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法制意识的培育策略探析

2020-05-11 05:52蒋晨
考试周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意识培养教学观念道德与法治

摘 要:中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处在青春期,而在这一阶段,《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应该由于学生阶段的特殊性引起师生应有的重视,绝大多数中学生还没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及时更进自身的教学观念,再加上学生在初中阶段几乎没有可以在法律层面上的实践,因此他们对法律意识的培养还处在萌芽阶段。本文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法治意识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帮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更好地对初中学生进行法律普及以及培养法律意识。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意识培养;教学观念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他们整个人生中三观的形成有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以便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能形成较为完备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学阶段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模仿能力强,也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以防日后走上非法的道路。更何况,初中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祖国的未来,同时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无论是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本身,都应该对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和研究进行深入的了解,从小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

一、 初中阶段学生培育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研究现状

在培养一个人才的过程中,道德认知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同时这也是坚实学生对法治认知的基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将初中道德和法治课堂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以便于学生能够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领略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初中生形成自觉遵法、守法的正确理念。虽然就目前情况而言,我们国家已经加大了对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力度,但处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初中生的法治意识培养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甚至会影响到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成效。

(二)培养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初中生处于青春敏感期,这也就直接决定了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教材内容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更要在课题活动中强化学生对法治的认识和研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治是人类社会的先进性创造,我们的社会如果没有法治的存在,那么我们生活的社会就将会像是野蛮失去了缰绳,我们也无法自由快乐的生活。初中生的知识网络正处在搭建时期的最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懂得抓住机会,悉心培养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为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

此外,通过帮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来的能力发展。总的来说,在初中阶段让中学生强化道德与法治建设,于他们而言不仅是一生有利的事情,更是促进道德与法治知识认识更深度的延续和强化。

二、 当前阶段在课程汇总出现的法治意识问题

(一)时代性不强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法治建设要求并不重视,在中学课本中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也都只是穿插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并没有为法律知识另外设置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多有关法律知识的考试压力,甚至绝大部分学校对这门课程并不重视,专门的法律教师也比较少。一般来说,老师和学校对某一门课程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享受到应有的教学资源。传统观念中这些破旧的老思想直接导致了中学生自己对法律意识不够重视。

但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行在我国越来越重要,教材上对于法律的知识也更加明确,许多法律知识都能根据实际生活在教材上举出相应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法律知识和强化法律意识。但素质教育的推行并没有完全深入到位,教师在教学时的教学方式还没有挣脱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据现实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让自己的教学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的改革中获得进步、强化法律理念。

(二)过于单一的培育途径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仍然是停留在理论灌输层面,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仅仅是“我教你听”的模式,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会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形式上。这种过于形式化的课堂不仅会浪费很多时间,甚至还会在学生的认知层面产生很大的误区,认为课堂只是教师完成目标的地方,并不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天堂。但法律意识的培养并不是停留在表面,也不是简单的普法教育。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在课堂上古板地讲解一些法律知识和要求同学们在课后对重要法条进行死记硬背,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和学习信心,甚至还会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抵制学习法律。

所以为了更好地从小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了解法律的意识和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举出相应的法律事例,设计多种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了解法律知识,从而在内心中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

(三)应试化教育影响严重

教育的改革使得教育专家在全新的新课程标准改革中对传统应试教育中的不良教育形式进行了修改和剔除。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主体,学生在课堂基本没有自己的想法,整堂课下来全部都是围绕着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消化。但在素质教育中,新课程标准里明确对教师和学生的位置进行了合理安排。所以相关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强大的主人翁意识。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主体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在同一时间无法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一些存在感较低的学生课堂上无法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学习,那么这些学生的课堂效率將会变得十分低下。但在改革后的法治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引导者的身份进行相应的引导。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地从学生本身出发,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四)相关教育者本身的能力问题

很多《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在他们接受教育时也没能对法律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当他们开始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便无法将更加体系化、更加全面的法律知识教给学生。教师在入职前没有接受严格的培训和把控,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凭借自己少有的法律知识和不够成熟的法律框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大略讲解。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法律认知方面产生误区,更严重时甚至会在专业知识方面误导学生。

三、 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初中生所处的阶段在整个教育阶段比较特殊,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在很多时候都是比较敏感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初中生特有的特点,结合合理的教学方式,努力在课堂上通过事实案例的讲解调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积极性,强化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比如在学习《做守法的公民》这一章节时,为了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价值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PPT上播放相应的事例,让同学们通过情景教学的模式对所了解的案例进行再次重演。这样不仅能够巩固学生脑海中有关法律的知识点,更能在他们的心理强化对相关法律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在《做守法的公民》这一篇章中,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学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基本需要遵守的法律是什么以及需要向我们身边的人傳达什么样的法律知识。最佳的课堂效果就是学生在结束整堂课后,脑海里有相应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可以真正运用到生活中来。当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了课堂所学的内容,他们也就会从心理上认可这一门学科。久而久之,学过的法律素养也就能够被很好地培养。

(二)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责任也变得十分大。学校在招聘相关教师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有相关理论基础的教师。切不可只追求速度而不看中最重要的效率。教师在应聘的时候,也要秉承对自己负责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在合理的时间段教授给学生。

只有当学校紧跟时代要求,教师内心重视自身的法律建设时,学校才能如期建成一支高素质的法治教师队伍。教师自身认识到了法治建设对学生的重要性后,才能更好地督促自身加强知法、懂法、守法的高尚情操。再者,学校层面对此也要更加重视。教师在教学期间,学校也要经常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强化教师在教学期间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身的法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到来自新时代与传统知识相结合的新鲜内容。当然,教师也要对自身的持续学习多加关注。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补习,通过分析社会最新案例加强自身法学素养,以便于能够更好地将自己所拥有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案例加强学生的法治建设,让学生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培养一定的法学素养。

(三)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所谓的初中道德与法制教育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指的是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建立教学目标依据,再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情况以及自身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进行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还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信心和能力,总体而言整个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

四、 总结

总之,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学生自身对道德与法治的需求,教育不仅仅是枯燥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而是要求学生对这门学科有着真正的理解和认知,并在认知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系统的良好培养。以便于初中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做新时代遵法、守法的好青年。

参考文献:

[1]左勇.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培养[J].新西部:理论版,2014(8).

[2]何丽丽.思想品德教科书的法制教育内容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3]王雪皎.当前我国初中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培养[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4.

[4]黄万强.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紧接地气[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6):25-27.

[5]王双群,余仰涛.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内涵及意义[J].理论月刊,2006(7):184-186.

作者简介:

蒋晨,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意识培养教学观念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困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高中体育教学要注意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试析安全生产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