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非洲猪瘟的出现会给养猪业带来极大的损失,早在1921年的肯尼亚就被发现,在这之后的10年,疫情就在欧美和大洋洲等地区陆续发展。在2018年下半年,在辽宁地区就发现了第一例非洲猪瘟,后续在其他的省份也陆续发现了病例。猪瘟的出现造成死亡率比较高,一旦出现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疫情如果一旦大规模的出现,于整个养猪业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有关部门需要对猪瘟的防控加以重视,本文分析了非洲猪瘟的特点,指出诊断方式和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后续非洲猪瘟的防治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非洲猪瘟;特点;防控
一、引言
非洲猪瘟属于高致病性的传染性疾病,非洲猪瘟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体,可以通过很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我国在最近几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非洲猪瘟,而且疫情越来越严重,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对非洲猪瘟进行防控,但是其变异性比较强,所以疫情很难控制,仅从某个方面入手,疫情很难控制,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对其进行综合防控。
二、特点
1.流行病学
不管是家猪亦或是野猪都有可能感染上非洲猪瘟病毒,但是家猪感染的概率更高,家猪一旦感染上这种病毒,最终的死亡率高达百分百,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传播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口腔等,如果兽医在给病猪治疗药物时,针头没有及时消毒,或者是没有给病猪重新更换针头,都有可能引起交叉性的感染。
非洲猪瘟存在有一定的潜伏期,而且潜伏期波动范围较广,短则4d,长则19d,潜伏期的长短和病猪的感染途径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注意的是,感染也进一步的提升机体的抗病水平,所以就算是病猪康复,也能够在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其身上潜伏着非洲猪瘟病毒。目前,出现非洲猪瘟病毒只能全部扑杀,这是最有效同时也是最为经济的防治手段,但是非洲猪瘟病毒会在稳定的环境中存活3d,在粪便类排泄物中存活几周,血液中存活18个月,腐败组织中有15周,所以当病猪被扑杀之后,对他们的尸体要谨慎处理。
2.病原学
可以存活较长时间,具有极强的抵抗能力,非洲猪瘟病毒大多是双链的DNA病毒,个体相对较大,表面结构呈现出二十面体,高温和消毒剂能够将病毒灭杀,但是其复杂的结构以及对消毒剂有着较强的抵抗能力,所以,即便是它被做成了猪肉制品,其中含有的非洲猪瘟病毒还是能够继续存活,在干腌的火腿中病毒存活超过140d,生肉或者是没有彻底煮熟的肉制品可以存活将近3个月,这说明非洲猪瘟传入后,会在疫源地长期存在,极有可能造成二次感染。
三、防控手段
1.加强管理,减少疫区生猪转移
非洲猪瘟病毒潜伏期达到了19d,早期症状并不凸显,和猪霍乱、猪丹毒等症状较为相似,所以,作为饲养人员在饲养过程中,很容易忽视,疫区的生猪存在有跨区转移的情况,疫情进一步的扩散。所以,在非洲猪瘟疫情爆发时,作为工作人员需要对生猪的运输管理进行严格的限制,染病的生猪或者是可能携带有病原的生猪,需要加强监管,避免其运输;对装载了病猪的车辆也要严格的进行消毒,要提升原地处理病猪的能力,为生猪和加工品提供无害化的软件、硬件设施,工作人员也要定期的参加培训,要了解怎样科学合理的使用各类无害化处理设施。
2.防御境外传入
非洲猪瘟病毒不只是会危害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还会危害到人体健康。自从在非洲发现了疫情之后,在全球很多地方都存在有疫情,特别是欧洲地区,最近几年这种状况都已经变得无法调控,主要是因为猪肉大量的输送到欧洲,生猪屠宰设备也大量的送到欧洲,我国是猪肉进口大国,在世界甚至排到了第一位,这也说明,境外传入是非洲猪瘟疫情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我国主要的猪种和外国猪种有杂交三元猪,对非洲猪瘟容易感染。所以,我国需要对境外传入进行防御,控制出入,猪肉、相关制品、操作工具等,在特殊时间里要进行规范的安全操作,从根本上保证当地生猪的安全。
3.对生猪养殖环节进行监管
我国的餐厨会有着大量的剩余,这些剩余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为了能够节省成本投入,养殖者会将餐厨的剩余物喂食生猪,提升料肉比,保证生猪重量的增加。虽然说,猪使用有机质不会影响其品质,但是非洲猪瘟病毒的潜伏期是4~19d,如果生猪在过程中食用的有机质中含有非洲猪瘟病毒,会造成二次事故。所以,需要对剩余餐厨物进行严格监管,提升餐厨剩余物的利用率,对剩余物进行集中管理,从源头上加以管控。另外,剩余物在运输过程中也要加强管理,避免过程中存在有差错。当然,还可以学习国外成功的经验和案例,鼓励消费者不要浪费食物,减少餐厨物的剩余。
4.高效使用屠宰副产物
养殖者在过程中为了能够减少养殖成本会将猪血等作为生猪的饲料,相应的,这些副食品是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媒介。所以,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副产物科学处理,猪血需要集中处理,血液和皮毛等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猪血有着高蛋白质,可以从中提取氨基酸肽肥;深入的探寻消除病原菌污染的加工工艺,这些都能有效的减少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与此同时,屠宰时排放的废水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处理,才能予以排放。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非洲猪瘟的出现给养殖业和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相关部门对此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要明确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分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非洲猪瘟的不良影响,将其不利因素尽可能的扼杀在萌芽状态,推动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提升养殖户的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聂赟彬,乔娟.非洲猪瘟發生对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21(01):11-17.
[2]袁琴琴,刘文营.非洲猪瘟及其防控措施[J].食品工业科技,2019,40(09):329-334+345.
作者简介:杜小霞(1989-)女,本科,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人,目前职称:助理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