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的描写角度

2020-05-12 01:08彭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0年4期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湖心亭教参

课后提问为“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1]要回答此问题,我们需弄清四个问题:一是“角度”的界定;二是“写”的界定;三是“描写角度”的界定;四是关于“西湖雪景”句子的界定。

一、角度的界定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角度”是指“观点或考虑某事的出发点”。基于此,我们还需弄清“什么是‘写的角度”,即“写”的出发点。

二、“写”的界定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写”意为“书写;写作;描摹。”结合提问,此处的“写”应当是写作的意思,是语言表达的手段。提问中“写”的对象为“西湖雪景”,我们由此可知,此处的“写”是指“写景”。对照语言表达方式五种类型,即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根据写作对象为“西湖雪景”可知,此处“写景”选择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即提问中“写”是指“描写”这一表达方式。

三、“描写”的角度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描写”是“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或客观的事实表现出来”。描写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形象描绘展现具体事物的状态的表达方式。根据描写对象不同可分为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提问中涉及的“描写”,主要指“景物描写”这一领域。结合提问,即可理解为“课文从哪些出发点描写西湖雪景”。

“景物描写”这一行为中涉及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两方对象。因此,我们可根据观察者感知的出发点,以及被观察者的状态,对描写角度进行划分。

(一)观察者感知的角度

描写要求形象描绘具体事物的状态,即描写的前提是观察者对具体事物有一定感知和观察。观察者对具体事物的感知需要依靠感官进行,故描写角度从感官角度可分为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描写角度。

由于感知具体事物的状态,最重要依靠途径是观察,观察最主要依靠途径是视觉,而视觉会因空间不同而产生观察角度的差别。因此在视觉描写角度下,又可根据观察者选择观察的空间情况进一步划分。根据空间大小,可划分为整体描写和细节描写。根据空间距离远近,可分为远观和近观。

(二)被观察者呈现的状态

被观察者作为具体事物,是立体多面存在在三维世界中的。观察这一行为,对于观察者来说,只能在某个角度看到某个面,无法观察立体全面。在特定观察角度下,被观察者直接呈现在观察者面前的状态是正面,而未直接呈现的状态,则是间接的侧面。因此,被观察者呈现在观察者面前实际是由正面和侧面构成的。

另一方面,被觀察者作为具体事物,必定以一定状态呈现在观察者面前。根据状态的动静,可分为静态和动态。

因此,从观察者感知的角度,可将景物描写分为感官角度(含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味觉),视觉角度下的整体描写和细节描写,以及远观和近观。从被观察者呈现的状态角度可将景物描写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

四、关于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

“西湖雪景”包含西湖、雪和景色三方面内容。通读全文,涵盖三方面内容的句子为“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以及“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

五、关于“西湖雪景”描写角度答案的谬误

(一)人教版教参答案

教参对“课文是从那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这一问题的回答如下:

课文写西湖雪景有以下几个角度。1.概括式描写(或称为侧面描写),即“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两句,没有正面写雪,而写“大雪三日”后人声鸟鸣断绝,寂寥凄清。2.全景式描写(或称为间接描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几句,没有直接写雪,而是写出了雪后雾气弥漫、云天山水合二为一、完全成为雪与雾的世界。3.集合式描写(或称为动态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由远及近,把雪后西湖仅能见到的景物收罗在一起,仿佛是一个逐渐拉近的长镜头。[3]

(二)人教版教参答案谬误之处

1.概念混杂不明

教参中对此题的解答概念混杂不明。其中,提到如下几个概念:“概括式描写”、“全景式描写”、“集合式描写”。以上三种描写角度的界定准则不清晰,同时三种描写角度的区别是什么,具体阐述中并未清楚解释。另外,“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是否可以视作一种描写角度?如果分列,那有何区别,教参中并未明示。

2.角度逻辑混乱

教参中对此题的解答呈现逻辑混乱的状况。多方面分析角度,应当在同等角度下,进行完整分析后,再转换角度进行另一维度的分析。教参中提到的“概括式描写”“全景式描写”“集合式描写”,由于未提到界定标准,我们只能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概括式描写”应当是指整体描写,“全景式描写”则是强调视觉角度下的整体描写,“集合式描写”则是空间内多种事物集合的描写角度。三种描写角度均从不同的角度在进行分析,不存在逻辑关系,逻辑思维混乱。

3.角度划分错误

教参认为“‘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由远及近,把雪后西湖仅能见到的景物收罗在一起,仿佛是一个逐渐拉近的长镜头”,故认为此处为“动态描写”。动态描写,应当指当观察者描写的事物呈现为动态时的状态呈现。此处景色一直未动,只能算作静态描写。

另,“由远及近”“逐渐拉近”的论断也值得商榷。从“痕”“点”我们可知观察距离远,长堤与湖心亭看起来疏淡渺小。而“芥”“粒”呈现的舟与人的状态,从这两字可以看出甚是渺小,故知观察距离亦远。教参讲到的“逐渐拉近”,那应当呈现的效果则是由远观的渺小到近观的庞大。但我们从文本中,并未读到这一特点的转换,故不能下“逐渐拉近”的论断。

六、关于“西湖雪景”句子描写角度的界定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大雪三日”是带有记叙性质的表达,代表时间跨度和事件内容,是“人鸟声俱绝”的前提。“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从观察者角度出发,可从“声俱绝”看出是从听觉的描写角度入手,从被观察者角度出发,则未直接写“雪景”的正面状态,是从声音写雪景,从侧面入手。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从观察者角度出发,感官上从视觉出发,从“一痕”“一点”“一芥”中可知雪后景色的疏淡,以及这些景物的渺小。根据上文“上下一白”的广阔与后文的渺小对比中可推断,此句是从远观角度在描写景色。此外,根据空间大小差异可以看出,“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是整体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细节描写。

注释:

[1]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52.

[2]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51.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7:133.

彭琳,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湖心亭看雪湖心亭教参
《湖心亭看雪》教学小结
湖心亭看雪
从《湖心亭看雪》一文窥张岱的故国之思
神秘的教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