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巧华
【摘要】“开场白”,也称导入,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一步。有效的导入能使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尤其是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要能吸引学生,引导学生自然地步入探索新知识的“情感领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就需要精心设计“开场白”。有效的“开场白”,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焕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扣住学生的求知心弦,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顺利地掌握新知,让本来枯燥乏味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出彩出色,精彩纷呈。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开场白;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场白”,也称导入,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一步。有效的导入能使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尤其是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它内容枯燥乏味,理论性较强,“大道理”较多,对学生来讲似乎缺少一种天然的魅力。因此,要能吸引学生,引导学生自然地步入探索新知的“情感领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就需要精心设计“开场白”。有效的“开场白”,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焕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扣住学生的求知心弦,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顺利地掌握新知。怎样才能使“开场白”有声有色,深深地吸引住学生,抓住学生的心,焕发出学生的求知欲,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呢?这是许多道德与法治教师都在苦苦追寻的。在学习众人之长的基础之上,笔者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开场白”的艺术,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呈现不尽相同的“开场白”形式。
一、生活导入法
现实生活中的时事热点和案例具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真实性的特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进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一系列的课堂实践表明,利用生活实例进行“开场白”,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主动参与课堂的饱满热情,这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例如,笔者在讲授《社会责任》一课时,一上来先展示课前准备的发生在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战役中的一张张感人的照片:他们是用血肉之躯坚守岗位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是为建医院、制口罩而日以继夜赶工的工人们,他们是冒着风雨坚守在高速路口的警察们,他们是日夜驰援运送物资的驾驶员,他们是深夜里录制“钉钉课”的教师们……顿时,学生对照片中的“英雄们”肃然起敬。“在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的逆行诠释了什么?”学生争前恐后地回答“生命的意义”“大爱”“责任与担当”……在学生们的回答中自然而然地导入“社会责任”这一新课主题。
用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可以大大拉近书本理论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活生生的现象联系在一起,使《道德与法治》课中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更加有趣,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使原本深奥的内容变得更加显浅,使原本死板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新知的课堂热情。
二、故事导入法
针对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查找相关的故事、典故等,在讲授新课前给学生声情并茂地讲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生动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地听讲故事中,逐步领悟本堂课要讲的内容,引人入胜。小故事,大道理,不言而喻了。
如,笔者在组织学生学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二框《依法治国》一课时,首先给学生讲述了《国王的判案》这个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国王出巡,偶然遇到了羊群失窃案,调查了很久都还没有结果。忽然,有人来告发,使案件成功告破。于是,国王下令奖赏这个告发人。奇怪的是,这位告发人却要求开恩,从轻处罚盗窃贼,因为那个贼是他的父亲。国王听了,气愤地拍了一下桌子,怒道:“什么?你竟然敢告发你的父亲?”“我认为你告发自己的父亲即是不孝,不孝即不忠,不忠自己的父亲,即犯国法,犯法则死!”国王说道。结果,可怜的告发人被拉出去杀了。在讲完故事后,笔者问:“国王的判案是‘人治还是‘法治?”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道:“人治。”笔者接着问:“如何理解法治?”随着问题的抛出,顺理成章地导入了新课的主题——依法治国。由此可见,一则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使本来枯燥乏味的法治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大大引起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把学生带入到故事情境中,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法治的内容。
三、音乐导入法
蘇联著名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青少年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是最能引起全人类的情感共鸣的。笔者在讲解《改革开放》内容时,播放广为传唱的《春天的故事》,它艺术地再现了邓小平启动改革进程的历史以及深圳特区的发展简史,这让本来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了,学生很快就投入到了新课的学习中来。又如,在讲《我和父母》一课时,首先请学生欣赏歌曲《真的爱你》,随着歌声旋律的播放,学生也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唱起了这首歌曲。顿时,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歌曲播放完毕后,笔者请学生说出歌名并提问这首歌是赞美谁的?学生说,是赞美妈妈的,进而笔者又问:“赞美妈妈的什么品质呢?”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四、情境表演导入法
学生道德情感与法治观念的建立,往往与学生的年龄差异和理解能力的强弱有关,这就使学生道德与法治认知形成具有一定的难度。要突破这一难关,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亲自表演情景的方法,通过学生扮演角色、小品、相声、辩论等表演形式,让学生的亲身表演融入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情感,从中体会而领悟道理,从而加深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的认识。
例如,在讲授九年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课时,学生对于国家政治制度这些抽象的内容是难以理解的,于是,在导入时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小品——学生代表大会(学生表演)。情景内容: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快到了,学生对于“如何欢度中秋佳节”的话题众说纷纭,议论纷纷,如何把全校1300多人的意见收集起来呢?学生小君(扮演学生会主席)向全校广播发出通知:各班级,为了迎接传统佳节——中秋节,学校决定于9月15日在会议室召开学生代表大会,要求每班选出1名学生代表出席参加会议。通知一出,小敏(扮演班长)立刻在班级组织选举学生代表,全班学生(扮演)投入参与到此次的选举代表中。接着,选出的代表出席参加学校的大会。小品演绎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投入到情景的扮演中,激发起高涨的学习热情,小品结束后,笔者立即提出问题:“我国是一个拥有14多亿人口的国家,人民是如何当家作主的呢?”学生从扮演小品的情景中联系到国家进行思考探索新知,顺利地导入了新课学习。通过这样的情景扮演,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经历由小见大,从不知到已知,由浅知到深知的过程,从而达到理解学习新知的效果。
其实,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不同的学情,新课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还需要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不断去发现、提炼、实践和运用。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实践,并从中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应该针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不同,根据广大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开场白”,在课堂的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知欲,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精彩绝伦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爱军.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政治课上的应用[J].成才之路,2008(14).
[2]薛凤荣.谈谈初中政治课之教学艺术[J].成功·教育,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