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巉岩本草》中刺酸草的本草考证

2020-05-13 11:18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本草植株特征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杭州 310053

《履巉岩本草》是南宋画家王介记载杭州当地草药所著的一本图谱,其画作精致,写实性强,突出所绘植株特征、讲究比例,开创后世本草彩绘图册新纪元。文中采用了一些民间药物土名和民间用药经验,为后人考证古代地方本草提供了有力依据,有利于进一步拓宽民间用药资源。中国中医科学院郑金生先生[1]对其进行初步的基原考证,之后张水利等[2-7]对其中的天茄儿、苦益菜、铁脚凤尾草、天仙子、山荷叶、天仙莲、笑靥儿草等物种进行详细的考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郑先生之前的结果。

刺酸草始载于南宋《履巉岩本草》,“性温,有毒。入炉火药”(NO.79)。然而笔者通过仔细观察《履巉岩本草》彩色药图(图1A)并结合野外实地考察,认为书中记载的刺酸草除郑金生先生考证的贯叶蓼(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1]外,刺蓼 Polygonum senticosum(Meisn.)Franch.et Sav.也符合它的描述,可拓展为其用药基原。具体考证过程如下。

1 刺酸草的基原植物是杠板归和刺蓼

1.1 植物形态 根据药图(图1)所示,描绘了营养期的上部植株,单叶,互生,植株上半部分叶片三角形,下半部分叶片戟状三角形,基部三浅裂,叶缘具波浪状锯齿,先端渐尖,托叶近圆形,抱茎,叶柄与叶片近等长。

依据《浙江植物志》[8]和《杭州植物志》[9]中记载蓼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并结合笔者实地调察,发现杭州西湖山区中符合上述特征的蓼属植物有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刺蓼(廊茵)(Polygonum senticosum(Meisn.)Franch.et Sav.)两种。由于药图所绘的是植物幼苗期形态,故将杠板归(图2)与刺蓼(图3)的叶形描述异同点列出,如表1所示。

图1 刺酸草(《履巉岩本草》)

图2 杠板归的墨线图

图3 刺蓼的墨线图

表1 杠板归与刺蓼叶的形态对比

郑先生根据药图中叶片三角形(盾状),圆形托叶抱茎,结合药名推知有刺、味酸,从而推断其为杠板归[1]。然而药图(图1A)中叶柄盾状着生方式不明显,而杠板归与刺蓼在植物营养期间最大的形态区别在于叶柄是否盾状着生。因此,无法排除刺蓼是刺酸草的可能性。药图中植株所绘主体特征为杠板归,但仔细观察药图中叶片的形状,特别是药图中最下面三片叶子可看出叶基部有明显的侧裂片,而杠板归叶基部不分裂,常为三角形,此特征更接近刺蓼。综上所述,药图描绘的植株形态特征包括了杠板归和刺蓼。

1.2 生境与分布 《履巉岩本草》是局部区域性的民间药草图谱,为作者王介晚年退居后所著,所绘植物取材于今杭州玉皇山、凤凰山一带。杠板归和刺蓼均在杭州西湖景区中有分布,杠板归生于田野路边、沟边、荒地及灌丛中,在西湖区内较常见[9],有标本采集于九溪(标本号:HHBG HZ006523)、灵峰口(标本号:HHBG HZ006521);刺蓼生于沟边、路边草丛及山谷灌丛中,在梵村 (标本号:HHBG HZ006631、HHBG HZ006632)、云栖(标本号:HHBG HZ006633,标本查询网址:http://www.cvh.ac.cn/)均有分布[9]。笔者经实地考察发现杠板归(图4)和刺蓼(图5)在杭州的玉皇山、九溪等地确有分布,虽杠板归分布较刺蓼更广,但不排除古今生境变化对植物分布产生一定影响,如曾考证为龙珠的天茄儿[2]现难以在西湖山区所寻。而杠板归和刺蓼生境较为广泛,且均在西湖山区有所分布,为两者均为刺酸草的基原提供有力的标本和地理分布依据。

1.3 药物名称 刺酸草一名始载于《履巉岩本草》,未见于前代本草,其名体现了其味酸而有刺的特点。杠板归和刺蓼的茎上均有棱刺,因此杠板归又称犁头刺藤、老虎脷[10-11],刺蓼又称蛇不钻、猫儿刺[12]、猫舌草[13],两者均味酸,故杠板归又称为酸草[10]、刺酸浆[10,12],刺蓼又称红火老鸦酸草[12]、红大老鸦酸草[11,14],从别称上来看,均与刺酸草相近,也符合其特点。

图4 杠板归的野外植物照片

图5 刺蓼的野外植物照片

此外,笔者亲自口尝后发现杠板归和刺蓼均味酸符合刺酸草药名中酸的特征。综上所述,结合植物形态特征又符合有刺、味酸这两个特征,推测刺酸草基源是杠板归和刺蓼。

1.4 性味功效

1.4.1 杠板归药性 杠板归全株有刺,食之亦味酸,在《中华本草》中记载杠板归“味酸、苦,性平。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散瘀止血”[11]。《中药大辞典》中记载:“酸,苦,平。清热解毒,利湿消肿。”[16]。杠板归的根、皮、粉均有毒[17],《贵阳民间药草》中记载其有小毒[18]。

1.4.2 刺蓼药性 《中华本草》中记载刺蓼“味苦、酸、微辛,性平。清热解毒,利湿止痒,散瘀消肿”[11]。《草药手册》中记载“性味苦,平。能行血散瘀,消肿解毒”[12]。《贵州草药(第二集)》 “性平,味酸微辛”[13]。《皮肤病实用中药学(上)》中记载刺蓼“酸、微辛,平。全草含异槲皮甙0.07%。本品多作外用,不作内服”[15],侧面说明其具有一定毒性。

综上所述,两者在药用治疗功效方面差别不大,性味相似,均具有一定毒性,也与刺酸草中“有毒”的说法相吻合。性味方面,杠板归和刺蓼的性味与文字描绘中的在“性温”有出入,笔者认为可能与时代变革有关,文字在转抄过程中可能有所出入,导致性味不一致。

据记载南宋时期凤凰山一带有很多道观佛寺,由于道家炼药烧丹时常加入一些植物药用于“伏制”矿物类丹药,故“入炉火药”恐与作者受道教影响有关[1,19]。《履巉岩本草》的作者虽善丹青,但其医药水平有限,刺酸草的文字信息较少,主要以所附写实性彩图进行考证,比文字可靠性更高。

2 杠板归与刺蓼的混用历史

杠板归与刺蓼外形相似、特别在营养期间两者易混淆,而花期可根据两者花序形态不同,前者(图6)短穗状总状花序,不分枝顶生或腋生[20],与《植物名实图考》[21](吴其浚成书于清朝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中的刺犁头(图7)所绘墨线图相吻合;后者(图8)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具分枝的花序梗[20],与《质问本草》(吴继志撰成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中的犁头草[22](图9)相对应,故笔者认为《植物名实图考》中的刺犁头为杠板归,而《质问本草》中的犁头草应为刺蓼,说明两者有漫长的混用历史。两者功效相近,即使在现代,民间用药中仍有混用的记载,如《贵州民间方药集》中记载“杠板归常与廊茵混用”[23],《福建药物志》提出“刺蓼与杠板归常混用,民间认为功用相同,形态相似……”[24]等,反映两者在民间用药方面亦有较长的混用历史,有共同作为入药来源的使用基础,为刺蓼作为杠板归的拓展用药合理性奠定使用基础。建议加强两者的药理、药性研究,扩大中药资源利用范围。

3 结论与讨论

3.1 《履巉岩本草》刺酸草之基原 《履巉岩本草》中刺酸草的药物图所绘植株特征明显,叶缘有明显波浪状锯齿,而杠板归和刺蓼叶均全缘,加之最下面三片叶片明显带有刺蓼特征。在本书记载之何首乌的药图(NO.8)中植株绘有卷须,而实际植株没有卷须,绘此卷须以示藤本,故作者作画时增添了主观意向,虽以写实为主,但未必完全按原植物的形态绘画。

杠板归一名始载于明代的《万病回春》[11,25],而刺蓼又称廊茵,《中国植物志》[20]记载最早在1777年以Truellum japonicum Houtt.为学名,定种发表,而后1918年《植物学大辞典一册》[26]中记载廊茵,1936年《中国北部植物图志》[27]中将贯叶蓼(杠板归)和刺蓼分类记载,两者于近代逐渐注重两者区分,而在800多年前的南宋,当时植物分类水平有限,且作者所绘药图植株处于幼苗期,在此生长期间杠板归和刺蓼的植株形态差别不大,故作者在绘图时融合两者的植物形态特征,虽所绘植株主体特征符合杠板归,但也带有刺蓼的部分特征。

图6 杠板归的花期野外植物照片

图7 刺犁头(《植物名实图考》)

图8 刺蓼的花期野外植物照片

图9 犁头草(《质问本草》)

综合植物形态、生境与分布、名称等方面和文字进行分析比较,刺酸草的基原主要为杠板归,而刺蓼也可并列作为刺酸草的补充基原。

3.2 深入古代本草,拓展药用植物资源利用范围刺酸草一名在后代本草中甚少提及,书中对其功效性味描述不多,可深入了解其基原植物的药理药性,结合现代药理研究,从而进一步了解其功效应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杠板归具有抗炎抑菌、止咳祛痰、抗肝纤维化、抗肿瘤病毒等[28-30]作用,而刺蓼在运用方面主要以民间用药为主,不如杠板归为人所知,其药性药理、功效等方面存在研究空白,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同时深入挖掘地方本草资源,扩大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范围。

3.3 进一步挖掘《履巉岩本草》的价值 《履巉岩本草》是我国本草学史上现存首部记载地方药物的彩绘本草,该书对研究南宋时期杭州地方药用植物资源的分类、命名、考据、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地理分布、植物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大量信息。同时,书中还蕴藏了生物学古籍、人物、绘画、炼丹、古药方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文献对生物科学知识的记载与论述,值得深入挖掘。

猜你喜欢
本草植株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准确辨识辣椒植株徒长及徒长的防控措施
哈密葡萄黄化病的发生情况及补救措施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