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嬗变?流转: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三重逻辑

2020-05-13 14:21潘乾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潘乾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缘起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理念。新时代条件下,立德树人内蕴着知、情、信、意、行的丰富意涵。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链条要通过上者立德强化立德树人队伍建设,通过渠者塑德把握思政课程教学主要渠道,通过制者利德完善高校立德树人体系。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溯源;时代意涵;实践链条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3.010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3—0049—04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九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看立德树人的践行成效,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从而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高校要牢牢把握时代新人培育的道德要求,使道德培育体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完成自身的使命与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一、源起:立德树人的思想溯源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每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历史的产物。[2]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思想理念缘起于以下几个维度。

(一)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中華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民族精神的丰厚积淀。[3]《辞源》中,“立德”之“立”解释为“树立”[4],“立德”即为“树立圣人之德”。[4]对“树人”之“树”取“种;植”之意,“树人”即为“培植人才”。[4]从语源上看,传统词汇之释义并未将“立德”与“树人”并称,两者各有其应用情境。“立德”一词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叔孙豹与范宣子在讨论何为“不朽”的问题时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5]意指人若想追求永恒价值,达到“不朽”的境界,就要在德行、功业、思想三方面有所建树,将“立德”置于“三不朽”之首,强调人才之“德”行为先,才能保持功业与思想之正向。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谈及“立德”,“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6]意指立德就是要创制他人可效法的道德规范,具备上代(伏羲、女娲、神农等)那样的圣德,给百姓带来恩惠与福气。“树人”一词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其语出自《管子·上篇·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7]管子将培育谷物、树木的时间与培育人才的时间比较,意指培育人才事关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大计。北宋司马光则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见, “才”是“德”的提升与实现,“德”是“才”的统帅与引导,二者互为前提和因果,共同呈现出“立何德”“何以立德”与“树何人”“以何树人”的双重逻辑意蕴。[8]

(二)融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人的本质问题是“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核心范畴。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人的本质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道德来源于社会劳动,社会劳动与分工的不同,使得各阶层的利益诉求也存在差异,因而影响着社会个体的自我道德水准。并且,人类交往的愈发深入对人的道德水平、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也提出了新要求。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马克思提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全部占有自己的道德本质,才能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资本主义使人处于片面发展的畸形状态,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人与人的劳动产品“异化”。从这一维度上看,立德树人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时代的旨向,通过“德”之教育实践,使“人”在生产和交换中自觉选择集体主义的价值,使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目的与手段的统一。马克思指出,“我从自身所做出的东西,是从我自身为社会做出的,我意识到自己是社会存在物。”[10]所以,只有在社会关系的“德性”塑造中,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才终得共同实现。

(三)升华中国共产党人教育理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形成了丰富的思想内涵与体系。毛泽东指出,“受教育者应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1]这是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维度,奠定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邓小平着眼于提升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依循毛泽东的“学校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人才的质量标准” [12]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丰富了立德树人的思想内涵。江泽民从“以德治国”的维度出发,要求各类学校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13]从而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提升至新高度。胡锦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引领,指出“要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13]随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载明,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4]以此,“立德树人”理念上升至国家教育的战略地位。总体而言,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与深化,“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与之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对青年德行的重视。

二、嬗变:立德树人的时代意涵

“它(理论思维)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与内容。”[2]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德与才的双重维度回答了新时代“培育什么样的人”的首要问题,提出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与综合素质”的“六个下功夫”[15]着手,指明了“知、情、信、意、行”的“立德树人”深刻意涵。

(一)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作为立德树人的首要环节,是学生的“信”仰所在。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就要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上谋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16]这一论断指明,青年学生不仅要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更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胜利之“钥”、精神之“钙”,缺乏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在困难面前左右摇摆。因此,青年学生要夯实理想信念之基,自觉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二)厚植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之融入,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厚植情感是获得青年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与价值认同的催化剂。习近平总书记在与青年学生座谈时语重心长地说到,青年学生要心中时刻怀有国家与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1]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欲“留取丹心照汗青”,古代仁人志士抒发了朴素而浓烈的爱国情感。中国共产党经历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源于爱国情感的时刻激励。因此,高校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三重维度并举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民族精神凝聚学生,以文化魅力感染学生,才能使学生将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爱国情感融于为祖国伟大事业复兴的奋斗中。

(三)加强品德修养

品德修养即要求崇德修身,这是立德树人的永恒主题。崇德修身之思想在传统文化中俯拾即是。“四书”之一的《大学》写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7]可见,崇德修身是人之为人之必修课,崇德无门第之差、先后之别,修身才能使人言有所依、行有所据、为有所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崇德修身的重要性,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8]新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在崇“德”中“修”己身的行动指南,它是个人之“德”,是社会之“德”,更是国家之“德”。高校要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青年一代正国心,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祖国为奋斗目标,正社会之心,以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为价值准则,正己心,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自身的行为规范。以私德涵养公德,将小德汇聚成大德,明中国梦之大德,守服务社会之公德,严自省自律之私德,方得扣好扣准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四)增长知识见识

增长知识见识即博学广“知”,这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和条件。青年一代要敏于博学,专攻博览,夯实理论基础才能知德明德,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将专业知识内化于心,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同行并进,要关心国情、社情与世情,投身于社会建设的实践,展现出广阔胸怀。古有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而今的新时代,科技日新月异,青年一代更要“广知”,“知”在于学习目标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知”更在于学习理念的学海无涯、好学不倦,如此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赢得主动。有道是,“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19]高校学生要“博学”知识与“广知”事理,勤于学业,掌握扎实技能,练就过硬本领,才能将知识融汇贯通于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伟大事业中,贯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担负起时代发展之重任。

(五)培养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是“意”,立德树人内蕴着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刚健有为的精神。“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具有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青年一代的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但他们往往受到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诱惑和侵蚀,因而更加需要磨练其意志与奋斗精神,以史为鉴,理解与体悟“大厦倾颓皆死于安乐”的人生哲理。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培育世代中华儿女永葆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以此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踏实肯干,树立奋斗幸福观,在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六)增强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表征为“行”,“行”有双重含义:一是行动,二是能力。以立德树人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他们不仅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更要有投身于建设实践的能力。“立德树人”旨在培育青年一代具备德与才的双重素质,“德”先体现在上述五个方面的“信(念)”、“情(怀)”、“意(志)”上,再体现在“(广)知”与“行(动)”上。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以及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都体现在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上[20]。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在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实际上就是侧重对学生的行动力与能力上下功夫,使其养成强大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就是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以此培育学生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综合素质。

三、流转:立德树人的实践链条

(一)上者立德,切实强化立德树人队伍建设

师德是师者之魂,高校思政课教师是育“德”之“上者”。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在德行方面也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出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德立身,做品格之师。教师是学生政治与品德上的引路人,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言人。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言行规范,坚持言传身教和教书育人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德立学,为学问之师。教师要将“德”融入教学的全过程,要加强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以出色的教学水平、严谨的治学态度、高超的教学方法感染学生,才能培育和塑造学生具备扎实技能与创新精神。最后,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德施教,成精神之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应改变和突破知识传授之“形”而达到“精神”与“灵魂”的交融境界,完成从“形”到“神”的升华,从而引领和培养学生具备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与仁爱之心的健康人格。

(二)渠者塑德,把握思政课程教学主要渠道

所谓渠者塑德,是指课堂教学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主渠道,旨在塑造学生的德性水准。因此,思政课应紧密结合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供给要求,深化供给侧改革,向学生阐明经济社会发展与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关切点与融通点,以“问题意识”主导教学工作,为学生解决和回答思想上的供需平衡与异位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应加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联动,以大思政格局开发和拓展课程协同育人体系。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实践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熏陶,开拓眼界,提升自身的德性水准,并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实践基地等为依托,以企业、社区和社工机构为实践场所,让高校学生在实践中历练综合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与精神状态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青年应具备德与才的综合素质,这种素质的具备应当首先融贯在高校“大思政”的主阵地中,并通过思政课的理论与实践主渠道得以塑造和励炼。

(三)制者利德,完善高校思政立德树人体系

所谓制者利德,是指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融入高校教育的全过程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上确保育德的效果。首先,要统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党的建设工作,使各部门都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育人核心,形成高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其次,建立科学的思政育人考核评价机制,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全面提高立德树人的科学化水平。再次,完善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制度。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宗旨,应将思政教育寓于教学管理之中,改革考试制度、奖励制度等,实现在管理中落实“立德树人”。最后,“以文化人”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马克思曾言,“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9]。立德树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软硬兼施”,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达潜移默化提升德性之功。

马克思曾言,“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将育人工作贯穿到教学和管理各领域、全过程与多环节,在营造“大思政”格局的背景下,全过程融入立德树人要素,强化立德树人队伍建设,把握课内外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方能完善高校立德树人体系,实现上者立德、渠者塑德、制者利德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2][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4]辞源(修订本·建国60周年纪念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左丘明.左传[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6]孔颖达.左传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2012.

[7]黎凤翔.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8]韩丽颖.立德树人: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实践进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5]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8-09-11.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7]朱熹.四书集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1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02).

[19]荀子·儒效[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0]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 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促进青年成长进步[N].人民日报,2017-05-04(01).

Origin, Evolution and Circulation: Three Logic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PAN Qian

(School of Marxism,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2, China)

Abstrac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 forward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shaping moral and cultivated people.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of moral education originated from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Marxist human theory and the educational idea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t the new era, the idea of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contains abundant meanings, needs to set out from different aspects, like knowledge,emotion,faith,perseverance as well as behavior. The practice chain of moral education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team through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he superiors, namel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grasp the main channe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hrough the pedagogic channels, and improve the moral education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traceability; meaning of the times; practice chain

[責任编辑:韩 璐]

收稿日期:2019—10—23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新时代青年财富价值观培育研究”(GH19372);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体系与长效机制研究”(GH19360)。

作者简介:潘 乾(1976—),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基地,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