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王玉芳 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各种竹、藤、棕、草、玉米皮、麦秸等遍地皆是。数千年来,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掌握了精巧的编织技艺,利用各地所产的材料,编制出各种造型优美的生活用品、手工艺品。甘肃人民就运用麦秆剪贴作画,形成了我国独有的民间美术形式——麦秸画。
麦秸画,又称麦草画、麦烫画、麦秆画,是以麦秆为材质,以“贴”为制作核心的工艺制品。麦秸画作品美观大方,层次分明,形象逼真,上千年不老化、不褪色,有着“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美称,既富有浓重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河南、山东、天津、陕西、河北、浙江等地都有麦秸画产业。甘肃是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农副业产品有着悠久历史,东部地区小麦和玉米种植极广,麦秸画原材料取之不尽。由于编织工艺品原料的生长地域广泛,且易得易作,故而编织工艺与麦秸画在甘肃民间十分普及。
据考古资料证明,“最先出现的小麦并不在中国,而是西亚地区,经由中亚丝绸之路,最终来到了中国如今的西部地区。早在战国时期的相关著作中就提到,周穆王向西巡游时,我国西部的新疆以及青海地区一些部落就以小麦作为馈赠的食品送给客人。小麦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在商周时期”[1]。当小麦出现以后,先人们就开始以此为原料来进行创造。“据地方志记载,大约在宋朝的末年,就开始流行利用麦秆贴出的扇子昆虫造型、小装饰画的手工艺品。这大概就是濮阳早期的麦秆画雏形,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濮阳清丰一带的麦秆画就渐渐地有了一定的影响,当地的民间艺人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麦秆画的平贴技艺。[2]”由于麦秆画一直作为贡品,民间很少见到,所以渐渐地这门艺术也就失传了,“直至秦怀王墓发掘时才出土面世”[3]。在秦怀王墓出土的麦秆画原作虽经两千多年腐蚀,仍然色泽鲜明。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着全国各地编织工艺品的生产和出口突飞猛进,麦秆画工艺趋于复苏,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
甘肃草编工艺历史悠久,“一九七四年,在周总理的直接关怀下,甘肃省开始利用地方资源,生产草编,生产逐年发展。到一九八二年,全省草编产值已达200 万元”[4]。草编工艺主要分布在秦安、通渭、西和、甘谷、庄浪、清水、北道、陇南等地区。20 世纪末,甘肃麦秸画作为一种凝聚浓郁乡土气息的新兴手工工艺品,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目前主要分布于定西通渭、天水甘谷、秦安、平凉等地。这些地区气候环境适宜种植小麦。麦秆秆粗修长,柔软圆润,胎薄皮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麦秆画以其特有的装饰效果被广泛用于装饰家庭居室、宾馆、会议室等、会议礼品及各种纪念品之用。
麦秆画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工艺绘画,其制作工艺集中体现了麦秆与绘画艺术的结合,需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
麦秆画的原材料包括麦秸、各色染料、乳胶、鱼珠胶、黑绒布或黑卡纸、浆水等。一般会用到的工具有轻便剪刀、裁纸刀、绘画用品、调色工具、水盆或大铝锅、毛巾、电熨斗、各式刻刀、针、镊子。经过勾勒图案、选材、熏、蒸、烫、漂、粘贴、组合等十几道工序精心制作,普通作品需一个熟练工一周的时间,复杂作品需25 天以上才能完成,是典型的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其制作分为以下环节:
宜选粗壮、圆挺、有光泽、厚度适中的麦秆。选好的麦秸去掉顶梢和根节部,只取中间部分泡在浆水里(浆水泡后不会变色)。将泡好的麦秆用小刀从中间划开,压成条片状,刮去附在麦秆上的毛绒薄膜,以防虫蛀。
经晾干的麦秸,逐条用白乳胶贴在纸片上,要求麦秸之间没有空隙,也不要重叠。粘贴时,刷胶要均匀,用胶量要适宜。在调研中,笔者了解到经过挑选的麦秸一般要用漂白粉溶液漂洗,使其润白、洁净。如果设计要求只用原色,应精选色泽一致、无脏污的麦秸。凡需染色的麦秸要经水煮脱脂,也有用米汤浸泡的,之后才能放入颜料液中染色。
制作时,小图案不用作底稿,较大幅或复杂的图案需要底稿。先将图案画在拷贝纸上,然后将拷贝纸平铺在麦秆纸上,找一根空心的笔芯,把图案画在麦秆纸上。
将画好在麦秆纸上的图案,根据画面需求用电熨斗熨出深浅不同的赭、棕、黄等颜色,深色部分多熨几遍。这一步骤尤为难掌握的是熨斗的温度。紧接着将上好色的图案剪下来。最后用鱼珠胶粘贴在黑色的绒布或卡纸底板相应位置上,即成一幅画。
麦秸画的设计与绘画大致相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麦秸上的自然丝纹,使麦秸的色调和光泽自然和谐,利用它剪贴后呈现出的横、平、竖、斜的光亮,表现画的色彩和光泽,做到主体形象明确、突出,不可杂乱无章。制作者根据画面的题材需要,需要运用多种剪贴的技法。如平贴法,主要用线或面来表现物体的形状、色彩和透视、解剖关系等。拼堆法,运用两片以上的麦秸纸部件拼贴而成,适宜表现人物的佩饰、器皿上的纹饰和古建筑上的彩画等。层递法是运用麦秸染色加工后色泽深浅、浓淡的不同,层层粘贴,以表现物像的远近、虚实等关系。排列法是根据物像的形状,有次序、有规律地排列粘贴,如表现鱼鳞、鸟羽及房屋上的琉璃瓦等。
粘贴是麦秆画制作的关键工序。较大的麦秸纸部件容易贴,但如“天女散花”里的花,直径不足0.5 厘米,而花瓣、花心均要表现,且形态各异,非细心认真不可;再如鸟禽羽毛,需先将麦秆皮剪成细丝状,再一丝一丝地将“毛根”粘贴,做到排列有序而密集;花卉的茎、叶、瓣、蕊等也需层层粘贴,一丝不苟,粘得过紧则显呆滞,贴得稍松则易变形,全凭艺人经验把握。
香赋 郭百花
果实累累 冉艺飞
前程似锦 冉艺飞
敦煌文旅 郭百花
剪贴完成后,需要对照原稿反复检查,再经裱糊后,装入玻璃画框中即完成。麦秆画的裱糊不同于宣纸书画的装裱,麦秆材质经熨帖、烙烤,稍有不慎,易损坏画面。裱糊时须保证底色板的平展,以免陪衬受到破坏,影响画面效果。
麦秸画用料环保、形象逼真,作为洋溢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麦秸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材多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寄托吉祥如意的花鸟虫鱼、花卉植物、家禽走兽等,以及人们喜爱的民间传说故事人物形象、风景图像。常用的植物花草主要有牡丹、荷花、梅、兰、竹、菊等;祥禽瑞兽类也是麦秆画中的重要内容,民间传说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和期盼,它们或单独存在,或以不同组合的搭配形成不同的造型;在人物类的画面中通常以神仙人物和历史名人为主,如四美图等;风景类多表现为亭台楼阁、山石草木、民居庙宇、小桥流水等。
在麦秸画的画面构图布局上,艺人们吸取了中国画虚实相间、疏密有致等手法,大胆取舍,使画面布局安排得体。主体放置于中心突出位置,次要物体则比例缩小,衬托主题,达到主次分明、节奏明快的大效果,注重主观感受和精神情感的表达。麦秸画通过大胆吸收了国画、版画、剪纸、浮雕等众多艺术品的表现手法,通过丰富准确的外形来进行艺术创造,把各种祥禽瑞兽、花草植物、神仙故事、民间传说等吉祥图案完整地组织在同一画面空间里。
麦秸画有原色系和彩色系之分。原色系是麦秆固有的颜色,不添加任何颜料,只依靠麦秆自然光泽和细腻纹理的独特效果,运用熨烫过的麦秆和黑色绒布来衬托出天然麦秆的本色之美。彩色系麦秸画按照自然物的真实形象将麦秆漂染后来表现,颜色大多丰富亮丽,具有光泽透亮、装饰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富有立体感、层次感,散发出自然光泽。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变,麦秸画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室内装饰品。麦秸画作品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且用料安全环保,质地不易老化褪色,可用于普通家庭家居装饰,也适用于装饰宾馆、酒店、会议室等,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目前,定西通渭县、天水秦安县、平凉庄浪县等地,出现了一批致力于麦秸画制作的传承人。
锦上添花 胡遂民
通渭县地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是远近闻名的“草编之乡”。据县志记载,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艺,通渭草编艺术已有上千年历史,相传在17 世纪就已远销日本、俄罗斯等国。通渭草编艺术由于起源早,先后出现了何治中、卢润生、姚新意、冉艺飞、马润芳、张经奋、郭百花等麦秸画传承人。其中,冉艺飞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喜爱绘画艺术,在通渭草编厂工艺车间任职期间拜姚新意为师,学习设计、绘图。1993 年,下岗后刻苦钻研,不断探索,把绘画技巧和草编制作技艺进行融合,创立了以小麦秸秆为原材料的工艺制品————麦秆贴画,代表性作品有《前程似锦》《恬》等。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素有“羲里娲乡”之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麦秆画传承人胡遂民自2007 年从传统技艺民间麦秆编织艺术中得到启发,尝试使用麦秆作画。他克服了麦秆色彩单调的限制,作品利用麦秆的自然本色,融入现代科学的制作方法,制作出工艺别致、光泽透亮、形式多样的书画作品。其作品既有名人书法、地方文化遗址,还有地方特色的花鸟动物等,具有立体感强、艺术感染力强等特点。代表性作品有《兰亭序》《大展宏图》《大地湾遗址》等。
恬 冉艺飞
柳塘情趣 冉艺飞
庄浪县麦秆烫画的主要传承人之一唐彩萍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和刺绣等民间工艺。2002 年,她开始学习麦秸烫画,其作品构思精妙,技法细腻,古朴端庄,其突出的特征是“烙铁为笔,熨烫代墨”,利用麦秆的自然光泽和纹理,形成丰富的层次和色变,层次明晰。主要作品有《鸳鸯荷花》《黄鹂玉兰》《松鹤牡丹》《喜鹊采莲》等。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愈来愈多的民间工艺美术在以市场需求为价值导向的商品社会中丧失了原本的质朴和纯真,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它们原有的文化、艺术价值正在流失,甘肃麦秸画也不例外。随着草编原材料的缺失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受原料上涨、草编制作费工费时等原因的影响,各地草编厂改企转换,停止了草编生产,原有从业人员纷纷改行,草编的角色也从以前的主要收入来源退居次要位置,现从事经营者甚少,麦秸画工艺也濒临失传,亟待挖掘、保护和传承,面临诸多问题。
首先,由于甘肃省麦秸画从业者大多为自学技艺,其创作处于个体零散的状态,尚未形成一个集创意设计、制作加工和作品展示展销为一体的综合性培训机构,从业者艺术修养欠缺,作品制作粗糙、取材相互模仿的现象比比皆是。其次,在题材内容方面,与省外其他地区麦秸画产业相比,甘肃麦秸画品种单一,多停留于表现寄托吉祥如意的植物花草、祥禽瑞兽、历史人物等,对当前社会生活少有关注。此外,麦秸画多在地方市场中零散销售,价格低廉,尚未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如何发掘甘肃麦秸画所蕴含的民族传统艺术精神,提升麦秸画工艺品位,拓宽甘肃草编文化产品,开发旅游产品市场是当前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
首先,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应加强民间艺人培训、管理工作,鼓励民间企业构建麦秸画研发、培训中心,增强从业者自身的“造血”功能。组织县内外画家、民间艺人挖掘草编艺术资源,开辟麦秸画培训基地,以展会销售为主,积极将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从本土特色民间资源入手,构建地方文化品牌,体现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民间工艺除了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关之外,更重要的是其自身旺盛的创新和适应能力。麦秸画的制作方式是手工,在当前先进的技术条件之下,民间工艺美术的持续发展必然要挖掘新技术、新工艺,以传承独特的工艺水平、文化品质,使其避免市场经济冲击所出现的式样的重复、品质的低劣、品种的单一,做到不仅“原汁原味”,还应精益求精、精雕细刻,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艺术品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
其次,依托高校的教学资源和高素质人才,将民间工艺美术融入本土高校设计专业教学,有助于实现双向促进效果。一方面,鼓励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参与地方民间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建立民间艺术研发中心、实习基地,通过现代设计理念的规划,使民间工艺资源得以充分推广与开发;另一方面,有助于为麦秸画的人才培养、产品创意以及市场开发提供支持,加强麦秸画产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甘肃麦秸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通过传承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进而由文化产业开发延展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从而使甘肃麦秸画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注释
[1]王晓玲.新乡麦秆画的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J].鸭绿江,2014,(4):80.
[2]李英.论濮阳麦秆画的价值表现及传承发展[J].前沿,2012,(8):143.
[3]呼志强.中国手工艺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305-306.
[4]邓力群,马洪,武衡.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