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子
从前有座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县一个叫夏履的镇内,叫作寨口桥。
这座桥建于何时,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清嘉庆年《山阴县志》始载此桥,另有记载,它重修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八月。它的初建时间呢?《山阴县志》没有说。
这个史书上的盲点,尽可以让我们发挥想象:有没有可能,它始建于唐宋?或者,先秦,春秋,乃至更早?
它的得名,有的说,是南宋时有将军率领抗金大军在此安营扎寨。
——这个说法是靠谱的。因为与金的战事,南宋的军队频繁调动。历史记载,南宋曾经组织过多次北伐,由宗泽、岳飞、韩世忠、吴玠等将领指挥的军队,就曾经在黄河两岸击溃伪齐和金国的联军。战事频仍,南宋的首都临安府(杭州)当然应该重兵拱卫。而这里离临安府只有几十公里远,算得上是京郊,非常适合军队的驻扎。
也有的说,此桥附近的长旗岗上,有强盗占山扎寨。他们经常在桥头打劫行人。取名寨口桥,乃是为了提醒行人小心行事。
而它的得名还可能来源于一个发生在这里的十分重要的史实:《吴越春秋》载,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大禹曾在这里治水,“冠挂不顾,履遗不蹑”。
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个君主。他为了治水,有音乐而不听,三过家门而不入,帽子被东西勾去也不顾,鞋子丢了也不寻,就光着一只脚去治水。为了纪念他的功德,人们就把这里叫作夏履,把他治水扎寨的地方建起的桥叫作寨口桥。
三个说法,各不相同,到底哪个才是真?
桥是单孔石拱桥,据资料记载,它由九十块长条石横向并列砌筑而成,全长三十米,宽两米六,高十米,桥孔高七米,直径十五点四米。
老实说,这座桥是很有范儿的,拱形的桥面,半圆形的桥洞,麻石的经年色泽,离地面相对夸张的高度,让它的外形充满动感,好像它随时准备在这天地荒野间撒开脚丫奔跑。
它的四周都是青山,它就仿佛是这里的山脉手上戴着的一枚戒指。
然而,如果说河流是山脉的手指,那这个戒指未免太大了,而手指又显得过于小。桥下面的河床根本不宽,也不深。或者说,它根本算不上是一条河,顶多算是一条小水沟。我们去看它的时候是在秋天,它的水瘦得像根细弦,我们完全可以从这根细弦上迈过去。我们之所以踏桥而过,乃是为了对这座桥表达尊重。
有记载信誓旦旦地说,寨口桥下,曾经是一条大河,能供大船通航,河内船只往来频繁,河面上桨声响亮。至今桥洞石上,还有纤绳勒出的深深痕迹,是这条河曾经繁华的证据。
——沧海桑田,临安府成了杭州城,山阴改名为绍兴。大河变成了小山溪,这座原本架在大河之上的桥,就显得有些大而无当。
它的桥身被植被簇拥,被枝条缠绕,好像有一股力量,要让它成为荒野的一部分。而它在挣扎着,一副心愿未了、不甘心受缚的样子。
它仿佛是在等待着什么。它会等待什么呢?
毫无疑问,在江南,所有的单孔石拱桥都可能是它的亲戚。
在江南,单孔石拱桥家族,是一个巨大的家族。几乎每一个江南小鎮,都有它的血脉。只要顺着流水,就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在这个江南最为闻名的家族中,西湖的断桥也许称得上是奶奶级别的长辈。那该是多么风流、老派的一座桥呀。它的坡面舒缓,引桥悠长,仿佛古代的戏曲长调咿咿呀呀,非常适合兜兜转转的爱情在这里上演。浩大的西湖湖面,成了它的镜子。就是在这里,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古老得就仿佛是我们的前世:一个雨天里,撑着红色油纸伞的白娘子遇见了她心中的爱人许仙。
也许扬州瘦西湖上的二十四孔桥是它的表亲。同样单孔的二十四桥,太适合入诗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除了杜牧和姜夔,还有多少诗人为它献过诗?很多年前,我曾去扬州拜访过它。它的造型完全就是一个艺术品:半圆的桥洞,倒映在湖面,汉白玉砌成的栏杆,在阳光下光洁而美好。二十四桥就仿佛是瘦西湖脖子上挂着的一个祖传的环形佩玉。因为它,整个瘦西湖,就显得格外深情,充满了中国古诗里的修辞之美。
在周庄,在南浔,在乌镇,哪里不是单孔石拱桥的天下?它们形态各异,就像同样家族里的女子性格各有不同:有的嚣张跋扈,有的温柔安详;有的腰肢细长,有的身材娇小;有的性感妖娆,有的朴实无华。它们可都是城里的姑娘,是见过大世面的。它们最喜欢的是临水照镜,对月梳妆,把自己的倩影投射在水面上,让那些来自异乡的诗人追着它们写诗,旅行的人们一个劲儿地对着它们拍照。江南诸多大学画院里的学子一本正经地在它们面前支起画板,把它们美丽的样子描画在纸上。
以它们为主题的诗发表在报刊上,收录在书籍中,有它们倩影的照片呈现在网站上,画作在展览馆展览,在拍卖行拍卖,它们就更有名了。有一幅画名叫《双桥》,画的就是周庄的单孔桥,结果在1984年被美国石油大王哈默买下来送给了中国的领导人,并且印上了1985年世界联合国协会的首日封。如此,整个世界都知道了周庄的桥,真为江南单孔石拱桥家族长了一把脸。
而与它们相比,位于夏履镇乡野间的寨口桥,就显得土气得多,当然也冷清寂寞得多。没有人为它写诗。在网上搜索“寨口桥”,可以看出为它拍照的人并不多。没有画家愿意走这么远来画它。如果说它的世界里也有爱情发生,那肯定不是《白蛇传》这样惊世骇俗的爱情,顶多也就是山里野花野草与它的家长里短。
我去看它的时候,正是十月,它的旁边生长着桂花树,散发出与城里的桂花树并不一样的香气——那是山野间才有的镇定的香气。还有一棵银杏树叶子的颜色正在变黄。有农人在桥的那一边浇菜地,菜地里种着红薯和芥菜。因为是黄昏,又隔着几丈远的距离,他们的脸,就显得模糊不清——这是多么凡俗的生活场景!
可是这座桥似乎甘于这样的人生。因为它看起来一点也没有生气。因为它的周身并没有因为生气造成的桥体的塌陷与脱落。它桥面上的石块有些坑坑洼洼,那是很多年人们踩在上面的痕迹,也可以说是岁月的痕迹,并不是因为它的不甘和怨恨。
它是那么完整、坚固。它似乎一直在努力维护着自己的形象,维护着单孔石拱桥家族该有的风流气质。
似乎有一种信念一直在支撑着它。那该是一种怎样的信念?
有种种迹象表明,这座桥的身世跟一只鞋子有关。
关于这座桥的建造,流传着一个十分美好的传说,说的是此桥建造时,有一块最要紧的龙筋石,怎么也放不平。造桥的石匠们束手无策。有一个状如乞丐的老人路过,见石匠们正为放不好这块龙筋石发愁,就说:“桥边有一只破草鞋,你们把它垫在这条龙筋石下面,就一定能放平。”
石匠们半信半疑,但因别无良策,还是照他说的做了。说也奇怪,这只破草鞋一垫进去,这条龙筋石立即安放得平平实实。
师傅们正要谢谢这位老人,老人转眼之间就不见了。
——是一只破草鞋成全了它,赋予了它生命。
那是一只怎样的鞋子?传说它是破的,说明它走了很长的路,阅尽了人间疾苦,了解了大地的山川走势、季节的冷暖枯荣。
它是一只草鞋,说明它来自民间。它能瞬间让放不平的龙筋石立马放平,说明它富有神力。
它是怎么来到桥边的?它在桥边待了多久?这个故事并没有说。
那状如乞丐的老人是谁?他在桥建造最关键的时刻出现,说明他是肩负着使命而来。他能转眼之间就不见,除了神仙,没有谁有这个本事。
这个故事留下了巨大的空白。它没有交代具体的时间,只说是“此桥建造时”。而前面说了,此桥真正建造于何时,并没有相关的史料来证明。它也没有交代任务的来龙去脉,及那只破草鞋的古往今来。它似乎是一个没有完成的故事,等待着每一个人来添加补充。
站在寨口桥边,听着这个似是而非的传说,我的疑惑是,为何这个传说里,让龙筋石放平到妥帖状态的是一只破草鞋,而不是其他的什么?
在夏履镇,鞋子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物象。夏履镇的得名,就来源于一只失落的鞋子。当年大禹在这里治水,“冠挂不顾,履遗不蹑”。
有理由追问大禹遗失的那只鞋子。它哪里去了?
有没有可能,这个传说里的破草鞋,就是大禹遗失的那一只?因为跟随大禹治水多年,它当然可能拥有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神力。
那個状如乞丐的老人,有没有可能是因治水成功成为夏朝开国君主的大禹?他功勋昭著,当然有理由列入仙班。他曾在这里治水,当然对这里怀着深情。他有责任护佑着这块土地的一草一木,遇上建桥的事儿,他当然愿意搭一把手。他状如乞丐,有可能是神仙的变化之术,也可能是他的本貌。治水是一件无比艰辛的工作,他连鞋子掉了也不找,帽子被高处的树枝什么的勾了也不管,估计胡子很长了也顾不得剪,身上的衣服脏得起味儿了也顾不得换,样子跟乞丐也差不了多少。
因为灵魂里植入了一只具有非凡经历和神力的精灵,因为守护着如此重要的一段史实,这座桥也就有了与寻常的单孔石拱桥完全不一样的使命,卧于如此山野之间草木之中也就能够安之若素——我如此解释这座桥,是否有一些道理?
有没有可能,这座桥就是这只鞋子本身?
跟着大禹治水的那只草鞋,因为走过了千山和万水,肯定不会跟绣花鞋一样好看。就像这座单孔石拱桥,比起城里那些被诗歌或戏文吟诵的桥,完全就是一副乡下人的木讷模样。
但这是一只有信念的鞋子。长期跟着大禹治水,跟水打了很多年交道,它当然了解这块地方的禀赋,了解这块地方水的本性。
史书记载说,大禹在这里治水,“冠挂不顾,履遗不蹑”,表面是大禹因为忙碌走丢了鞋子,但其实,是大禹以遗失为幌子让这只草鞋潜伏下来,成为消一方灾祸、保一方太平的神灵。
这只鞋子有一天看到这里水患不断,就让自己化作了一座桥。它依然是治水的英雄。它的鞋底成了供人踩过的桥面,而鞋面就成了桥身。
看看它的样子,还真像是一只鞋面向上的旧草鞋。
与其说我写下了一座叫寨口桥的桥,不如说,我写下的是一座桥的影子。
其实我想写下的是整个江南,但很可能,我写下的不过是一个外省人对江南的胡思乱想。
且吟《山居秋暝》作为本文的结束虽然王维写的是陕西的辋川别墅,可我认为同样适合秋天夏履的江南风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责任编辑: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