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民族自豪感来

2020-08-13 07:29詹静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双曲拱桥卢沟桥长虹

詹静

說明文可不可以朗读、可不可以有感情地朗读?我们可不可以让学生学得鲜活一点,有情趣一点?本微课从“教什么”的角度作了尝试:从能激发学生情感的文眼出发,找到课眼,再围绕课眼选取必需的教学材料。

情感文眼:“中国石拱桥”中的“中国”。

相应课眼:民族自豪感。

教学材料:六个例子以及例中的三个引用。看它们能否支起这一民族自豪感。

镜头一

师:请孩子们放声朗读课文标题,看看能读出什么感觉来。

读出什么了?

生:读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

生:读出了民族自豪感。

生:读出了中国的强盛。

师:自信、强盛、民族自豪感。来,一起响亮地读一遍。什么石拱桥?

生:中国石拱桥!

师:再读一遍,什么石拱桥?

生:中国石拱桥!

师:对,是“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一共列举了六个例子,是不是每个例子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民族自豪感的存在呢?先看旅人桥。谁来读?好!

生:“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师:旅人桥是因为什么而让中国人民感到自豪的?摘词!

生:“最早”。

师:哦,最早!旅人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石拱桥。出现在何地?课本注释。

生:河南。

师:河南,中国!是中国石拱桥,是最早出现在世界上的中国石拱桥。

因为最早,所以自豪!

最早就最早,为什么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去掉“最早”前面的几个字好不好?

生:不好,因为即使在有记载的石拱桥当中,我们也不可能把全世界所有的记载都看到,总有一些记载我们看不到。所以我们不能说旅人桥就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而只能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

师:思维缜密,语言准确!“最早”,多早?哪一年?

生:282年。

生:大约282年。

师:什么朝代?翻翻。

生:晋代(266—420)。

师:西晋东晋?

生:西晋(266—316)。

师:是西晋,西晋比东晋早,旅人桥建在早些时候的西晋。那么,“282年”怎么读?

生:是“282年”,不是“382年”,不然就落到东晋去了。

师:你这么一说,百位上的“2”自然被你“读”成了重音!你把旅人桥读一遍。

生:“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师:你为何要把“了”字读得那么飘扬?去掉“了”字,一齐读一遍!

师:怎么样,少了点什么?民族自豪感!好,把“了”字带上,读得飘扬起来!

师:谁来读读赵州桥?来。

生:“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原来的雄姿。”

师:赵州桥又是因为什么而让我们感到自豪的呢?摘词。

生:“最古”。

师:“最古”是什么意思?

生:像人一样,“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就是一直活到现在的最老的人。

师:也就是,活着的人里面,他是年纪最大的。赵州桥呢,在还在使用的石拱桥里面,它的年岁是最长的。多长?(截止到1962年)1300多年了。同样,这里的“了”也不能读掉了。

……

师:上面我们读了旅、赵、卢、江、长等五座桥,下面我们就来读最后一座桥“双曲拱桥”。发现没,“双曲拱桥”和前面五座桥不同。

生:“双曲拱桥”好像不是桥名,也不是“石”拱桥,它是“钢筋混凝土”拱桥。

师:哦,既然不是石拱桥,那文章为什么要在结尾的时候写到它呢?

生:文章直到最后才写出一个“非”石拱桥来,是想告诉人们,中国人民的智慧不止在石拱桥的建造上,还在现代化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建造上。

师:说得太好了,仅举一例,便升华了文章主题(说明文也有主题)。下面就请大家放声朗读“双曲拱桥”,读出“升华”(不止在……还在……)之意来,读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来。开始!

生:“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

板书:中国石拱桥 民族自豪感

旅人桥,最早。

赵州桥,最古。

卢沟桥,独一无二。

江东桥,意想不到。

长虹大桥,最长。

双曲拱桥,仅有。

镜头二

师:“最早”的石拱桥在中国!“最古”的石拱桥在中国!“独一无二”的石拱桥在中国!“意想不到”的石拱桥在中国!“最长”的石拱桥在中国!“仅有”的石拱桥在中国!如此,能不让中国人感到自豪?可如果这些桥都只是建在中国的古代,或都只是建在中国的北方,那我们还有那么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吗?下面我们不妨顺着文章的脉络往下走,看看作者到底在想什么。从赵州桥开始。

假如作者只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那这篇文章还能叫“中国石拱桥”吗?翻翻,算算。

生:赵州桥建于605年左右,即隋朝(581—619);卢沟桥建于1189—1192年间,即南宋(1127—1279)。从隋朝到南宋虽然跨度很大,但还是在古代,所以文章贴切一点的标题可以叫“中国古代石拱桥”。

師:还可叫什么?我们说隋朝、宋朝都是从时间上推算出来的,可如果从空间角度去看,它又可叫做什么呢?

生:赵州桥建于河北,卢沟桥建于北京,也就是当时的燕京,它们都在中国的北方。所以,文章又可叫做“中国北方石拱桥”。

师:合起来呢?

生:合起来叫“中国古代北方石拱桥”。

师:加上江东桥,又叫什么?

生:江东桥建于福建,在中国的南方。从北方的赵州桥、卢沟桥到南方的江东桥,石拱桥横跨祖国大江南北,故称“中国石拱桥”。但因江东桥又建于南宋(可算出),即古代,故曰“中国古代石拱桥”。合起来,还只能叫“中国古代石拱桥”。

师:“中国古代石拱桥”!少了“北方”二字,渐渐接近课文标题了。如果再加上长虹大桥呢?

生:长虹大桥建于解放后的云南,即现代的南方。从古代的赵州桥、卢沟桥、江东桥到现代的长虹大桥,从时间看,纵越古今,故可称作“中国石拱桥”;从北方的赵州桥、卢沟桥到南方的江东桥、长虹大桥,从空间看,横跨南北,所以也可称作“中国石拱桥”。

师:无论是纵观还是横看,都可称作是“中国”石拱桥。

师:看看,这样顺着文路往下走我们发现,作者在举例上的确是独运匠心,一步一步,不紧不慢,最终完成了对“中国”二字的选材,真正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关于选材,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众生:老师,课文如果重写,选材可不可以重新来选?

师:说!

众生:我们可不可以只选这样两座石拱桥,既从古到今,又从北到南?这样,我们不就可以最简选材了吗?

①赵州桥(古北)+长虹大桥(今南)=中国石拱桥。

②卢沟桥(古北)+长虹大桥(今南)=中国石拱桥。

师:哦,赵州桥、卢沟桥只选了一个,江东桥不选了。这样行吗?如果答案有一个是肯定的,那就说明作者在选材上虽匠心独运,但也有疏忽。纵然没有疏忽,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跪着接受。向你们几个学习!下节课,就专门解决你们的问题(重点自然落到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介绍上)。

镜头三

师:中国石拱桥给我们留下的自豪感,我想不仅在代表性举例,还在权威性引用。请同学们看看,三处引用各是哪三个人说的?

生:一个是唐代的张嘉贞,一个是唐代的张鷟,一个是意大利的马可·波罗。

师:这是作者在文中说的。课文注释怎么说的?

生:说张嘉贞是唐代的中书令,说张鷟是唐代的文学家,说马可·波罗是意大利的旅行家。

师:注意,一个是中书令,相当于现在的总理,一个是文学家,一个是旅行家。看看,他们分别说了什么?他们的身份能否置换?

生:我知道,老师!作为“总理”,张嘉贞应该没什么大事不清楚的,可他却说赵州桥“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就说明,赵州桥的施工技术的确是巧妙绝伦。但如果是文学家张鷟说,那就成笑话了,你一个文学家不知,那还真是不知;文学家说赵州桥“望之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那就美了。马可·波罗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家信他,因为他是旅行家,满世界跑,有比较。

师:既然如此,那为何作者不在字里行间将他们的身份亮出来?

生:没那个必要,名人是不需要亮身份的!

师:非名人往往需要介绍一大堆,名人往往点到即止,像我们现在谈及肖培东、王君老师他们,只需光秃秃的名字就行了。课本中的张嘉贞、张鷟、马可·波罗因为是名人,说的又是符合自己身份的话,所以让人信服,令人感叹。权威性引用,因此而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作者通联:湖北阳新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双曲拱桥卢沟桥长虹
作品欣赏
陷井(小小说)
双曲拱桥加固改造施工技术
卢沟桥醒狮越野跑活动书画展
卢沟桥,跨越历史之桥
长虹商用空气能热水器入围政府采购清单
粘贴钢板法在加固双曲拱桥中的应用研究
申仲明血洒卢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