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充分利用发掘红色资源,对高校全面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三全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红色文化;立德树人;“三全育人”
[作者简介] 王裔君(1994—),女,山东日照人,硕士,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7-0068-02 [收稿日期] 2020-01-15
新时代,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女排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复兴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不断探索和创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将红色基因融入到新时代青年血液,对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将红色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给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提供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让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大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了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了解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而深藏功名、初心不改并以身许国的感人事迹,了解许许多多甘于奉献、无怨无悔的无名英雄,有利于不断坚定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追求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青年尤其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他们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扬,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只有不断学习了解红色文化,学习革命斗争精神,方能知道今日的生活来之不易,方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以更好的奋斗姿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传承红色基因,勇做时代新人。
一、目前红色文化育人在高校的现状分析
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索中,融入到高校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实践过程中,目前国内高校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较有成效。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讨会”上,集中展示了复旦大学、井冈山大学、湘潭大学、延安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百色学院、嘉兴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临沂大学等八所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展现为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1]。王炳林在探讨会上总结道:“许多高校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域特点和研究特色优势,将已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与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创新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充分融合,初见成效也相继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学习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资源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但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受区域影响,对红色文化的开发和重视程度的不同,出现了明显的地域差异;高校对红色文化的教育不够深入,主要停留在表面,过多理论灌输,缺乏实践体验;高校传播红色文化的手段较为单一,主要是以报告会等传统形式,缺乏于新媒体的结合;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群体较为狭窄,主要集中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针对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存在的问题,相关专家提出相关建议,虞新胜认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存在几点问题,“教学手段十分单一,缺乏‘情和‘意的开发;侧重与理论课程的设置,缺乏实践课程育人;同时高校红色文化开发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存在明显的当下取向”[3]。因此加快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不断创新育人形式,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接地气的方式推动红色文化育人,从而不断提高育人成效,任务艰巨,刻不容缓。
二、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的路径探析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靈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新模式新方法,是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和必经之路。
1.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参与的红色文化育人模式。全员参与是指参与育人过程的人员结构,这里面包含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体四个主要元素。教育者要坚持文化人以文化人,要从自身出发,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不断增强自身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信念感和使命感,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通过创新传播方式,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包括利用日常事务管理、党团班级建设、心理健康咨询、学业规划指导、网络宣传等推行红色文化,最终实现全员育人。例如在党建活动中,将红色文化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学习教育相结合等等,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宿舍区、图书馆设置“红色服务岗”,在班级建设中,打造“红色班级”“红色宿舍”“红色学习小组”,将红色文化、红色元素融入到校园管理、服务全过程中,通过耳濡目染的形式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2.守好课堂主渠道构建全过程的红色文化育人模式。全过程,指的是育人的全过程,是从学生踏入校门入学开始到毕业离开的整个成长成才的过程。新时代,不断提升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理论自信,是当前高等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总目标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关键作用,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入脑入心的教育,做到红色文化进课堂、进教案、进教材。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不能采取照本宣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背后鲜活的事迹材料,讲好中国的红色故事,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和吸引力。一方面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红色电影展播等影视资源直观的展示给大学生,或者“翻转课堂”等多彩形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其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中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由局限于课堂的“说教课”向贴近社会的“实践课”转化,带领同学们走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通过现场感受和亲身体验来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意蕴价值,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可度。
3.理論实践结合构建全方位的红色文化育人模式。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主要阵地,通过到红色文化根据地实地参观,让红色文化可亲可感,更有温度,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才能真正达到全方位育人的效果,也通过这种“实践锻炼法”才有助于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红色教育基地、革命老区就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给教育基地,都蕴含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具有宝贵的精神价值。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多为90后、00后,出生成长在和平年代,普遍对红色文化一知半解,了解不透彻,通过社会实践,包括“建国70周年红色记忆活动”“重走长征路”“‘一带一路社会实践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活动”等来引导青年大学生对红色革命文化进行探索、参观、学习、思考,从而从内心深处加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三、结语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形成的一种实践文化,更是一种优质的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探索并丰富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三全育人“的路径,为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总目标,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网.新时代的红色基因这样传承[EB/OL].(2018-03-11)[2019-9-4].http://news.youth.cn/wztt/201803/t20180311_11493155.htm.
[2]王婧.“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讨会”暨新书出版座谈会综述[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6):152-153.
[3]虞新胜.红色文化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新探索——江西某理工大学红色文化教育调查[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62-168.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Abstract:The red culture is a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 formed by our party in revolution,construction and reform.Xi Jinping has repeatedly stress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red sources,carry forward the red tradition and inherit the red genes.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university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red resources to fully fulfill the fundamental tasks of enhancing morality,fostering talents and achieving “three-education”.
Key words:red culture;enhance morality and foster talents;"three-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