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有幼稚、暗昧之意,《易·序卦》曰:“蒙者,蒙止,物之稚也。”幼童于事多暗昧,因此称之童蒙。《易·蒙卦》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王弼注云:“童蒙之来求我,欲决所惑也。”启迪童稚,消除暗昧称之启蒙,或发蒙、训蒙、养蒙、开蒙。蒙学去除蒙蔽,恢复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教人如何做人。“蒙以养正,圣功也。”“而养正莫先于礼。”故蒙学乃破蒙启蒙之学、立身进德之学、为人处世之学、礼义廉耻之学,为人们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讲道理确立了最初的标准。传统蒙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传统蒙学研究,并结合当下青少年教育实际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蒙学的两大旨归
蒙学将高深的儒学经典教义作了通俗化解读和大众化普及传播,同时生活化又将道德伦理教育落实在孩童的生命实践笃行之中,不凌虚蹈空,人伦日用,切实可行。蒙学认为成才先成人,成人的根本就是要明人伦,从最切近的孝悌入手,“孝悌为仁之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才可能不断外推,行忠恕之道。本文认为,蒙学具体包括以下旨归。
1.通俗化。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文明为主体,儒学最重视伦理教化、化民成俗。作为基础教育的蒙学,肩负着承载和传播同时期的儒学伦理思想的重任,将经书的精言微义化作揖让言辞,使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被蒙童所接受。“如果说历代的圣经贤传,表达的是少数士人的思想与情感,希望和企盼,表达的是精英儒家认为‘应该怎么的道德理想,那么,童蒙读物相对来说,反映的则是广大民众实际的生活,是传统文化‘是怎么样的实际。”[1]所以,我國古代蒙学基本上都体现了儒学的基本伦理精神,把儒学深奥艰深的文化典籍作通俗化解读、大众化传播。在中国文化中,蒙学教育才是伦理教化的最直接、最广泛的教育活动,其在诞生之初就蕴含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本源因素。清人陈宏谋曰:“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教术之端,自闾巷始,人材之成,自儿童始。”[2]蒙学通过童子功的学习准备,激发人从小立志,追求内圣外王的最高人格理想,实现与科举制度的有效衔接,无论是出将入相,还是凡夫俗子,传统蒙学都将通俗化的儒学思想实现了成功的内化和迁移,对人一生的影响深远持久。
2.生活化。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具有良好的品行,最忌讳的是仅停留于言语或书面。《中庸》曰:“力行近乎仁。”蒙学立足于孩童的日常生活,将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具体化为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从身边细微处做起,反复练习,不断增强道德行为的稳定性,久而久之,习惯养成,成年之后,再研读儒家经典,探究事理,会有戚戚然合乎于心的体悟。《弟子规》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3]可见,蒙学重事轻理,强调在伦常日用之中身体力行。《朱子治家格言》有云:“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4]“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5]《童子礼》规定了蒙童在家里的举止要求:盥栉、整服、叉手、肃揖、拜起、跪、立、坐、行及至进退、出入、邂逅、朔望、晨昏等二十三目,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所有大事小情,而且每一目都有具体、严格的标准。蒙学提供给儿童从小可以参照学习、践行的标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反复操练,德育不会流于口头说教或书面理论,与儿童当下的生活密切相关,操作性强。既能初步认识其所生活的世界,也能体验自己的生活意义和价值。
二、蒙书的编撰特点
我国古代蒙书经过千年的发展传承,孕育了“三百千”等传世经典,教化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无论是读书人的立身之本,还是民间闾巷的处世之道,可谓是深入人心。我国古代蒙书有如下特点。
1.从形式上看,押韵工整,短小精炼。蒙学读物巧妙精准地运用中国语言文字音、形、义结合的突出特点,多用韵语,读来朗朗上口,听来铿锵悦耳。句短而音谐,词汇简单凝练,和仄押运,便于诵记,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辅助作用。《千字文》中共ang、eng、ing、i、ui、ao、e七个韵角,在汉语拼音之中发音方法较为简单,尤以e、i作为单元音,保证了在发音过程之中,舌位、唇形和开口度的整体不变。《百家姓》开篇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讲究阴阳上去四声的变化。[6]“三百千”都采用整齐的韵语,形式上高度统一,且“谐于唇吻”,读起来韵律感十足;听起来悦耳和谐,富有乐感。《三字经》以三字成句,句式简短、整齐。《千字文》四字成句,无一重字,每两句为一组,每组第二句均押韵。
大多采取偶句韵语、诗歌、故事、警句、嘉言懿行等形式,吸收许多民间流行的成语、谚语、俗语,通俗易懂,切于实用。潜移默化,熏渍陶染。大量隐喻、类比、联想等手法,人在反复的吟诵中自己会慢慢去领会和内化,形成思维导图一样的效果。《三字经》以方位、情感、音律等逻辑特征,将相对庞杂的常识知识进行分类。三光、四季、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等既与十进制计数法对应,又巧妙地将天文、地理、农业等常识协调并列,形式工整,形象具体,生动活泼,高度凝练,这些极其简单的文字承载着朴素、深刻而丰富的道理。这种行文格式、特点符合儿童的身心成长规律,是所有经典蒙书都具有的共同点,很多都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口头禅。
2.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德育融于识字与知识之中。天文、历史、神话、传说无所不包。如《幼学琼林》共计四卷的内容,包罗万象,集中了天文地理、岁时节令、典章制度、身体服饰、家庭人伦、生老病死、衣食器用、鸟兽花木等涉及自然、社会的常识内容,是以成语典故为载体来介绍中国文化基础知识的百科全书式读物。蒙学主要涵盖识字、知识与德育三大目标,巧妙将德性教育融汇在前两者之中,真正做到润物无声。即使从识字教育角度来看,集中学习也是其一大特色,而当今分散到多学年的短篇文章之中,战线拉得过长,时间过于漫长。从独体字到合体字,根据儿童乐记善记不善思的年龄心理特征,蒙学强调熟读成诵,而不是道理解说,其主要旨趣不只是传承历史文化,而是以德性教化为核心。“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7]蒙学以做人为基础,立志成才为指向,存其心、宣其志。朱熹就说过:“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8]古人为学在于进德,然后方能修身立业、安身立命。朱熹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9]绝不能仅把蒙书当作识字课本或知识读本看待,而应视为立德树人、立功为国、立言济世的文化经典。
三、蒙教的最大亮点
明代沈鲤在《义学约》中说:“蒙养极大事,亦最难事。盖终身事业此为根本,而混沌初开,非可以旦夕取效者。”蒙养既是大事又是难事,我国蒙学教育从儿童的生活世界入手,重视宽严有节,主张因材施教。具体包括如下特点。
1.次第性。《辞源》:“启蒙之学,犹今之小学。”朱熹说:“古者初年入小学,只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自十六七入大学,然后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为忠信孝弟者。”[10]可见,从小学到大学,循序渐进,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合乎接受能力程度的教育,“施之有序,行之自远”(《张子正蒙注》)。王阳明认为,根据孩童“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顺序发展,“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11]张载也说:“教者但观蒙者时之所及则道之,此是以亨行时(中)也;此时也,正所谓如时雨化之。”[12]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恰当的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育内容上,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如《三字经》曰:“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学习的顺序是孝经→四书→六经→子集→诸史,从易到难,从少到多,既提供了未来学习的框架和指南,又提早对经典书目有初步感知和亲近,对要学习的经典心中有数。蒙学的教学方法次序,从识字写字,到读书、背书、温书,最后到作文,也是由易到难。蒙书贯彻儒家修身处世之道,从孝亲敬长做起,行忠恕之道,不断外推,由近及远,由己及人,实现家国一体,家是小国,国是大家。
2.人文性。年幼缺乏自控力,外在规范性道德约束必不可少,一定的外在权威与惩治是规范性道德行之有效的必要支撑。“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反映了古代不乏有诉诸武力的教育方式。现代心理学发现,良好的行为习惯、认真的态度和严格的纪律作为非智力因素对人的一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一味约束苛责“以威示警,久用不止,则彼习以为常,以致耻心丧尽冥顽不化”。儿童天性活泼好动,精力充沛,此乃天籁之发,天机之动。对此,教育者不应压制而要调节,适当地创造嬉戏游乐的机会,鼓舞、表扬,激发其志向。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谨,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不能已。”[13]
在教育方法上,蒙教因人而异,因利势导,量力而行,留有余地,而非一味灌输、说教,也不一刀切。张载说:“教人者必知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14]王守仁也认为,由于人的资质不同,施教必须“随人分限所及”,因材施教,才能使受教育者“益精其能”。他坚决反对用一个模型去束缚儿童,主张通过个性化教育发展每个儿童的个性。王夫之指出:“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尤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四书训义·卷一五》)古人认为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灵活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实现最好的蒙养。
3.示范性。蒙学强调师长应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清代石天基在《训蒙辑要》中说:“为师者,弟子之所效法。其师方正严毅,则弟子必多谨饬;其师轻扬佻达,则弟子必多轻诞。”一个好的教师必须能成为儿童在道德修养方面的榜样,否则教育就失去了说服力,失去了约束作用。长辈的言行举止可以直接影响到晚辈。颜之推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春秋穀梁传·昭公十九年》)所以要求子女做到的事情,父母首先应当做到。现实中很多父母让孩子学习,远离电子游戏产品,自己却抱着手机玩,显然不妥。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有时候身教重于言教,特别是现代的孩子都有较强的自我独立意识,更樂易听其言观其行,对一味地说教生厌和逆反。孔子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说文》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蒙学特别强调家庭教育中长辈的表率模范作用。陈宏谋指出:“夫教法具在,行之惟人。小子何知,父兄师长之责也。”[15]年轻人“不学好”,应从我们老一辈(父母师长)身上找原因,不要一味地苛责年轻子弟。
除《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幼学琼林》等流行甚广的蒙学经典以外,我国古代各类蒙书近2,000本,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堪称世界之最,这是古人留给我们后人的一笔丰厚的遗产。蒙学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种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的表现形式,塑造着古代童蒙的心智和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其一生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从当下时代来看,有其诸多的价值和智慧值得认真汲取、消化和创新,但是我们不能简单认为照搬照抄就可以为我所用。立足新时代,我们应客观地看待传统蒙学,结合现代视角对其中的内容加以分析,在古今对比中考虑当代文化语境的制约,在未来与现实之间寻找到新的平衡,从而实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梓.传统蒙学与蒙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2.
[2][4][5][8][15]陈宏谋.五种遗规[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3,31,5,3-4,50.
[3]夏初.蒙学十篇[M].惠玲,校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77.
[6]余淼.传统蒙学的幼儿教育价值[J].西部皮革,2018(19):131-132.
[7]康有为.大同书[M]//王正平,汤才伯,主编.中外教育名言集萃.上海:百家出版社,1989:164.
[9][10]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222,124-125.
[11][13]王阳明.王阳明全书[M].宿奕铭,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7:308,460.
[12][14]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327,31.
【杨中启,集美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任娜,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张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