结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并不可能。其中,从实际情况不难看出,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多数翻译工作者在从事翻译工作时并不能就不同的民俗文化进行充分理解,借此不仅降低了翻译结果的文化韵味,同时也很容易出现翻译误差问题,不利于民俗文化的持续推广。
(一)直译法
在通常情况下,直译法始终为翻译活动的最基本翻译方法。而所谓直译法,其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内容和形式,是一种只针对字句进行直接语言转换的翻译方式〔4〕。但是,在实际应用直译法进行东北民俗文化翻译时,应特别注重考量直译法的应用可行性,在适用情况下防止直译导致的词不达意问题出现。例如,针对东北民俗文化中的代表词“闯关东”,由于其是在东北封禁政策放开后东北人民拓荒生活的集中体现,且某种意义上该词代表了东北人民的拼搏精神和进取精神,因此,可基于Northeastward Movement所存在的不能反映文化内涵问题将“闯关东”以直译法翻译为rush to Northeast land,进而充分体现东北人民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
(二)意译法
在民俗文化中,人们往往会将特定现象隐喻为神魔故事,因此,很多时候采用意译法往往能够起到直译法所无法体现的翻译效果。其中,针对东北民俗文化中的“龙”文化,以“龙抬头”为例的俗语不仅代表着人们对于风调雨顺的期望和感激,同时也是人们在饱经沧桑过程中所积累的民俗情感。但是,在将“龙”文化翻译为英语时,由于西方国家一直视“龙”为邪恶的化身,直接进行直译往往会使西方人民对“龙”文化产生曲解,因此,需杜绝使用dragon一词进行直译,并将“龙抬头”意译为spring returns或everything revives,进而一方面充分体现东北人民对于大地回暖的期待,另一方面避免文化误译问题的存在。
(三)音译法
以声音模仿来复制原文信息,这是音译法的主要翻译原理,其中,该方法比较适用于西方语言所不存在但西方人民却有一定了解的民俗词汇。例如,在东北民俗文化中,可将饺子、风水等词直接翻译为jiaozi和fengshui,借此一方面能够使翻译受众更加容易接受,同时也能直接起到传播民俗文化的作用和意义。此外,针对东北民俗文化中的民俗活动如“秧歌”,同理也可翻译为Yangko dance。
(四)替换法
基于目的论翻译概念,民俗翻译的最终目的在于使翻译受众充分理解文本的真正内涵,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西方特定语言来替换常用词汇往往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民俗翻译策略。其中,针对东北民俗文化中的“保媒”行为,由于该词代表着东北人民介绍婚娶的活动,因此可翻译为to assure the marriage或者act as the go-between。同理,将“相门户”翻译为visit the family of the fiancé or fiancee以及将“彩礼”翻译为betrothal gifts也是替换法应用下东北民俗翻译的重要体现。
综上,本文基于目的论翻译基本概念,详细阐述了常见的东北民俗文化翻译方法,其中,面对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社会价值,只有基于明确翻译目的和具体翻译语境选择最正确的翻译方法,才能有效确保翻译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才能真正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参 考 文 献〕
〔1〕郑凯丹.基于目的论的东北民俗文化翻译思考〔J〕.艺术教育,2018,(24):208-209.
〔2〕李莹.东北民俗歇后语翻译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74-77.
〔3〕姜凡.东北民俗文化典籍的英译与探索〔J〕.现代交际,2017,(10):82.
〔4〕李莹.目的论指导下的东北民俗文化翻译探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139-141.
〔责任编辑:杨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