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西可
(太康县人民医院 CT室,河南 周口 461400)
颅内动脉瘤指的是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导致的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往往是因为脑动脉管壁局部具有先天性缺陷,并且在颅脑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导致的囊性膨出,颅内动脉瘤也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动脉瘤破裂之后会在数小时内再次出现破裂,大大增加了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且致残率与致死率极高[1]。因此,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高效的诊疗方案,实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对控制患者病情、改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近些年,128层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较为广泛[2]。本研究旨在分析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太康县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疑似病例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30~74岁,平均(57.31±4.33)岁。排除心肝肾等器官严重病变者;精神疾病者;免疫系统异常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操作方法 对疑似颅内动脉瘤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时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颅底至颅顶。选择飞利浦公司128排螺旋CT。参数设置管电压120 kV,管电流设置为300~350 mA,螺距设置为1.375∶1,层厚为1.25 mm,矩阵为512×512,间隔为1.25 mm,可以首先采取常规平扫再采取对比剂增强扫描。先对患者进行碘过敏实验,实验结果呈现阴性反应后再使用高压注射器在患者肘静脉处注射非离子造影剂80~100 mL碘海醇,注射速度为2.5 mL·s-1。利用造影剂追踪技术触发扫描,注射对比剂12 s后进行监测。完成扫描后把原始图像输入后台工作站进行重建处理,按照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曲面重建、容积密度投影的次序处理后期图像。
1.3 评价指标 统计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结果,以DSA检查为“金标准”,比较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
2.1 DSA检查结果 经DSA检查诊断,8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中共检测出59枚颅内动脉瘤,其中11枚于大脑前动脉处,7枚于大脑中动脉,7枚于大脑后动脉,10枚于前交通动脉,10枚于颈内动脉,5枚于后交通动脉,6枚于基地动脉,3枚于椎动脉。
2.2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结果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为88.75%(71/80)、灵敏度为93.22%(55/59)、特异度为76.20%(16/21)、阳性预测值为91.67%(55/60)、阴性预测值为80.00%(16/20)。见表1。
表1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与DSA检查比较(n)
颅内动脉瘤在未破裂出血前一般没有较为明显的症状,只有少数邻近的重要结构的动脉瘤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表现。破裂前患者具备一些先兆症状,可表现为头痛、眩晕、眼前发黑、感觉和运动异常等。因此,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及早诊断,并确定动脉瘤发病位置、瘤体恶化程度,继而采取治疗,能降低后期动脉瘤破裂的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在标准切线位呈现瘤颈存在较大困难,且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局限性较强。本研究中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具有显著价值。128层螺旋CT机能够全面地扫描并呈现出全脑血管,并且在图像扫描结束后能够利用强大的后台处理系统进行多样化的图像重建处理,包括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容积再现[3]。本研究利用128层CT扫描,并通过最大密度投影技术对扫描后的若干层图像叠加起来,将高密度部分做投影,删掉低密度部分,产生高密度部分三维结构的二维投影,能够把重建的图像沿某一个轴位方向进行重建,多角度进行旋转,以此来观测深层以及前后血管的关系,特异性较强[4]。利用容积再现T技术将全部的体素CT值设置成不同的透明度,从完全不透明到完全透明的范围,依托虚拟的光源反射原理,使用不同的灰阶或者伪彩呈现三维空间结构,且因不同的空间结构具备不同的透明度,图像最终会呈现出透视图的效果。同时颅内动脉瘤体积较小,易被周围组织影响,尤其是在颈椎和颅底的瘤体,螺旋CT血管成像扫描可以在增强扫描后将之前的平扫图像进行减除,可以利用类似DSA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噪声以及容积效应对诊断造成的影响,进而为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5]。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出安全性能高、创伤性小,尤其在诊断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诊断迅速准确,能够实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6]。
综上所述,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均高,能有效提高疾病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