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要使当代大学生在离开高校之后能够快速跟上时代潮流,高校必须重视并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关键能力。墨子作为我国古代的伟大学者,其教育理论和实践别具特色,可以为我们培养大学生关键能力、提高大学生从业基本素质、加大就业竞争力以启示。
关键词 墨家 大学生 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1关键能力之于当代大学生
“关键能力”这一概念最开始由德国提出,也被称为“跨职业能力”、“核心技能”等。简单来说,它就是具体的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一类能力,能使从业人员不管在什么职位上都能游刃有余解决各类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关健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推進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大学生在就读期间,专业水平、三观和生涯规划等正随着他们的学习和与社会的不断接触而快速成型,所以在这一阶段深入分析关键能力构成,探讨如何把关键能力和高校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关键能力,很有意义。
其实早在德国前,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就提出了此类较为完整、特点鲜明的教育思想体系。墨家就是凭借着“创新”、“实践”、“思辨”等精神,在学术研究、科学技术发明等方面成就卓越。
2墨子的关键能力培养
墨子因其以培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兼士为教育目的,强调理论结合实践,学以致用而被学界誉为在我国率先实行职业教育的第一人。更宝贵的是,墨子在实践的过程中追求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批判儒家“述而不作”“击而鸣之”的思想,倡导“述而有作”“不扣必鸣”的务实创新精神。这种重视培养和加强学生们职业关键能力的教育方式,与当代人才培养的理念不谋而合,墨子培养的墨家子弟“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亦得益于此。
2.1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
“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是一位敢于创新的践行者,他用“强力而行”、“述而且作”等的教育理念和实际行动来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主动创造精神和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就是创新经济、人力资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之根本的当代社会,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实现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职能和价值,要贯彻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前的许多高校并非不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这种教育理念通常仅仅只是流于形式、敷衍了事而已。因此当代大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教育本身就决不能因循守旧,而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训练的空间,甚至能够引导学生通过主动实践实现自我培养。
2.2实践意识和能力培养
墨家教育的另一个突出特色,就是提倡“信身而从事”。墨子不仅仅坐而论道,也非常重视实践教育。他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科学原理和知识,贯彻墨家提倡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亲知”。
当前社会迫切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让学生学习劳动技能和职业基本技能,更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生产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在实践中探究和钻研的习惯和意识。
2.3理性思维和能力训练
“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修身》)。除了重视创新和实践,墨子也强调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墨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逻辑思维能力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他善用质疑、问难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学习知识不仅要“察类”,还要“明故”。正如墨子所言:“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谋若此,可得而知矣”,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关键能力,一线教师应该借鉴墨子在教学实践中善于调动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经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问题,提升未来工作岗位中应对突发状况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启示
3.1重塑高等教育观念
培养大学生关键能力的目的首先是培养人,而不仅仅是培养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人。关键能力所强调的是所有职业共同具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在社会中灵活交往的能力。墨家人才辈出的历史佳话就侧面证明了关键能力强的学生具有更加优秀的工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然而,由于“专业知识至上”的主流理念,社会、学校乃至大学生群体对于关键能力都仍未引起足够重视,教学质量目前仍然不够理想。因此,作为教育一线教师和高校办学者也应该带头积极转变思想,积极调整教学活动和课程内容设置;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和舆论支持,推动转变原有的高校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观念、提升社会公众对培养大学生关键能力的关注度迫在眉睫。
3.2改革课程设置
在我国一个很普遍的观点就是:职业课程更多的是职业教育学校开设,高校课程则更专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术研究,关键能力培养这种偏向于“职业教育”的课程无需过多关注。其实关键能力培养是一种“职业导向”教育,它是沟通大学生和各行各业的桥梁,是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入职工作的铺路石。所以高校要结合本校特色对关键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内容设置进行深入研究,为学生们创造条件在课内外深入实践研究工作。教师也应该在开展培养关键能力的教育活动时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竞争意识等,分模块、分层次传授学生普遍的、通用的、核心的技能,如职业基本素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交际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等等。
3.3教学增强实践环节
“三表法”作为墨子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提倡的就是利用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和实践实际的效果来综合判断,鼓励人们通过多重感官来获得直接经验。这也启示我们,高校在明确了关键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和课程设置后,教师应该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和实地体验等),创设教育环境和氛围,教师在直观教学模式下根据不同职业类型需要或不同问题场景进行灵活引导、因材施教,尽可能保证教学过程中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环节和情景体验机会,让学生们切实感受职场环境,消除学生对职业生涯的恐惧感和距离感。
3.4切实抓好“三创”教育
只是在高校范围内推广关键能力理念、普及关键能力培养课程还不足够,高校应该努力探索出以培养学生创业为主要目标的“三创”型(即创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够为高校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创业之路打好基础。
高校探索“三创”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培养新时代新特色的“三创”人才,拥有一批优秀的专业师资是关键。着力建设一支胸怀创新创造精神、掌握创新技术技能、拥有创新创业才干和经验的德才双馨的师资队伍,同时不断引进和鼓励高校知名教授专家来校开办讲座、主持“三创”课程改革和创新创业工作等。由此,经过专家良师们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在鼓励学生学好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高校合理开设系统的三创教育基础课,充分利用社会的实践中心和校企合作平台,利用课内课外时间全面培养学生的“三创”能力。
3.5加强教师培训
推行关键能力培养,必然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关键能力。要狠抓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积极为教师创造理论培训、技能训练的时间和场所(如对学生和教师统一开放的实践基地、培训中心等),加强教师学习现代关键能力理论;加强与专业公司或实业集团的校企合作,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和政策推动,多种形式提升教师实践经验和关键能力培养经验;还可以引进有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科技人员或者行业内的优秀人才。
作者简介:黄可馨(1995-)女,汉族,广东东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1] 任维伟.墨子的教育观及其对当今教育之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8(06):89-90.
[2] 张莹.墨子“述作结合”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3] 衡军.《墨子》教育思想浅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7.
[4] 郭立艳.职业关键能力培养及评估模式[J].职业时空,2006(07):44-45.
[5] 汤霓,石伟平.我国通用技能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1(19):43-47.
[6] 王凌皓.墨子教学论初探[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3(01):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