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婷
[摘要]以高中美术《从传统到现代》一课为例,对两堂以同课异构形式呈现的教学实践进行观察、分析,从不同的教学结构以及体现的教学理念冲突中思考、感悟,提出相融互补的见解。
[关键词]同课异构;思考与感悟;教学之道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12-0028-02
教无定法,教学探索永远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近些年来时兴的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为广大教师的学科教学探索提供了一条成功之路。同课异构以相同的课题、不同的教学思路,呈现出丰富多彩、理念层叠的课堂,有力地推动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因此,我们以高中美术《从传统到现在》一课的同课异构教学为例,通过异课的观察、分析,从中领略不同的教学思维,感悟课堂教学之道。为了简单起见,我们把两节课的课型分别称为“A课”和“B课”。
一、A课与B课的相遇
根据教学参考,《从传统到现代》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课时,1个课时讲中国史,另1个课时讲外国史,若是将中外美术从传统到现代的变化分开阐述,那么教学时间会很宽裕,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活动,从而让学生对变化过程中的重点内容能够了解得更详细、更深刻。中西方美术的变化,从美术作品的三大类别:具象作品、意象作品、抽象作品来看,呈现反方向的发展态势,若是能同一节课对比着来说,当然很好,这将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只是时间上过于紧张,无法顾全或无法深究。
A课选择了前者,依据教学参考只讲解中国史部分。因为担心课堂内容偏向理论史实,学生不感兴趣,所以设计了一次教师现场展示中国画传统技法的活动:三尺(100厘米x50厘米)的白色生宣粘贴于黑板之上,挥毫泼墨,酣畅淋漓,由此学生对皴、擦、勾、染等传统国画技法的印象深刻,对比现代美术作品能有很深的感触。而B课选择了后者,把中国史放在上半节课20分钟来说,外国史放在下半节课25分钟来说,如此紧张的时间,便不可能设计教师现场作画环节,而是全篇阐述理论性概念,中外史中间,使用了小结性承上启下的语句:“当中国从传统的写意走向现代的写实时,西方美术恰恰相反,从传统的写实走向现代的写意,甚至走向抽象……”此举使学生印象深刻,中西方美术变化的特征,被渲染出了“强烈对比”。
二、A课与B课的相斥
A课固然有自己的优点,学生对教师的现场示范国画技法有浓厚的兴趣。但B课认为A课理论支撑不足,没有把中国史分为几个历史阶段进行阐述,学生仅仅了解了中国畫中“山水画”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法、内容、主题等变化,而事实上中国画中的“人物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于B课而言,A课认为教学节奏稍显过快,课堂环节没有起伏,课堂教师的主导地位超越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听讲过多,互动略少。教师拓展了丰富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但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是否全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待考究。
三、A课与B课的相知
A课中,Art(美术)的成分多一些,虽然有些许耗时,但的确给了学生不一样的课堂体验。B课中Book(课外阅读书籍)的成分更多,文化氛围很好,充分体现了美术学科与“课外阅读”以及文化素养之间的联系。
经过同组人员共同商榷,细细琢磨这节课到底怎样上比较好,能不能在本课的教学中既保留A课的课堂活动,又用B课带来的相关课外知识去丰富课堂,生成更好的美术教学呢?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曾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试想,若是能把课程安排分成两个课时,一方面利用“课外阅读”丰富理论知识,更详细地分别阐述中外美术史,另一方面,选取更加合适的课堂活动和更加精炼的教师绘画展示,以丰富课堂,学生会不会得到更多?教学效果会不会更好?那么这就要求教师既阅读美术史料,又提升自我的绘画技法,还要观看相关的理论知识与视频资料,这样才能更高效地掌控美术课堂。
具体到《从传统到现代》这一课中,全课程依然可以分成两个课时。第1课时讲中国史,保留A课中的技法示范,但时间可以缩短,分一部分时间讲人物画的变化,对中国美术史变化的阶段进行划分,增加与课堂相关的课外知识。第2课时保留B课中对外国史分为五个阶段的详细阐述以及各个艺术流派的作品介绍,同时开展A课中的相关课堂活动,阅读相关技法书籍,以对课堂活动的高效性加以支撑。
四、A课与B课的相识恨晚
两节课的授课教师认识到自己课堂与对方课堂的优缺点之后,分别重新着手“复备”。为了更好地吸收“课外阅读”给美术教学带来的营养,A课教师要学习B课中的优点,在比赛之后,开始对中外现代美术史知识的恶补。首先,通读《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教学论》,翻看曾经的读书笔记。B课中被教师演绎得极具魅力的美术史知识给A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读全篇时,A课教师发现中国史在近现代美术史部分分成八个章节:中国画艺术、书法艺术、西学东渐、美术出版物的更新、从美术革命到革命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而每个章节篇幅的长短与高中美术鉴赏课本基本一致,都是花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中国画的革新部分,且缩减了年画、漫画等小众内容。
然而我发现,从太平天国美术到上海画派、岭南画派,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美术的影响以及后续出现的近现代著名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简史》明显更详细。但只从《中国美术简史》来看,书中并没有归纳性的知识体系,绝不能在45分钟课堂里给学生铺开来面面俱到地谈。《美术教学论》中的美术常识教学章节提出要“提炼知识结构”,于是我一方面对书本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也在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找到了中国现代美术的阶段划分,即辛亥革命到30年代前期;30年代后期、40年代;50、60年代前期;文化大革命10年;70年代末至80年代共5个阶段。
总而言之,A课与B课相遇、相斥、相知、相识恨晚的过程,其实是普通美术教学中,美术技法与美术理论相互碰撞与吸收的过程。正是因为有A课中专业“课堂活动”,才能让学生对其有深入研究的兴趣;学生也是因为折服于B课中知识沉淀的魅力,才会更有兴趣去探究实践绘画中的技法。我们不免想到,除了《从传统到现代》这一课,其他的内容也是如此。美术教学需要A课里的美术(An),教师强大的专业素养,会让课堂鲜活灵动,更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read)来丰富内涵,因为书籍(Book)可以产生巨大魅力。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