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的中药用药规律及机制探析

2020-05-13 11:18张祎张莉高燕李海昌范永升谢志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牡丹皮赤芍凉血

张祎 张莉 高燕 李海昌 范永升 谢志军

1.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2.杭州市中医院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它可引起皮肤、关节、浆膜、心脏、肾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多系统损害。皮肤损害是SLE患者第二常见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为55%~85%[1]。据报道,28%的SLE患者皮肤损害出现早于其他系统损害[2]。SLE皮肤损害多表现为颊部红斑、盘状红斑、亚急性皮肤型红斑、光过敏及荨麻疹等。西医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或软膏外用,有一定疗效,但长期应用易发生皮肤色素沉着等副作用;而中医中药具有多部位、多环节和多靶点的整体调节功能,治疗SLE皮肤损害能够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并能改善患者预后。本文运用一系列数据库及软件对中医药治疗SLE皮肤损害的处方进行挖掘,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以探析中医药治疗SLE皮肤损害的用药规律,并运用聚类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进一步分析中药治疗SLE皮肤损害可能的机制,以对中药治疗疗效和分子机制的相关性进行验证,从而进一步指导SLE皮肤损害的临床用药经验。

1 资料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使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功能,选用主题检索,检索词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或“SLE”,取两者并集。文献分类目录选择 “医药卫生科技”栏目下的“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时间从1979年1月1日到2019年3月14日,语言选择中文,共检索到文献1 930篇。再将文献逐一筛选,将涉及皮肤损害的方药单独整理,分别按照来源、方剂、方药等依次录入到Excel表格中。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明确诊断为SLE,有皮肤损害,经过治疗后红斑显著减少;(2)采用内服中药治疗,且方药完整,剂量明确。排除标准:(1)非内服中药治疗;(2)方药不全,剂量不明确;(3)重复发表的文献。

1.3 数据规范 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7版《中药学》和2015版《中国药典》对部分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如生地、生地黄统一为生地黄,丹皮、牡丹皮统一为牡丹皮,夜交藤、首乌藤统一为首乌藤,山萸肉、山茱萸统一为山茱萸,乌贼骨、海螵蛸统一为海螵蛸,七叶一枝花、蚤休、重楼统一为重楼等。注意检查核对,剔除没有具体剂量以及重复的组方。

1.4 数据分析

1.4.1 SLE皮肤损害处方规律分析 双人合作将核对无误后的SLE皮肤损害的病案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方法得到SLE皮肤损害的中药用药频次、性味归经、药对组合,并归纳出新处方。

1.4.2 机制分析 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中输入生成的新处方药物,限定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类药性(drug likeness,DL)>0.18,筛选其中药成分和靶点。在人类基因数据库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等数据库中筛选出SLE的疾病靶点,将各个新处方组合的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得到疾病-新处方组合靶点。以R软件进行通路分析,再以Cytoscape等软件进行通路可视化。

2 结果

2.1 SLE皮肤损害用药分析

2.1.1 用药频次分析 最终获得276首处方,选取其中用药频次大于45的中药,其中生地黄使用177次,频次最高;牡丹皮、赤芍、甘草、当归、黄芪、白花蛇舌草、金银花的用药频次均大于70。用药频次前20位的药物见表1。

表1 用药频次分析

2.1.2 药物性味及归经分析 276首处方所涉及的药物中,寒性药物使用频次最高,温性药次之,热性药使用频次最少;五味中甘味、苦味药居多;药物归经多归肝心肾肺经。见表2。

2.1.3 基于关联规则的药物组合用药规律分析 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方剂分析模块中进行“组方规律”分析,设置支持度45,置信度0.9时,得出19对药物组合模式。生地黄、牡丹皮组合出现118次,频次最高;其次是生地黄、赤芍和牡丹皮、赤芍组合。生地黄、牡丹皮、赤芍三药组合出现的频次为68。见表3。设置不同支持度、置信度所得到的药物组合网络不同,但其核心药物网络不变。见图1。

表2 药物性味归经频次分析

2.1.4 复杂系统熵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 设置相关度8、惩罚度6,提取组合后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8组。见表4。相关度和惩罚度不变的情况下,得到9个新处方。见表5。新处方聚类展示见图2。

2.2 新处方相关信号通路分析 将疾病-新处方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取P<0.01,共涉及相关通路81个。见图3。A1区域是新处方1单独涉及的通路,共18个;A2区域是新处方2单独涉及的通路,共3个;A3区域是新处方4单独涉及的通路,共1个;A4区域是新处方6单独涉及的通路,共2个。在9个新处方涉及的相关通路中,B区域通路出现2次,C区域通路出现3次,D区域通路出现4次,E区域通路出现5次,F区域通路出现6次,G区域通路出现7次,H区域通路出现8次,I区域为9个新处方组合的共同通路,分别是钙信号通路、环磷酸腺苷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信号通路、胆碱能突触、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Akt,PI3K-PKB/Akt) 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

表3 药物组合用药规律分析

图1 常用药物组合网络展示

表4 核心药物组合

表5 SLE皮肤损害新处方

图2 新处方聚类展示

图3 各新处方信号通路及相互关系

各新处方信号通路聚类分析见图4。红色部分表示新处方靶点在该通路富集,绿色则相反。新处方5和9聚为一类;新处方3、8、4、7、6共同聚为一类;新处方1和2各自聚为一类。

3 讨论

SLE皮肤损害的西医治疗有其局限性,而中医药治疗有减毒增效的优势,近年不少医家在SLE皮肤损害的病机认识和治疗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可以从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熵聚类分析等方面挖掘中药组方用药规律,而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可以进一步分析中药组方的作用机制。本文对中医药治疗SLE皮肤损害的处方进行挖掘,分析其中的用药规律和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SLE皮肤损害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本研究发现,SLE皮肤损害用药中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甘草、当归、黄芪、白花蛇舌草、金银花等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以上皆为清热药。另有黄芪补气,当归补血,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去。使用频次大于70的中药有清有补,以清为主。文献中有关SLE用药规律的研究较多,例如贾超磊等[3]对CNKI中SLE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共纳入64篇文献,得出使用频次超过50的主要有生地黄、牡丹皮、甘草、赤芍、茯苓、丹参、黄芪、当归、白术、玄参。王浩等[4]研究中药防治SLE临床用药规律,得出累计频率大于75%的有生地黄、牡丹皮、黄芪、甘草、丹参、茯苓、赤芍、玄参、当归、知母。钟兴华[5]基于文献对SLE的中医证治进行探讨,频次较高的依次是生地黄、牡丹皮、茯苓、黄芪、白花蛇舌草、甘草、赤芍、山药。对比分析可以看出,SLE皮肤损害的用药规律与SLE总的用药规律相似,其区别在于SLE皮肤损害的高频用药中有金银花、连翘、紫草等。《玉揪药解》云:“金银花清散肿毒,治一切疮疡杨梅疥癣痔瘘痢疾之类,敷饮俱妙。”[6]痈疮初起,红肿热痛者,可单用本品煎服,并用药渣外敷患处。连翘辛凉透达,善治斑疹疮疡等皮肤病变,既能清心火、解疮毒,又能消散痈肿结聚,所以被称为“疮家圣药”。紫草清热凉血,善解血分热毒而透疹,可治血热毒盛而出现的身热口渴、疹欲出不出等。此三药在皮肤损害方面效果明确,例如范永升教授治疗SLE皮肤损害经验是 “清热于内,散风于外”,常用犀角地黄汤加连翘、防风治疗[7]。顿艳波等[8]对SLE皮肤病变进行临床观察,有面部蝶形红斑者加用金银花、生地黄、紫草、玄参、黄芩,总有效率为95%。

药物性味归经统计发现,寒性药物使用频次最多,SLE皮肤损害多属于营血分证,根据正治法的用药原则,治以寒药是显而易见的。五味中甘味、苦味药居多,甘可补益、苦可清泄,其功效符合清热解毒的治则。肝藏血,心主血,血热妄行,则发红斑,故药物多归肝、心经,疾病多从肝、从心论治。在药物组合模式中,生地黄、牡丹皮组合频次最高,生地黄、牡丹皮、赤芍也常常组合出现。前5对药物组合所含中药正合犀角地黄汤加减。犀角地黄汤处方包括犀角(现用水牛角代替)、生地黄、芍药、牡丹皮。方中水牛角清心肝而解热毒,直入血分而凉血;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赤芍与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四药合力,血运热清。任艳丽等[9]认为,加味犀角地黄汤辅助治疗皮肤型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房定亚教授认为SLE患者初期有发热、面部红斑等表现,此期中医病因病机为血热内扰,迫血妄行,泛溢肌肤,治宜清热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加味[10]。《备急千金要方》曰:“犀角地黄汤,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11]滋阴与清热相辅相成,是其独到之处。此外,赵婷等[12]提出,面部红斑属热毒为患,瘀血阻滞,故以升麻鳖甲汤化裁治疗。王雪华等[13]在SLE急性发作期辨证为热毒炽盛时,提出清热解毒、凉血祛瘀化斑的治法,方用升麻鳖甲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黄丹云[14]对温成平教授治疗SLE皮肤损害的经验进行总结,温成平教授治疗SLE皮肤损害多用凉血化斑、滋补肝肾、温经通脉等法,活动期清热解毒、凉血化斑;缓解期滋阴清热、益气养阴、祛瘀生新。由此可见,多数医家在治疗SLE皮肤损害时均以清热解毒为总则。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本研究得到9个新处方。新处方1包括青蒿、鳖甲、凌霄花、炒槐花,凉血活血、滋阴清热;新处方2由地骨皮、淡竹叶、天花粉、黄精、胡黄连组成,主要功效是凉血养阴、清热生津;新处方3是川芎、红花、桃仁、女贞子、墨旱莲的组合,主要功效是凉血活血、滋肾祛瘀;新处方4清热补虚;新处方5清热凉血解毒;新处方6清热解毒;新处方7补泻同用;新处方8凉血活血、清热渗湿;新处方9清热凉血、解毒生津。新处方5和9聚为一类,两方均有牡丹皮、水牛角,相同功效是清热凉血解毒。新处方3和8皆有凉血活血作用,新处方4和7皆有补益之意,新处方6清热解毒,五方共同聚为一大类。新处方1凉血活血、滋阴清热,新处方2凉血养阴、清热生津,两者各自聚为一类。整体来看,SLE皮肤损害新处方组合仍是从SLE热毒瘀虚的病理因素出发,以清热凉血解毒治疗为主,兼以活血补虚,热毒瘀去则血热妄行止,皮肤损害渐消。

进一步对新处方进行KEGG通路分析,发现新处方中的药物主要涉及钙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胆碱能突触、HIF-1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PI3K-PKB/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是许多信号传导途径的关键环节[15]。HIF-1相关的靶基因转录,可促进细胞增殖而抑制细胞凋亡[16]。HIF-1信号通路则可通过影响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使两者比例失调,从而发生免疫失衡,从而诱导SLE发病[17]。岑晗[18]从遗传学角度表明NF-κB信号通路与SLE发生密切相关。还有研究也表明,NF-κB信号通路活化异常可能与患者皮肤损害发生相关[19-20]。p53基因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异常表达与SLE的发病相关[21]。以上通路皆与SLE发病相关,新处方可能通过以上通路对SLE皮肤损害发挥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数据挖掘发现SLE皮肤损害整体治则以清热凉血解毒为主,常配合活血补虚等治法;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表明,其主要通过钙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胆碱能突触、HIF-1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PI3KPKB/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本研究为深入分析验证中医药治疗SLE皮肤损害提供了方向,但本研究结果还需进一步通过临床和基础研究加以验证。

猜你喜欢
牡丹皮赤芍凉血
赤芍酒制前后化学成分差异及镇痛作用研究Δ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基于牡丹皮微观性状与抗炎活性相关的“辨状论质”研究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9 014例阴虚证处方中牡丹皮的用药规律分析
识别真假牡丹皮
药材赤芍的对照药材薄层色谱法的探索性研究
唐太宗与牡丹皮的故事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HPLC法测定延续接骨丸中芍药苷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