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芹
【摘要】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鲜明特征的中华民族精神。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对中华民族精神实践路径进行了阐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实践路径;当代价值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进程中形成的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等共同特质。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鲜明特征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对中华民族精神实践路径的阐述
(一) 重塑民族精神,筑牢爱国基石
习近平一贯强调坚守爱国主义,要把爱国主义作为宣传教育的永恒主题。2013年,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对广大留学人员提出希望。其中特别强调要坚守爱国主义精神,“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他说,希望你们做爱国主义的秉持者,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上,像钱学森一样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倡导文艺工作者要把爱国主义作为创作的题材,作为常写常新的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习近平多次强调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2015年12月,中央政治局专门就爱国主义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者。在当代爱国具体表现就是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三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201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讲话中,习近平再次指出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勇于奉献,爱国爱民,让青春奋发有为。当今中国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不动摇,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永不动摇,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的政策路线永不动摇。
(二)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2017年3月,习近平出席第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全会讲话时指出:“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他还指出,“民族团结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团结。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各民族共同开创了辽阔的疆域,铸就了华夏历史,开创了中华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精神。要“加强民族团结,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加强民族团结要创新载体和方式”。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再次强调,遵循“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是目前处理两岸关系的最佳方针,也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不管海峡两岸经历过多少争斗以及政治隔绝状态,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隔断我们,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两岸亲情骨肉紧密相连。只要两岸同胞、全世界的中国人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实现!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习近平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围绕如何维护和平做过很多阐述。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表示,世界的和平发展环境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中国愿意致力于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2014年12月,国家为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首次设立国家公祭仪式,习近平指出,和平不会自动到来,和平是千百万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历史是需要永远铭记和维护的。愿世人牢记战争之惨痛教训,人人珍惜和平。2016年9月,在G20工商峰会上,习近平表示国强必霸的逻辑不适用,穷兵黩武的道路走不通,中国愿与世界一道坚定不移维护和平发展的环境。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指出,中国致力于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致力于建设同舟共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特别强调亚洲地区和平的重要性。他在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会议上指出,世界是多元的,文明是多彩的,和平的环境来之不易,愿亚洲各国人民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四) 贵在勤劳勇敢,坚持自强不息
习近平多次论述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2012年,习近平回到母校清华大学时,曾深情地对师生们说,他始终不忘校训、校风,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行胜于言”当作人生座右铭。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召开师生座谈会,指出青年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坚持知行结合,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切不能空谈阔论。面临中国百年不遇的大好发展机遇,青年人要夯实根基,持之以恒。“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近平勉励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 2019年,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话,倡导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二、习近平对中华民族精神实践路径阐述的当代价值
(一)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启示
治理肇始于西方,全球化以来治理超越了国家界限,内涵更为丰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迅速成为一个热门词语。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会议再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目前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40多年来高速发展中积存下来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国内发展如何实现利益均衡、如何改善民生,国外“唱衰中国”的声音络绎不绝,也促使人们警醒:如何保持中国的持久健康发展态势、继续走向现代化目标,如何在一个大国崛起途中解决好社会的稳定与人民的富足问题,这自然需要高超的治国理政艺术,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挖掘,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文化动力。习近平提倡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纪念仪式、国家公祭日、五四运动纪念日等场合多次提到,这正是一个优秀国家治理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发展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中,蕴含了丰富的治国理政内容。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习近平在有关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讲话中都有论述。今天治國理政理念是在古人传统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渐进发展、内生演化的过程。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认同,挖掘中华民族精神的民间道德资源,并加以拓展保护,更好地为治国理政服务,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促使城市和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
(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支撑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向前迈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精神作为召唤和引领大众的一面精神旗帜,长期以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求真务实。革命战争年代,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鼓舞着中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鼓舞着人们不畏艰难曲折,朝着理想追求迈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下,同样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价值导向。事实上党一经成立,就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胜利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中华民族持续走向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踏步赶上新时代。我们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天更有能力和实力来实现它。但是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新征程面临着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社会矛盾交织叠加,意识形态斗争复杂等等。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支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
[2]习近平.2015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全纪录[N].人民网,2015-12-24.
[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9-04-30.
[4]习近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30.
[5]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8.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新华网,2017-10-27.
[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9]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求是,2020(01).
[10]习近平.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原文化视域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嬗变与当代重塑”(2016BKS011)、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基金“冲突与弥合:医闹产生机理及其应对研究”(BSJJ2015-34)、河南中医药大学“治未病”廉政建设研究项目“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高校意识形态精准治理研究”(HZYLZ2019-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