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浪
【摘要】家校沟通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法律、家校共育的角度讨论家校沟通的必要性,提出在家校沟通中要抓好时机、充分准备、因人施策等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是指家庭和学校为了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而彼此了解、相互合作,通过语言等多种媒介而进行的信息传递、思想交流的行为。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家校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发,社会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期望和要求不断提高。本文从家校沟通的必要性与实施技巧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家校沟通的必要性
(一)家校沟通是法律的明确规定
2018年修订的《精神衛生法》第十六条规定:学校和教师应当与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近亲属沟通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纵观近年来高校发生的危机事件,其中不乏因家校沟通不到位导致的纠纷。因此,家校沟通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二)家校沟通是进行家校共育的前提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一贯提倡的理念,家校共育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尤为重要。首先,通过家校沟通,可以实现家校信息共享,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其次,家校沟通可避免潜在的危机风险,校方主动与家长沟通,有利于学校收集学生心理状况的真实信息,以便及时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关怀。最后,学校对家长有风险告知义务,当学生处于心理危机状态时,学校必须告知家长,与家长合作,共同应对。
二、家校沟通的实施技巧
家校沟通的必要性很明显,但是要做好家校沟通并不容易。在家校沟通中,抓好时机、充分准备、因人施策十分重要。
(一)抓好时机
首先,抓住关键时间节点,提高家长的危机意识。例如,高校可在新生家长会上专门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家长打好第一针“心理疫苗”。其次,充分利用考试前后、节假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创造沟通契机。关于大学生自杀情况的研究表明,绝大部分自杀者的行为都与应激事件有关,而排在前三位的应激事件分别是学业受挫(44%)、爱情受挫(38%)和严重家庭冲突(19%)。因此,在这些应激事件高发的关键时间节点,给学生家长科普心理健康常识,主动沟通学生的情况,既有利于同家长建立联结,又可为家校沟通打好基础。已有研究表明,家长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对家校沟通和心理危机的处理有积极的作用。
(二)充分准备
一是充分了解学生所患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在校方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学校老师越专业,学生家长越信服。因此负责沟通工作的老师务必事先掌握相对专业的知识,避免在沟通中引起家长的怀疑和否定,导致沟通困难。二是在沟通前充分了解学生和家长的信息,为后续选用不同的沟通策略提供参照。三是充分了解备用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大学生医保如何使用、休复学手续如何办理等,便于在沟通过程中可以及时解答家长疑问。
(三)因人施策
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务必将家长的关注点放在首位。根据工作实际,家长常见的需求及应对策略如下:一是关心心理疾病的康复问题。可将心理疾病的科普作为沟通的切入点,及时帮助家长解答困惑。二是关心疾病的花费问题。将沟通重点放在学校医保政策解读上,减轻家长对经济压力的担忧。三是关心子女的就业问题。重点讲解应对心理疾病的必要性,让家长明白孩子良好的身心状态才是就业的前提。四是面对单亲家庭等特殊状况时,要把重点放在对家长的关心和支持上,首先理解家长的艰难处境,而不是急于去解决问题。
家校沟通是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也是工作难点。我们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提高技能、改善方法,才能更好地建立起保障学生心理安全的防护墙。
参考文献:
[1]罗伟娟.关于学校沟通内容和形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李永慧.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学校卫生,2019(4):486-489.
[3]吴才智,江光荣,段文婷.我国大学生自杀现状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5):95-99.
[4]吴才智,于丽霞,孙启武等. 自杀大学生中的应激事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03):56-60.
[5]吴冉.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家校沟通的困境与应对[J].中国学校卫生,2017,36(1):106-108.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