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的分布特征与演进趋势

2020-05-12 15:20金田林博士李江龙李天炀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分工都市服务业

金田林 博士 李江龙 李天炀

(1、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北京大学中国都市经济研究基地;3、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北京 100871;4、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英国伦敦 WC2R 2LS)

引言

区域空间功能分工是衡量区域内部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在不同功能定位下分工水平的重要指标,表征了资源要素在区域内部不同层级城市的分布状态,是分析区域内部资源要素空间分布优化与否的重要依据。既有研究从省际和城市群方面研究了区域空间功能分工,证实了空间功能分工是引致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是促进要素空间优化配置的重要渠道(Fujita and Tabuchi,1997;Duranton and Puga,2005;江静、刘志彪,2006;张若雪,2009;赵勇、白永秀,2012;金田林,2017)。都市圈作为城镇化中后期的主要空间形态,是聚集人口、经济和资源等要素的主要空间载体,是连接城市与城市群的核心环节,而当前研究却较少关注都市圈内部的空间功能分工水平。北京都市圈作为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围绕京津存在的“环京津贫困带”,说明北京都市圈的空间功能分工远没有达到优化合理的水平,仍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识别北京都市群的空间功能分工的分布特征和演进趋势,为高质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文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利用1998-2017年北京都市圈各城市按行业分组的单位从业人员人数数据,通过构建空间功能分工指数,分析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的分布特征,总结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的主要规律,并展望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的演进趋势。

数据及研究方法

本文数据来自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8-2017年)各城市按行业分组的单位从业人员人数数据,以北京市为北京都市圈的核心,以天津、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衡水、邢台、邯郸为外围地区,计算1998-2017年北京都市圈的区域空间功能分工指数。

区域空间功能分工是研究区域内部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分工水平的指标。本文参照金田林(2017)的计算方法,区域空间功能分工(Regional 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的计算方法是,以中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制造业从业人员”与非中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比值来衡量区域空间功能分工情况。其中,按照《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人口、劳动力及土地资源”部分中的“按行业分组的单位从业人员”条目中进行统计的行业,选取“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代表,选取“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作为制造业的代表,具体运算公式如下:

北京都市圈区域空间功能分布特征

(一)北京都市圈功能分布总体特征

总体来看,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程度呈现上升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末较低的空间功能分工水平发展到2017年较高的空间功能分工水平,但具有明显阶段特征,如图1所示。具体而言,初期空间功能分工水平维持了较低水平,从1998年的2.21下滑到2002年的2.05,区域内城市分工不明显;中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2.62快速上升到2012年的6.07,区域内部人口迁移速度加快,使得区域内分工越来越明显;而后期则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从2013年的5.8下降到2017年的4.9,主要在于非中心城市的发展与中心城市逐渐饱满的人口相对比,进而导致区域呈现区域空间功能分工水平下降但整体功能更为完善的状态。

(二)北京都市圈功能分布分阶段特征

初期阶段(1998-2002年):该阶段北京都市圈区域空间功能分工指数主要围绕在2附近,区域空间功能分工维持相对平稳状态。这一阶段北京都市圈区域空间功能分工程度较低,甚至在2000年前后还出现短暂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北京作为中心城市,依靠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集中了该区域众多资源,吸引了周边城市大量人口进入北京从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而这种趋势在这一时期内并没有产生实质性扭转,北京不论是制造业还是生产性服务业方面都是区域内部当之无愧的龙头。如图2所示,北京市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998年的226万人,增长到2002年的235.3万人,增幅为4.1%;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则从1998年的140.7万人,增长到2002年的180.1万人,增幅达到28%。尽管1992年北京市政府发布的第六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重申了北京不再发展重工业,强调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社会结构转变,然而北京作为区域内首屈一指的特大城市,工业发展依旧居于较高水平,而第三产业发展则蓄势待发,使得该时间段内空间功能分工指数几乎维持不变。

中期阶段(2003-2012年):该阶段北京都市圈区域空间功能分工指数呈现较快增长速度,由上一阶段2002年的2.05增长到2012年的6.08,增加了2.97倍,如此迅速的增长表明该阶段北京都市圈分工水平极大提高。主要由于该阶段期间,北京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实力稳步上升,2004年北京发布了第七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在延续过去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城市发展的四个目标: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北京进一步加大第三产业发展,第二产业尤其重工业逐步向周边城市迁移,使得非中心城市制造业得到发展,进而使得制造业从业人员数量增加,而中心城市北京的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数由于第三产业发展吸引了更多人员的参与,进而引起区域空间功能分工指数的快速上升。如图3所示,2003-2012年,北京市制造业就业人数从2003年的225.76万人下降到162.68万人,降幅达到28%;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则从192.67万人增长到309.18万人,增幅达到60.5%;北京以外地区制造业就业人数则从284.39万人增长到416.86万人,增幅达到46.6%,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则从92.5万人增长到130.39万人,增幅为41%。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申奥成功而带来的一些重工业企业外迁,如首钢迁往曹妃甸,加速了这种趋势的形成。

图1 北京都市圈区域空间功能分工指数(1998-2017年)

图2 北京都市圈中心与外围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变化(1998-2002年)

图3 北京都市圈中心与外围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变化(2003-2012年)

后期阶段(2013-2017年):该阶段北京都市圈区域空间功能分工指数出现一定幅度下降,由2012年的6.08下降到2017年的4.92。主要由于该阶段北京市及外围地区制造业人口都发生下降,但是外围地区制造业人口下降幅度很大,抵消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口聚集带来的指数改变。这是因为空间功能分工指数在更大范围内发生了演化,即北京以外地区也发生了新一轮空间功能分工,次一级中心城市集聚了生产性服务业,而将制造业迁移到更遥远地区。同时,不容忽视的是,2013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推进,对京津冀的过剩产能,主要是制造业的整合带来了产业人口的大范围迁移,从而导致外围地区制造业人口出现大幅下降。如图4所示,2013-2017年,北京市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62.88万人下降到142.16万人,下降了20.72万人,降幅为12.7%,同时期外围地区制造业就业人数则从430.76万人下降到309.47万人,下降了121.29万人,降幅达28.2%。与此同时,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则从332.11万人增长到401.98万人,增长了69.87万人,增幅为21%;外围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则从151.42万人增长到178.04万人,增长了26.62万人,增幅为17.6%。

图4 北京都市圈中心与外围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变化(2013-2017年)

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发展趋势

本文整理了1998-2017年北京都市圈的城市统计数据,计算该阶段内北京都市圈区域空间功能分工指数,并进一步将北京都市圈空间分工作了三阶段划分,在结合不同阶段的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形成该种空间功能分工的原因。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将分析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的发展规律及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北京都市圈的空间功能发展趋势。

(一)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发展规律

本文根据计算的北京都市圈区域空间功能分工指数的图形变化趋势将1998-2017年划分成三个阶段,三阶段发展特征不尽相同,均有较为明显的阶段特点。通过分析三阶段发展态势,本文归纳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发展规律。

北京都市圈空间分工呈现由低层次、低水平的分工水平向高层次、多样化的空间分工演变。在都市圈发展初期,诸多资源均集中于中心城市,从而吸引周边城市人口前往中心城市就业,进而引起都市圈内分工水平较低;都市圈发展中期,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提升,人们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中心城市开始进行结构转型,将重工业等影响环境的产业迁往非中心城市,转而着重发展第三产业,从而引起非中心城市制造业就业人口激增,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同样增长,都市圈内分工水平逐渐提高;都市圈发展后期,中心城市人口逐渐饱满,就业人数不再有较高增长甚至不增加,而非中心城市由于经济增长,城市化水平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逐渐提高,使得都市圈内区域空间功能分工指数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但是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分工状态,整个都市圈内的经济、就业呈现一种更为繁荣的形势。

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的变迁主要源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而带来的产业迁移变化。都市圈发展初期,城市化水平较低,中心城市对非中心城市人群吸引力较大,从而引起中心城市人口增速较快,进而带来中心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在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生活在中心城市的居民提出了更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要求,从而引起产业结构调整与迁移,在此阶段,中心城市人口增速放缓,第三产业拉动作用逐步明显,非中心城市接收中心城市迁入的产业,从而经济得到快速增长;当中心城市人口逐步达到临界点时,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中心城市的“城市病”,诸如交通、房价等问题对非中心城市部分居民的吸引力下降,这部分居民转而选择在本地进行就业,从而使得非中心城市经济增长呈现较快增速。整体而言,都市圈内经济发展呈现“先中心城市、后非中心城市、非中心追逐中心”的状态。

(二)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发展趋势

根据上文对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不同阶段特征以及发展规律的分析,结合北京都市圈内现阶段政府政策及城市规划,本文认为北京都市圈未来空间功能分工的发展趋势将呈现空间扩散化、结构调整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空间扩散化趋势。空间功能分工是一个在空间上不断演进的过程,会呈现空间扩散的明显趋势。空间功能分工是产业和要素按照边际收益法则在空间上进行差异化集聚的表现方式。产业之间存在要素产出弹性的差异,决定了不同产业对于成本和收益变化的敏感程度并不相同。相较于新兴高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行业,竞争性较强的制造业对于地租和劳动力成本更为敏感,其收益主要来自于成本缩减和竞争稀薄。这就不难理解,为何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制造业会选择率先搬迁到距离城市中心更为偏远的地区进行布局。本质上来说,产业演进过程是区域空间功能分工不断合理化的过程,是要素在区域之间自由流动的基础上进行效率优先布局的过程。因此,随着运输成本的降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制造业在中小城市的集聚和高端服务业在大城市的集聚,是能够达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从而引领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在2013年以来发生的下降,从另一个方面说,就是空间功能分工在更大尺度的空间发生了演化。曾经以北京为核心构建的空间功能分工体系,随着外围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将不断提升核心城市空间辐射范围,扩大空间功能分工的发生区域,从最初的北京市逐步向次级中心城市引领的空间功能分工方向演化。从2007年以来的北京都市圈各城市常住人口净增长中不难看出,2014年以前北京和天津仍是净人口大幅增长的地区,但是2014年以后石家庄、廊坊、保定等人口也出现快速增长。特别是石家庄,2014-2017年净人口增长为61.02万人,远超天津的40.06万人和北京的19.1万人,而廊坊增长了21.91万人,保定增长了20.04万人,沧州增长了17.99万人,如图5所示。

结构调整化趋势。以北京为核心的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优化,担负起应有的功能定位。2014年习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提出四个战略定位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北京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北京在落实首都定位的基础上,明确了北京的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北京未来的发展将在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加大高精尖产业的发展,包括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而中低端制造业将进一步向北京以外区域进行转移。2013年以来,北京市第二产业内部的采矿业和制造业就业人数不断下降,分别从2013年的6.76万人和103.49万人下降到2017年的4.12万人和82.38万人,如图6所示。

伴随着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大幅下降,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大幅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如图7所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和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四个行业均实现就业人数快速增长,分别从58.24万人增长到77.44万人,39.14万人增长到54.45万人,59.65万人增长到71.24万人,66.18万人增长到88.27万人,增幅分别为33%、39%、19.4%和33.4%,显示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内部不断走向高端化。与此同时,交通仓储邮电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就业人数则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分别从59.23万人下降到57.69万人,从9.09万人下降到8.6万人。房地产行业就业人数则从40.58万人小幅增长到44.28万人,增幅为9.11%。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调整正朝向更加侧重服务实体经济、更加高技术化的高质量方向演进,代表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布的进一步演化方向,将为北京都市圈发展提供高端生产服务支持。

图5 北京都市圈各城市常住人口净增长(2007-2017年)

图6 北京市第二产业内部各产业就业人数变化情况(2013-2017年)

图7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产业就业人数变化情况(2013-2017年)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随着北京都市圈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运输成本不断降低,北京以外地区对成本提升更为敏感的制造业企业的吸引力明显更大,而区域内部将加速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可以预见的是,北京都市圈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北京都市圈内部各城市之间将形成优化的空间功能分工,北京市主要承担创新、知识溢出与服务管理的主要工作,北京以外地区城市则朝向专业化方向演进,主要承担进行工业加工和制造的任务。中心地区的要素遵循高成本高收益的原则,在享受本地市场效应和运输成本为零的收益同时,也背负高昂的土地地租、劳动力成本和通勤成本等,而外围地区的要素遵循低成本低收益的原则,随着产业集聚竞争不断加剧直接削弱了收益空间,与低廉的各种生产成本导致的低成本相得益彰,因此空间功能分工导致的城市产业集聚形式变化,其最终结果是产业空间集聚差异基础上的区域差距缩小,引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结论

本文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利用1998-2017年北京都市圈各城市按行业分组的单位从业人员人数数据,通过构建空间功能分工指数,分析了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的分布特征,总结了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的主要规律,并展望了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的演进趋势。同时,得出如下结论:总体上看,1998年以来,北京都市圈内空间功能分工程度呈现上升趋势,区域内空间功能分工不断优化合理;分阶段来看,空间功能分工在1998-2002年属于平稳发展阶段,在2003-2012年呈现快速增长阶段,在2013-2017年呈现缓慢下降阶段;2013年以来北京都市圈内的空间功能分工程度出现缓慢下降趋势,代表北京都市圈内部非中心城市产业结构演化,制造业人数大幅下降,区域内部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随着北京“四个中心”定位的明确,建立“高精尖”经济体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北京都市圈空间功能分工将进一步优化,在空间扩散化、结构调整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导向下,北京都市圈将朝向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稳步迈进。

猜你喜欢
分工都市服务业
中国服务业开新局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
施工图任务组织分工之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