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实验幼儿园立足园本课程“慢成深耕”的研究,开展了“快乐小马灯”大班主题活动,从优化教育资源、确立主题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丰富活动形式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将地方节庆特色文化融入园本课程中,使课程游戏化,让幼儿感知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园本课程;节庆文化;小马灯
在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构中,我们应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以园为本”的意识,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倡导自主式管理模式,从而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持久地发展。作为文化传承的第一阵地,幼儿园应该担负起挖掘、传承、丰富和提升传统文化内涵的重任,将本土文化引进幼儿园,让幼儿吸纳本土文化的丰富营养,更多地接触家乡,认识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社会领域指出,幼儿园应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指南》艺术领域建议,创造条件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立足园本课程“慢成深耕”的研究,开展了大班主题活动“快乐小马灯”,从优化教育资源、确立主题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丰富活动形式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将高淳节庆特色文化融入园本课程中,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快乐游戏、不断成长。
一、确定主题 营造氛围
每逢过节,高淳特色地方文化十分活跃。在包罗万象的地方文化中,如何选择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节庆文化资源呢?经过多次课程审议,我们选择了“高淳小马灯”。因为“小马灯”在高淳历史悠久,是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最大的特点是人小、马小、道具小,讨人喜爱。其内容是以《岳飞传》《三国演义》为背景,表演敲锣打鼓和古代战争中的阵法,是农民喜庆丰收和欢度春节的重要民俗表演活动。大班幼儿在节假日看过小马灯表演,已有绘画《京剧脸谱》的经验,能用打击乐器敲打节拍和基本节奏,能熟练地进行跑圆、十字开花等队形变化,这些都为开展“快乐小马灯”主题活动做好了铺垫。
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幼共同设计了《小马灯》海报张贴在教室门口,宣传活动营造气氛。将自制的小马灯放在表演区, 张贴小马灯表演剧照,收集纱巾、铃铛、小旗、头饰等, 录制跳小马灯的地方音乐和视频,幼儿就可以选择和搭配简单的服饰、道具进行自主表演。
二、特色活动 家园一体
特色园本课程的开展,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不可缺少的。为了让亲子活动顺利进行, 我们设计了调查表, 让家长和幼儿共同了解小马灯的由来、特点。同时也把问题带给家长,如何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一个小马灯,让幼儿表演。家长面对难题,起初束手无策。教师通过召开家长会、实物展示、网上搜图等方式帮助家长,家长由被动变主动,积极与教师交流制作过程,在班级微信群里展示视频,分享制作成果。在民间文化亲子表演活动中,幼儿自己化妆,戴上头饰,手持彩色小马鞭,披着披风,手脚腕上套着铃铛,身上的小马灯更是引人注目:有盒子做的小花马,有竹编的小白马,有塑料小盆做的小红马,还有丝袜做的小黑马。四个班级的小马队在音乐声中有序地跑大圆、十字开花、小圆跑、摆成“天下天平”四个字。家长为幼儿精彩的表演积极点赞,同时发出感叹:好像回到小时候看小马灯的场景,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幼儿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了积极主动、团结合作和自信快乐的学习品质。
三、深度挖掘 能力提高
(一)引领能力
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措施,思考教學的整个过程,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尊重孩子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开展了各种有趣的活动。例如,打击乐《小马灯》,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材料,如拍打桌子、敲击积木和碗勺等,为音乐配上简单明快的节奏;创意活动“小小演员”,让幼儿用油彩,为自己画上妆容,参加表演活动;美术活动“自制头饰、马鞭、披风、彩旗”,幼儿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制作出了表演所需的道具,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体育活动“小马过河”创设情境和障碍,让幼儿以小马的角色过河完成任务,发展动作,培养合作能力;语言活动“创编儿歌小马灯”:呜嘟嘟,呜嘟嘟,锣鼓齐鸣鞭炮响。走呀走,蹦呀蹦,小马灯呀跳得欢。长蛇阵,梅花阵,马儿满场圆圈跑。关公脸,张飞脸,跳出笑声满天飞。喝彩声,欢呼声,欢度新年喜洋洋。教师和幼儿表现出智慧的一面,儿歌编得有趣、欢快,把小马灯特有的音乐节奏、丰富的表演人物、变化多样的队形、欢快热闹的场面都归纳在这首儿歌里了。
(二)开发能力
在表演的装饰上,每位教师都别出心裁,发挥聪明才智。如制作头饰,有的教师建议使用发箍——便于幼儿戴在头上,毛根——便于幼儿固定在发箍上,毛球——颜色鲜艳,和毛根组合在一起可以抖动;如制作马鞭,有的教师建议使用大的竹筷和毛线,便于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如披风,有的教师建议使用纱巾,便于幼儿自己进行装扮;如服饰,有的教师建议家长收集绣花绸缎被面,缝制成戏剧服饰等。教师积极创造机会、提供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全面提升了对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能力。
(三)教研能力
教师在特色园本课程中,将每个活动都以初页或是美篇的形式进行报道,用照片、视频展示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用文字体现了对活动组织实施的感悟与反思。方案设计和案例分析丝丝入扣,创设了有助于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环境和区域。教师积极参与园本课程的审议,通过制订用关键经验支撑的活动目标(见下表)、绘画大树成长式的主题网络图、整理直接和间接的主题资源、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情景脉络等,构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师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研能力。
四、快乐满园 分享成长
幼儿、教师、家长三体合一,群策群力,以一场精彩纷呈的“小马队Style”,红红火火迎接了新年的到来,大班主题活动“快乐的小马灯”在欢声笑语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幼儿的发展
“亲子调查—亲子制作—设计海报、邀请函—环境、游戏区域创设—参与表演活动……”每一个环节的发起者、参与者、实践者都是幼儿。幼儿通过动手做、动脑想、亲历体验排练,大胆表达了对小马灯的认识和喜爱,充分体验了跳马灯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体、认知、语言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二)家长的收获
在主题活动中,家长是信息和课程材料的提供者、幼儿活动的协助者以及幼儿园活动的参与者,部分家长还参与课程研讨和课程审议。我们倾听家长的想法,并把这些想法适当纳入课程计划中。家长学会了理解、交流、分享,学会了尊重、欣赏和回应幼儿的想法,学会了为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建言献策”,共同促进幼儿全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教师的成长
教师从活动的缘起——小马灯的由来及历史文化资料的搜集、亲子调查表的设计,到活动方案的设计——集体活动、环境创设、区域游戏、亲子活动、社会实践,至活动的总结——活动反思及课程评价,一直用心、用眼、用智慧去探索,一直追随着幼儿的兴趣,去引发幼儿更深层次的学习与探究,从而不断总结经验获得提升。
丰富的活动使幼儿、教师、家长真实地了解家乡,了解了这些民俗文化背后所呈现的智慧和艺术,并引以为自豪。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快乐小马灯”主题活动正是我园在开展园本课程“慢成深耕”的实践研究中,收获的一枚丰硕果实。今后我园会让更多的高淳节庆文化走进幼儿园,在幼儿身上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幼儿园园本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有趣一些,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参考文献:
[1]王春燕.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幼儿园课程概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