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 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平稳过渡

2020-05-11 12:06张卫
中国食品 2020年7期
关键词:公勺分餐公筷

张卫

新型肺炎疫情好转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成主旋律

新型肺炎疫情发生以后,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2月25日召开的“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各地的疫情发展态势不尽相同,如果我们仍然以省级为单位来开展工作,不仅防控措施缺乏针对性、科学性,也会影响经济社会秩序的恢复,因此需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所谓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就是对湖北省、北京市以外的地方依据疫情严重程度,以县级为单位划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三类。”对于低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消道路通行限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困扰和问题,不得对企业复工复产设置条件,不得以审批、备案等形式为借口,拖延企业复工复产的时间。对于中风险地区,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策略,尽快有序恢復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组织人员有序返岗,指导用工企业严格执行消毒、通风、测温等要求,降低人员密度、减少人员聚集、加强人员防护、消除风险隐患,做到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同步推进。对于高风险地区,实行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要继续集中精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有序扩大复工复产的范围。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高风险地区也要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企业的正常运转。

为了指导各地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推动企业有效落实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还于3月7日发布了《关于加强企业复工复产期间疫情防控指导工作的通知》,从抓紧抓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工作、落实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有序开展疫情防控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服务、加强中小微企业疫情防控帮扶、强化督促检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抓紧抓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工作。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企业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由于少数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没有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防控措施,导致发生多起聚集性疫情。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充分认识复工复产后人员流动、人群聚集等可能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全力以赴抓好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防范复工复产引发聚集性疫情。要落实分区分级科学精准开展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根据区域风险级别,找准工作重点,加强对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

二是落实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企业落实复工复产期间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要按照属地原则,建立和落实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联系制度,及时将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相关文件和工作要求传达到企业。要督促指导企业严格对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通知》(国发明电〔2020〕4号)和《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等文件要求,逐项排查防控措施具体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做到“六个到位”,即组织机构到位、工作方案到位、物资用品到位、应急预案到位、管理责任到位、宣传教育到位。员工一旦出现可疑症状,要第一时间报告并立即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三是有序开展疫情防控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和劳动者返岗上岗,各地区要统筹安排好疫情防控和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在疫情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企业可延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具体延长期限由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按照分区分级原则确定。企业在安排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上岗时,应当书面告知新录用人员、转岗人员拟从事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和职业禁忌证,在劳动者确认无相关疾病后,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可以安排其先上岗;同时企业应当确保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并指导员工做好个体防护。在疫情低风险地区或疫情高、中风险地区转为低风险地区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统筹协调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合理有序安排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检查,积极推行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优化服务流程,减少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员工排队聚集。医疗卫生机构对企业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服务,要实行“一企一案一策”,加强内部消毒和环境卫生,严防机构内感染事件发生。

四是开展中小微企业疫情防控帮扶工作。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对疫情防控力量薄弱的中小微企业开展指导帮扶工作,组织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有条件的职业病防治院所等技术支撑机构,合理调配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专项工作组,通过设立疫情防控咨询电话、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对属地中小微企业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点对点”帮扶指导,强化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技术支撑机构要根据国家发布的企业疫情防控相关规范、指引和指南,制定具体的指导帮扶手册,强化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增强指导帮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组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外出务工和返岗农民工提供疫情防控咨询服务。鼓励学会协会和其他社团组织积极参与对中小微企业疫情防控帮扶工作,切实提高企业疫情防控能力。

五是加强督促检查,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及时掌握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等情况,深刻吸取复工复产过程中已发生的聚集性疫情事件教训,加强对企业疫情防控和职业健康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督促企业及时纠正和整改;对防控工作不力、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聚集性疫情发生的,要依法严厉追责。

部分省市全面恢复餐饮经营餐饮企业各出奇招防交叉感染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日益向好,各地的餐饮企业纷纷恢复经营。在上海,截至3月19日餐饮业的复工率已达到70%。记者发现,不少室内餐厅关闭了中央空调设备,打开两侧门窗保持通风,并将顾客安排在不同区域就餐。此外,很多餐厅的餐桌上还增设了公筷公勺。在江西,根据3月20日印发的《江西省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工作指引》要求,江西全省所有餐饮经营单位(含经营中餐、晚餐的酒店和餐馆、早餐店、夜宵店、单位食堂等)恢复营业。同时适当降低同时段餐位密度,提倡电话订餐、网络订餐,鼓励提供线上供餐和无接触配送等服务,禁止使用中央空调。值得注意的是,喜宴、年会等各类集体聚餐(宴席)活动还将暂缓举办。在西藏,日喀则市3月22日发文明确,即日起取消居家隔离、集中隔离,各餐饮企业和个体餐饮门店恢复堂食。记者获悉,在这之前拉萨、山南、那曲、林芝等地市的餐饮企业均已恢复堂食。

随着餐饮企业陆续恢复堂食营业,如何避免消费者在就餐的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成为不少餐厅的防控重点。为此,全国多地发出健康饮食的倡议,号召餐饮企业推广分餐制,并采用公筷公勺制或双筷制。

在位于北京前门的全聚德餐厅门口,中午时段陆续有顾客进来用餐。戴着口罩的服务员站在门口,逐个给进店的顾客测量体温。4位就餐者被安排在一个8人桌,保持一定间距坐了下来,服务员一边上菜一边提醒大家用公筷。“复工后第一次与同事出来用餐,用公筷以前是我的可选项,疫情期间成为必选项,可以放心享用美食,避免疾病交叉传播。”张女士是附近的上班族,她希望公筷公勺可以在更多餐厅推广。

据了解,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北京正在开启一场“舌尖上的文明”。无论是高档饭店还是快餐小店,严格的用餐要求必不可少:测量体温、严控用餐人数、及时消毒、分餐制、用公筷……记者走访北京多家餐厅发现,分餐制与公筷公勺的倡议已在不少餐馆落地。主打中高端商务宴请的餐饮企业+纷纷推出“分餐位上”就餐方式,配备分餐器皿。北京宴公司总经理彭华强说:“餐厅复工后,我们将围桌椅子间距由之前的0.6米加大到1.2米以上,按照分餐要求调整菜单、搭配菜品。所有菜品由厨师在厨房或服务员在分餐台进行分餐,用餐过程各吃各的而不交叉,目前我们已达到100%分餐。”在全聚德餐厅,无论是散座还是包间,多年来坚持为每道菜品配备独立的公筷公勺,部分菜品提供分餐服务。全聚德运营部部长孙民忠介绍说,随着近年来分餐制的推广,基本2成左右的菜品是每客每位。以招牌菜品烤鸭为例,蘸料分为每人一碟,每碟片好的鸭肉旁放置公筷。

相较于中高端餐厅,快餐店更容易实现单人分餐。在庆丰包子铺、味千拉面、永和大王等快餐门店内张贴了醒目的标语,要求消费者保持合理间距,并撤掉部分桌椅,拉大就餐距离,推出排队1米线、点餐小程序、无接触取餐等防控措施。华天饮食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白森森说,华天所属的庆丰包子铺等快餐门店会推荐顾客“课桌式”用餐,单人单桌;两位同行顾客,要尽量错开落座,避免面对面近距离用餐;同行顾客达到或超过3人时,会引导分桌就餐。

据了解,目前分餐制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厨师分餐,由服务员送给每位就餐者进食;第二种是服务员分餐,将菜点成品分配给每位就餐者;第三种是就餐者自行使用公筷公勺分取菜点成品,再用各自餐具进食。北京市商务局生活服务业处处长王智勇建议,有条件的餐厅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和要求,提供分餐制用餐服务。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合餐式就餐習惯,目前全面推行分餐制尚存在一定难度,采用公筷公勺的形式,则是一种简便易行又容易为大众接受的健康就餐方式,能够有效防止食源性疾病传播。具体到操作层面,王智勇还建议,公筷公勺可在外观体现差异或带有专用标识,将管理落实到出餐、上菜、洗消等全环节服务流程。对于火锅等必须在餐桌熟制的餐饮服务,应提供专用“生料公筷”。为引导消费者自觉使用公筷公勺,餐厅可通过公告牌、电子屏、餐桌提示牌、电子点菜系统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除了主动提供公筷公勺、将桌椅间距拉大至1米以上、在同行顾客超过3人时建议分桌就餐等措施,部分餐饮企业还通过研发半成品在网上售卖、提供无接触取餐服务等来减少与顾客接触的机会。据金鼎轩市场部总监邱兵介绍,金鼎轩研发部门经过多次调试后研发了很多半成品菜,顾客通过外卖平台等购买后,按照相应的步骤操作就能吃到和在店里一样口味的菜品。据北京麦当劳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麦当劳餐厅都会为顾客提供免洗洗手液,对餐厅通风系统和顾客常接触的设施强化消毒措施,增加消毒频次。全市近40家麦当劳“得来速”餐厅还提供全程无接触取餐服务,驾车消费者不用下车,在餐厅车道的窗口就能完成点餐、付款和取餐。肯德基也在实行“无接触到店取餐”和“排队一米线”,消费者通过手机、餐厅自助点餐机或柜台点餐后,无论堂食或外带,员工都会将制作好的餐点装入打包袋并封口,放置到取餐处,消费者可根据订单编号自行取餐,减少人际接触。

保障农资安全和交通运输确保农民不误农时保春耕

目前正是春耕的关键期,也是购买和使用农资的高峰时期,前期由于交通不畅,农资供应受到一定的影响。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农资供应情况如何?春耕进行得是否顺利?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3月2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谢焱介绍到,当前,全国农资重点企业复工率达88%,农资门店营业率达90%,县级道路的通畅无关卡达92%,1/4的省份门店以及企业全部复工,农资供应能够达到常年水平。“近期我们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加大农资企业的复工复产,打通运输的堵点,确保不误农时,能够让农民及时种上地。”

为了保障农资供应,在黑龙江省,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得到固定用工补助。对按时复工复产的农资生产企业,按照固定用工人数进行补助,每使用1名工人补助企业2000元。广西大力推广工厂化育秧,目前全区有工厂化育秧中心252个,占育秧总数10%以上,育秧总成本下降15%。截至3月12日,广西早稻育秧39.51万亩,同比多14.80万亩;各种农用物资储备均超九成。对于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调剂了70万吨化肥、2520吨农药支援,并批准湖北动用378万公斤国家救灾备荒种子,且组织种业企业向湖北筹备了中稻种子货源2235万公斤,已发送1400多万公斤。

猜你喜欢
公勺分餐公筷
全国首个“公筷法”具有积极意义
分餐小组长
我家的公筷行动
分餐,餐盘里的“战争”和“自由”
用公筷吃饭
公筷来我家
安吉:百名基层代表力推“公筷公勺”
用餐新时尚 健康好习惯 宿迁市举办“文明餐桌·筷乐行动”主题活动
礼多人不怪之公筷公勺用起来
公勺公筷能否成为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