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

2020-05-13 14:02彭卫民
科技资讯 2020年9期
关键词:宏观调控乡村旅游生态环境

彭卫民

摘  要:乡村旅游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从本质上相互兼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该文从生态环境保护层面分析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不合理问题,提出乡村旅游开发时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通过建立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推广力度、政府调控力度、构建奖惩机制等方法为区域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的开发提供借鉴,在为乡村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乡村旅游  生态环境  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3(c)-0047-02

乡村旅游主要是围绕旅游度假活动,将野外和村庄作为活动的空间,开发生态无污染、人文景观优质的乡村旅游形式。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乡村旅游开发的核心与这一发展理念相吻合。因此,在开展乡村旅游项目时需要秉持生态环保工作理念。

1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1.1 乡村旅游缺乏生态保护意识

当前乡村旅游项目有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如生态博物馆、农家乐、民俗文化村落、休闲度假项目、健康疗养项目、古镇古村开发、采摘林业等形式。但是在项目开发初期缺少规划,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部分区域在开发旅游项目时,古屋、树木、山体、湖塘被破坏,导致乡村旅游丧失了原本的生态魅力。部分区域旅游开发只顾注重景观开发的时尚化,打破了景观的真实性。相关部门在景区管理中缺少规范化手段,导致旅游垃圾数量暴增、景区周围河流、植被受到破坏,脏乱差现象严重。由于乡村自然环境资源较脆弱,假如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将会对地区的环境和自然资源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保证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 环境污染问题

部分区域在乡村旅游开发时,缺少调查论证和科学研究的过程,忽视旅游项目规划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只顾追逐乡村短期经济效益,不重视生态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作用,致使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各种环境污染问题[1]:第一,固体污染。固体污染包含有机与无机两种。无机垃圾是在旅客旅游消费和经营者生产中的食品包装、炉渣、废纸等垃圾,主要是旅游区域的住宿、餐饮等产业形成的。此类垃圾若不及时处理将会污染景区环境,传播细菌。第二,水污染。区域旅游开发在选址时会选择有山有水的区域,一般旅游公共场所均会建立在河流周围,若缺乏相关管理将会导致住宿、餐饮等行业产生的污水肆意排放到河流,对水体造成污染。

2  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应对策略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民度假休闲时代的到来。乡村旅游的科学利用和开发在为游客带来绮丽自然风光的同时,还可以为本地的居民带来多种经济收入,全面提升其物质生活水平。以下从4个方面分析加强乡村旅游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

2.1 重视生态保护,加强政府调控及企业规划

当前,乡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趋严峻,需要得到重视。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乡村旅游宏观调控,颁布相关乡村旅游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监督乡村旅游开发商按照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进行项目开发,将乡村自然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原则,科学合理地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结合本地特色,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旅游建设的有机结合[2]。同时,政府可以建立专业的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监督乡村旅游开发商的规范化操作,加强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评价、审批、治理等问题。例如,2018年湖南省政府为了加强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推行了乡村旅游区经营基本条件、星级评定标准。在标准中对生态环境、场地设施、卫生安全等问题加强规范。

2.2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树立生态旅游意识

生态保护意识的确立是维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需要积极实现对区域旅游开发商的指导工作,监督开发商们加强生态保护工作,通过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引导游客注意个人文明,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例如,可以在景区显眼的位置加设环境保护标语,提示游客不要乱丢废弃物。又如,安徽省某一乡村在政府的引领下,开展旅游活动的宣传促销活动,将“美生态”和“徽文化”作为主要特色宣传点,打造旅游精品,开拓生态旅游市场。当前此地的乡村旅游已成为龙头产业,实现了生态环境和旅游开发的互利共赢。

2.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奖惩力度

乡村旅游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率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评价指标的支持。因此,区域政府部门需要强化乡村景区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建立奖惩措施对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对于生态工作建设较好的乡村景区给予奖励和升级,对于表现不佳的景区,需要督促其及时整改,采取惩罚措施使景区负责人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生态建设是公益性较强的项目,政府可以健全民众参与机制,通过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为地区村民解决生存、就业难题,促进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例如,贵州省某寨采取“分工制”,实现政府管理与效益的联合机制,调动村民参与热情,加强村寨中旅游资源的收集和整合,促进乡村旅游的有序发展[3]。这种管理使此地在保护和传扬村寨文化的同时实现景区的稳定健康发展,为其他区域乡村旅游规划提供借鉴。

2.4 加强景区生态保护

2.4.1 实现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文景观

第一,需要构建文化艺术领导小组,加强乡村的文化艺术保护工作。将经费划为乡村财政预算。第二,政府可以定期开展民俗类文化节,不仅可以保护、传扬、继承民俗文化,还可以加强景区的乡村旅游知名度。第三,政府应加强对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对它们进行数量的统计和普查,制定保护计划。严格打击损坏历史遗迹的相关行为,对于损坏历史遗迹的主体需要及时制止并严厉惩罚。另外,应对残缺的历史古迹进行修复工作,尊重建筑主体本来面貌,使新建筑与原建筑的风格相契合,围绕颜色、材料、高度、布局进行设计。

2.4.2 加强自然环境保护

第一,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景区的生活废水采取“雨污分流”,将这部分废水收集之后再统一进行排放,避免因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对水体造成伤害。第二,对于构建文化走廊、湿地公园、现代农业园区等乡村旅游项目,需要限制河流区域农田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鼓励村民使用有机肥料,引导其将生活、牲畜污水进行沼气化处理,加强水质监管。第三,加强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可以在有坡度的景區周围栽种防护林。例如湿地松、马尾松、杉木等深根性植物;在河岸周围建立混合型异色树木和花灌木;在景区的主路可以种植高大的乔木与花灌木。花灌木应按照道路的形状进行种植;辅路区域可以大规模种植乔木和灌木,建立环境优美的绿廊和绿道。可以选择适应能力较强的本地树种,构建强大的生物群落,积极发挥植物群落的生态作用。第四,应注意景区周围的娱乐、住宿、餐饮场所中不可使用木材和媒作为燃料,尽量使用太阳能或者液化气等清洁能源。此外,应加强对村民不良行为的监管,禁止秸秆、木材的大范围焚烧行为,改善大气污染。在景区中的观光车可以采用清洁环保的类型。在公路周围多种植吸尘树种,增加绿地的面积。

3  结语

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优质的乡村生态环境是构建乡村现代化旅游项目的前提。假若乡村旅游发展中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将会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受到干扰。因此,有关部门应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乡村旅游之间的关系,加强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铁鑫.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及其生态化开发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1):30-35.

[2] 张卫军,王传震.乡村旅游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策略探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4):154-157.

[3] 刘春莲.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探讨[J].旅游纵览,2019(5):21-22.

猜你喜欢
宏观调控乡村旅游生态环境
宏观调控法的一般原理
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着力点
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着力点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