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靖仪
【摘要】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问题学生”的增加使得教育受到更为严峻的考验。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直接人际交往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形式,沟通是有效实现管理目标的前提和关键。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效果直接决定了教育活动的有效性。班主任应善于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现代师生关系。可以根据当地情况,确定与学生沟通的方式,甚至收到最好的教育成果。
【关键词】沟通艺术;班主任;氛围;关键;技巧;关系
现实农村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弊端:某个班主任管理班级非常积极,整天奔波,转来转去,在班上讲的大道理比任何老师都要多,可是效果却不尽人意,所任班级并没形成良好的班风,反倒出现了几个“倔强”的捣蛋鬼;某个学生做了违反学校规定的错事,班主任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这学生不但不接受教育,改正错误,反倒对班主任存有非常大的偏见……这一个个吃力不讨好的例子,让众多的班主任感到头痛,不知所措。究其因,之所以出现类似情况,是因为这些班主任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习惯于居高临下地说教和灌输,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采用简单的强加教育,忽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没有尊重个别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没有用“心”沟通,没有根据当地情况巧妙地与学生沟通,固然得不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得不到意料中的教育成效。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探索沟通的艺术和技巧,以及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沟通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作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领导者,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潜能呢?使集体的力量得到了加强?班主任的工作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工作,涉及人类微妙的内心世界。它主要通过自身的人格素质,管理方法,管理水平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激发学生的心灵,对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产生微妙的影响,使他们继续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沟通是有效实现管理目标的前提和关键。师生之间的直接人际交往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形式……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每一句话,甚至老师的一只眼睛和对学生的微笑,直接或间接地传达某种教育信息。与此同时,人际交往不仅是班主任实施教育的工具,更是教育本身。通过良好的沟通,班主任与学生互动并相互影响。它构成了双方之间的精神交流,达到了在精神交流和理解中传播知识,交换思想,交流情感的目的。教师和学生受到心灵的启发,感染了精神。课堂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效果直接决定了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二、树立有效沟通的信念是形势的要求
许多老师经常叹气说:“现在的学生真难教呀!他们不是学生,而是‘学牛。”“学习奶牛”的形象表明,今天的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何因?经过多年的实践与专项调研,发现“学牛”现象的导致来自于学习环境的污染、性格心理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疏忽,卻又得不到有效的沟通与引导,便由外部的影响恶化成内在的行为了,尤让人堪忧。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科学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必将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具有前瞻意识,不断更新理念,锐意创新,锐意进取,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解决当前教育难题,刷新教育成果必须要求我们树立有效沟通的信念,掌握沟通的艺术和技巧。
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传播信念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育行为。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意识到他与学生的交流是与弱势生活的对话。然而,它充满了活力和潜力。它不是强加给人,而是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建立和谐的沟通氛围,也是教师和朋友。为了获得最佳的沟通效果,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方法。注重沟通是校长科学实践工作的完美统一:因为有了沟通,才有了教育的成功;因为有了沟通,才有了师生关系的完善。
三、班主任工作的艺术和技巧
“沟通”在词典里的字面解释是:“挖沟使两水相通”;引申义为 “使双方能连接”。沟通是一种相互关系和双边活动,是一个双向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带有目标性的交流方式,“沟”是过程,“通”是目的。但是,为了真正实现“沟通”的目标,传播的双方必须把通信形成的无形思想变成有形的“产品”。所以,沟通就是把思想做成产品。特别是在班级建设方式上,班主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自我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展现个性发展,最终可以将一个想法统一或协调到另一个想法,这需要校长完成共同的工作目标。寻求最有效的模式、路径以及表现形式。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必须懂得如何相互了解才能有效地掌握沟通过程。
(一)有效沟通的因素
1.沟通的基础在于心。铁门上挂着一个坚固的大锁,铁杆需要花费很多精力,而且仍然无法打开它。钥匙来了,它的薄身钻入钥匙孔,只有轻微转动,大锁打开。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要努力工作而且无法打开它,但你轻松打开它?”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作为一名班主任,你知道你周围学生的心吗?你对你带来的课程有足够的影响力吗?应该说绝大多数的班主任老师在与学生沟通之前都在用心,但我们也发现有的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时过于形式化,效益不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不高。很多时候学生出现问题,是有他内部深层次的原因的,如果我们不了解学生,对这个学生没有用到心,只从表面现象来分析、判断,来与学生沟通,是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的。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顺从。这种心态的学生经常因为老师之后的一些不满而改变。当我们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学生因某些错误而产生的负面情绪。这要求我们的班主任利用每一个机会与学生取得联系,到处都是“心地善良的人”和“亲密的人”。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保持耐心,接近学生的心,尝试同情,让学生充分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意图,从而从情感的角度自发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再解决问题就变得比较顺畅了。
2.沟通的关键在于情。真诚的情感交流可以带来双方的共鸣。这种沟通很难继续,即使可以进行,沟通也会很差。甚至会出现比不沟通还要糟糕的情况。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不例外,因为特殊的关系和诚意特别有价值。真诚的基础是我们对学生无私的爱的承诺。经验丰富的班级老师会发现,在与学生交谈时,学生往往不会注意你刚开始说的话,而是要注意老师的态度和感受。如果老师没有建立起一种感情的“桥梁”,学生们就会在他们的心中建立一个看不见的“高墙”。当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时,既是心理沟通,也是情感交流。对于学生来说,老师要做的不是告诉他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教师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产生良好的内在动力,并从学生的角度改变立场,从学生的情况来观察他的思想和行为,了解他的独特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理解学生的行为,并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特别是一些习惯于这个问题的学生经常需要我们老师使用的“爱”。比如,一个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教育之后总是没有结果,不交作业的行为依然出现,面对这种情况,班级老师与学生交谈的次数增加了,并且偶尔会出现指责语言。因此,班主任必须运用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影响学生,并考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能够产生情感动机并产生情感效果,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3.沟通的依据在于理。沟通的目的是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提高理解水平,达成共识。只有正确的思想才能克服错误的思想,心中的黑暗只能被哲学上的理由所驱逐。我们必须把握“理性”这个词,解释真理,用真理为人民服务。沟通的基础和效果不是班主任的年龄,地位和权力。沟通是利用“理性”来分析,运用理论来说服原因,用道路来管理小事实,并从小事实中引出道路。通过反思和推理,通过拒绝理论来总结经验教训。学生出现问题时,并不是他不知道对与错,而是很多时候他缺乏理智的认识。对于初中的学生,哲学的一些学生理解和理解,所以在说服人的过程中,作为校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运用我们的经验,知识和经验,并运用我们的理由帮助学生分析。比如,在课堂,自习的时候有的学生喜欢讲话,如果老师仅从学习的重要性、班级纪律的重要性等方面入手找他谈话。结果会是老师讲老师的,学生的行为依旧。因为大而空的道理,学生听得多了自然也就厌烦了。跟学生讲道理,重要的是我们的道理要讲到学生的心里去,要讲到他需要的地方,要讲到他迷茫的地方,这样才能服人。同时还有些道理需要学生自己来谈,所以我們讲的道理越接近学生的实际,学生就越容易接受,那我们也就实现想要的教育效果了。
(二)有效沟通的技巧
1.创设良好的沟通氛围。有效的沟通氛围必须首先建立和谐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氛围。学生是生活的人,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在教学中切忌以“我”为中心,学会将惯用的“你们”改变成“我们”,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尊重他们的。有的老师为维护自己的威信,不适当地使用诸如:“是听你们的,不是听我的?”“你来讲,我来听吧!”这样的言语只会拉远师生间的距离。与学生沟通,老师认为自己是学生的朋友是很重要的。“学生,你可以表达你的意见。现在听老师的观点是正确的。”“同学们的看法很有可取之处,我们一起来仔细讨论一下好吗?”这样学生能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信赖和尊重,心理上觉得老师可敬可畏,从而消除拘谨心理,活泼轻松,积极主动在投入学习。
2.营造“聆听气氛”。听说是人们言语交际的两种基本行为。倾听是对对方态度和情绪的反应。学会耐心地听学生的倾诉、解释,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表白,班主任就可以对学生有更多一层理解,同时,可以获取更多信息并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对话。
3.分层次,讲策略地沟通。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接受程度,因此,在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时应强调不同的交流策略。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取代学生决定他们应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而是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面对优秀学生:我们要以提醒的方式,要让他们注意到自己的缺点,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帮助他们全面发展;面对中等层次的学生:我们要以鼓励的方式,以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和学习的激情,沟通时多采用表扬的态度。面对后进生:我们要以赏识的方式,这部分学生一般意志比较消沉,自信心较差,对前途没有什么计划。我们必须积极探索他们的光辉点,让他们看到他们的希望。因此,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应该用眼睛的欣赏来扩大自己的优势,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4.掌握“批评艺术”。批评学生保持冷静,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有必要注意批评的场合。这有助于保持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缺点较多的学生应该有长期的教育计划。有阶段纠正阶段,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成果;学会批评鼓励艺术,鼓励批评批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所以只有让受批评者认为批评是对自己“走出去”的充分肯定,受批评者才更有可能接受批评,只有这种被批评的批评才是最有效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经常因为老师的鼓励而获得努力的火花和前进的愿望。老师必须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不要鼓励或赞美他们。
5.灵活沟通方式。因为普遍学生都是自尊心强,害羞。他们不喜欢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因此,老师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与他们沟通,他们就会消除顾虑,用自己的心理词汇,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动态,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并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如,在作业本上写上一句老师的发现;写一封简短的信;或上网聊聊天等,这些都是学生热衷的沟通方式。笔者班的小龙同学性格固执、孤僻、基础差,并且是个网迷,是班上的“大难题。刚开学不久,就经常和同学闹别扭,找他谈过几次话,效果不大,后来,笔者不直接找他,相反,在家庭作业书中写了一封信。意外惊喜的是他给笔者回信了,他在信中向笔者诉苦,并保证努力学习。针对信中的苦,笔者告诉他怎样对待,并鼓励说“你一定能行的”,这次的通信让他进步了很多。还有一次,他向班干部请病假两天没来,笔者觉得有古怪,便在晚上上Q给他发了短信“小龙同学:你怎么没来学校?你的学习刚有进步,千万别落下呀!”第二天一早,他跑到办公室对笔者说:“老师,对不起,我偷去上网啦。给我一次机会,不在班上公开,我一定改正。”笔者说:“好吧!愿你的行动见证你真诚的态度。”至此,他的确换了一个人似的。后来,他每遇到烦恼时,都会用写信或上Q告诉我,笔者也一一帮他解忧,他变得开朗了,好学了。非常庆幸,无言的短信唤醒了一个学生。
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工作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悟出更为可行有效的方法,指导我们的工作,让教育之花奇葩绽放。
参考文献:
[1]李艳.“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经典案例分析”[M].中国人事出版社.
[2]韩东才.“班主任基本功——班级管理的基本技能”[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3]邢改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论坛[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