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 我们在路上

2020-05-11 11:46沈敏马仕萍
山西教育·幼教 2020年4期
关键词:班本我园区域

沈敏 马仕萍

自2014年省市启动和实施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以来,我园秉承课程游戏化理念,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逐渐明晰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价值,不断认清方向,找准目标与定位,进行了课程游戏化的有益探索。

一、闻其声,顺其意——更新课程游戏化理念

在课程游戏化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不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过于关注“教的结果”,忽视幼儿的已有经验,不能及时发现幼儿的真兴趣,聚焦真问题,面对幼儿的问题不能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引领。面对这些情况,我园开展了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系列活动,帮助教师进一步深入理解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意图与路径。

我园主要从专题培训、沙龙研讨、多元阅读三方面着手:第一,组织教师外出参加课程游戏化项目活动、指南园项目活动、骨干教师讲学团等学习活动。教师回园后将学习内容在全园进行反馈与传达,以点带面,让更多教师获得有关课程开发的先进理念。我园还邀请了幼教专家来园开展专题讲座,观摩幼儿游戏活动并进行指导,帮助教师提升实践经验。第二,组织教师进行沙龙活动、学习故事分享,帮助教师提高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如,通过集体研讨的方式,针对区域游戏中阅读区普遍利用率不高、教师忽略的现象,结合《0-8岁环境创设》进行分析和研讨,用集体智慧解决大众难题,让实践更加有效。第三,组织教师进行多元阅读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享虞永平教授等专家的深度好文章,提高教师阅读频率,提升教师专业理念。同时以摘录和分享的方式,提升教师阅读效率。

二、追其行,激其趣——在行动中内化课程游戏化理念

我园紧跟省群步伐,以六个支架为平台,开展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调整。

(一)区域游戏:更具自主性和开放性

1.在目标上注重适宜性和生成性

根据观察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我们对区域设置及活动材料适时予以调整。每个班级的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分析等方式对本班幼儿进行研究,根据《指南》目标,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和每个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区域活动目标,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2.在空间上打破区域限制,试行跨区活动

我们试着将班级各个区域串联起来,比如把美工区制作出来的作品贴上二维码变成商品,之后卖给“玩具店”,再由“玩具店”卖给小客人,这样就把美工区和“玩具店”联系起来,让区域之间有了互动,让游戏有了更多的生长点。再如“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和小客人可以去“建筑工地”兼职打工,帮助“建筑工地”的小小建筑师整理和搬运建筑材料,赚取兼职工资,给“娃娃家”的宝宝们买更多的玩具和零食。这样就使“建筑工地”“娃娃家”和“商店”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区域游戏的层次也更加丰富,从而让幼儿感受到区域活动的快乐。我们还试着将不同班级的区域游戏进行串联,每周四10点到10点50分,每个班级的小客人可以去其他班级的“娃娃家”做客、去“商店”购买物品、去“建筑工地”工作,还可以去特色区域进行体验。比如,有的幼儿很喜欢“照相馆”的摄影游戏,但是自己的班级却没有这个区域,就可以去其他班级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幼儿在串班游戏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往往会产生更浓厚的游戏兴趣,创造出更多的游戏情节,获得更多意想不到的游戏精彩时刻。

3.在活动过程中注重自主性

首先,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并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自主游戏。其次,教师顺应幼儿的自发游戏,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游戏材料。这里分享一位教师的观察记录,这位教师很好地顺应了幼儿的自发游戏,并提供支持,推动了游戏情节的发展。

案例:恬恬和添添两个小家伙拿了一堆餐巾纸,正在开心地撕着。我有些生气,心里嘀咕着,正想上去批评她们。只听见轩轩跟我说:“马老师,今天是我们家的宝宝过生日,我们在做生日面条呢,等我们做好了请您尝尝。”我愣了一下,这才明白过来,笑着答应了她们。这时添添回过头来跟我说:“我想做草莓味的面条,可是我们没有粉红色的纸。”于是,我找来了各种颜色的手工纸以及剪刀。一听说有了新的制作材料,娃娃家的好多小朋友都围了过来,争着要做长寿面呢。

分析:我看到两个小女孩把餐巾纸随便拿到了游戏区域,正准备批评她们时,却发现她们正在玩制作长寿面给宝宝过生日的游戏。随着游戏的深入,还可以利用各色彩泥和各色手工纸,自制荷包蛋和鸡腿等。新的材料使游戏情节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也变得更加浓厚了。

可以看到,这位教师很好地尊重了幼儿的游戏需要,让幼儿自主地创造游戏、丰富游戏,并适时给予帮助。最后,在评价环节,教师明确了以幼儿为评价的主人,引导幼儿分享游戏经验。教师常常会问幼儿“为什么”和“怎么办”,引导幼儿自主解决问题。

(二)班本课程:更具骨干引领和教师跟进

班本课程的建设是我园课程游戏化的又一重大调整。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金家坝的班本课程后,鼓励教师开发有自身特色的班本课程。班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先从成熟的骨干教师入手,鼓励骨干教师首先进行班本课程的开发实践。

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我园青年教师也不甘示弱,纷纷投入到自己班级的班本課程建设中。我们看到,全园以百花齐放的方式开展自主研究,出现了“造纸”“废旧报纸变变变”“一根线的故事”等一系列以幼儿兴趣为切入点的微课程。在班本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确定班本课程的主题,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丰富课程的内容。

(三)课程资源:更具物资资源与非物资资源的融合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出现了课程资源的概念。我们逐渐认识到,幼儿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所有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我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做了如下探索:第一,筛选社区资源生成资源地图。我们对幼儿园附近的“一公里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将可利用的资源拍成照片,进行价值分析、提出教育建议,然后汇总成电子资源库,方便教师查找、应用。第二,建立公共资源库,满足游戏需求。每个班级都成立了各具特色的班级“资源库”,收集了大量的包装盒、罐子、板子、废旧轮胎等安全卫生的低结构材料。同时,园内一楼走廊建立了公共资源库,并配备专门的管理员,对资源进行统计、分类、借还,满足了幼儿自主游戏的需求。第三,搜集非物质资源。如我园借助家长资源,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来园进行助教,做警察的家长可以为幼儿讲解交通安全常识,做牙医的家长可以为幼儿讲解保护牙齿的知识,擅长烘焙的家长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烘焙活动等。

三、助其力,解其惑——共同提高课程游戏化建设能力

回顾这三年,我园在课程游戏化的路上有了不少收获,对我们现有游戏环境和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也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科研成果。

(一)因地制宜,完善游戏环境

我园重新审视现有的游戏环境,把课程游戏化和《指南》中的核心理念进行对照,找到游戏环境中不足的部分并因地制宜进行完善。如:将原本忽视的天台等绿化场地改造为“树林书屋”和“天台阅读场”,将门厅、走廊等静态公共区域改造成交互式的“美人鱼剧场”“触摸墙”和“安全廊”,将原本空空如也的楼梯也布置成了可供幼儿阅读的大型绘本场景。总之,我园将继续深入挖掘区域游戏环境的教育性和有效性,调整各个区域游戏环境,并在2018年申报入选为苏州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前瞻性实验项目研究共同体。

(二)承办活动,获得专家好评

承办活动可以与其他园进行深度交流,对幼儿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我园积极地承办各种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和发展自身的机会。回顾三年,我园先后承办了“指南园”“教科研协作区”“课程游戏化建设”“前瞻性项目园”“共同体”等区市级研讨活动和展示活动。大中小班都进行了课程游戏化的展示,教师们的思考应变能力以及专业分析能力获得了教研室教授以及各业务园长的一致好评。活动的开展和专家的指导让我园在落实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过程中有了更明晰的方向,接下来我园还会继续进行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促进幼儿深度游戏与全面发展。

(三)思考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撰写科研文章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广科研成果的有效方式。所以我园鼓励每个教师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提炼,鼓励每一位教师拿起笔来,尝试撰写文章,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园各班开展班本化的主题微课程研究并完成了园本课程案例集《全阅读,一种幼儿早期阅读的自然样态》,教师也在思考与实践中获得了专业成长。平时教师们也认真总结经验、积极申报有关课题并成功结题,先后发表相关省级论文15篇,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20篇。

面对成绩时我们也要思考并沉淀,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动力,继续放平心态、放慢脚步、全面学习,在课程游戏化的路上稳步前行。

猜你喜欢
班本我园区域
冰雪已消融,冬奥游戏乐融融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利用园本研修提升教师班本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分割区域
擦桌子
中职班主任班本课程领导力的实践研究
浅谈农村幼儿园班本特色活动的开展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