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教育的落实

2020-05-12 01:05刘杰
考试与评价 2020年4期
关键词:科学教育高中物理

【摘 要】 现在随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国家对于教育的质量也愈发看重,因为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培养人才的必要性也就凸显出来了。而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应该培养学生们的做题解题的能力,更应该做的是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对于高中物理学科而言就更是如此,对于物理学这门学科,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们培养出独立且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一些除了固定的知识点之外的能力,而日后真正能够伴随他们一生的正是这些沉淀下来的物理科学的思维方式。

【关键詞】 高中物理  科学教育  学科素质培养

引言:

当代社会对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人员的需求正在呈现一个逐步下滑的趋势,不得不说这是给广大的师生都在敲响一个警钟,那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类企业公司都在不断更新和进步,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产业才能够更好的生存,因此对于高中生群体而言,教师们也应该改变教育的重心,更多地去把教育重点放在对于高中生科学严谨的物理综合素养方面去培养,这样才能够更大程度上增加高中生们的物理科学思维和人文素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高中生克服将来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容易面临的各项困难,让高中生们能够学以致用,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最终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一、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科学思维教育落实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高中物理学的教学也在逐步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因为现在对于学生们人文素养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因此对于高中物力的教学过程已经不能够仅仅只是照本宣科了,更应该注重对学生们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应该帮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应该帮助学生们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需要充分认识到高中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在思维上能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在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能够学以致用,这也是当下教育的追求目标。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教育模式的具体策略

1. 注重培养高中生的观察能力

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智力和能力都在快速成长的阶段,因此这个时候的他们最需要的就是高中教师能够正确地引导他们,所以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个时候的他们应该注重对自身能力的培养,更需要一个合格的高中教师对他们进行适时的引导。

想要学好高中物理,最需要的就是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尤其是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学习体系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如果能够充分把握住物理学习的这个过程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一定能够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并且高中物理学科设计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独立的思考能力,因此对于高中生们而言,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准确的运用一些适合的方式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例如在讲述加速度这一章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一些具体的情况去对学生们进行讲解,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加上一些实例,或者是使用小车在不同的地面环境下进行试验,让学生们对其进行观察,包括小车的下降速度快慢等等,培育出学生们的观察能力。

2. 根据一些有趣的物理历史去培养学生们的想象能力

高中的物理课程大多都是一些基础理论课程,因此并不涉及到过多难以理解的复杂知识,因此对于高中物理知识的讲解如果仅仅只是局限于简单的抽象概念就会导致物理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觉得高中物理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导致高中生的厌学情绪,也就会影响到高中生们的物理学习的兴趣了。

所以对于高中物理来说,在合适的时候适当地介绍一些历史上伟大的物理定律被发现之处的一些轶闻趣事,例如在讲解到高中物理课本“万有引力定律”的时候,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巨大无比的吸引力。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牛顿进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通过讲述这些知识不仅仅只是为了丰富学生们的历史知识,更是帮助学生们去理解古人的智慧,从而激发出他们个人的创造力和想法,培养出他们对科学与物理学的兴趣,将来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去研究和创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生们的物理学习而言,这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对于一门理工科目的学习,因为之前的物理大多都是一些较为基础的概念,是为了日后的引入先打下基础,因此在难度上相较于初中物理会有一些提升,这就需要教师们根据学生们的能力需求去不断根据学生们的进度和理解能力去进行课程安排。不仅如此,高中物理学科的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理解太多的专业知识或者概念,更重要的点在于让学生们对于科学有一个浅显的认知,尤其是对于物理学这种严谨踏实思维的培养,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们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物理学科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长苓,杨作军,孙玉凤. 基于思维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0).

作者简介:刘杰,1984.6,女,汉族天津,大学本科,一级教师,高中物理教师,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滨海中学

猜你喜欢
科学教育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用“科学教育”浇灌祖国的花朵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