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思考

2020-05-11 06:00庞俊
知识文库 2020年6期
关键词:基础课多元化目标

庞俊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环节,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通过分析当前实践教学评价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通过教学评价的内容、教学评价的过程、教学评价的主体来思考,提出新媒体环境之下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多元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将从新媒体的视角出发,结合笔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思考,提出对“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多元构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47亿,在互联网使用人群中的比例高达99.1%。大学生已经是新媒体时代最重要的参与者与受众者,不容忽视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的多重影响。随着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召开,各高校积极地开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研究,其中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压内容之一。

1 当前“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评价的目标不够明确

“基础课”实践教学应该达到使学生通过各类实践活动载体,深化理论知识,提高思想认识,提升道德品质,锻炼能力和培養综合素质的目的。而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应该是围绕这一最终目标进行的。现实情况是教学评价的目标并不够明确,主要体现在,一是评价目标发生偏差,很多学校的教学评价只是为了完成教学考勤任务,也就是考察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是否按时上课,并不是真正地在考虑学生是否通过学习完成了学习目标;二是评价目标的形式化。在设计评价内容的时候,对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并没有完全能够给予量化考核,只是用简单的文字描述笼统地进行描述,使得目标过于形式;三是评价目标的错位。“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包含思想素质、知识、能力三个维度的目标,但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对知识目标以及能力目标的评价,对教学目标最应该达到的思想素质目标的评价基本上是缺失的。

1.2 评价的主体过于单一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组织者,有权也应当对教学进行积极地评价,但是,实践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权限,让学生成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者。但是,当前“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的格局基本上是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的弊端是把学生置于一个被动的角度,缺乏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也就促使了学生参与积极性的不高,往往是应付了事,或者干脆不参加实践教学,逐渐降低了实践教学的吸引性,也并不能够科学全面地反映出教学的实际效果。

1.3 评价的内容不够全面

当前“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的内容基本是教师考察学生是否按实践任务要求完成了各项任务,比如是否去参观、实地考察,撰写调查报告等。这些内容只能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参与,并不能体现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真正的收获是什么,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等。这主要是由于评价指标过于模糊,对各方面的考量不够全面;评价的内容之重视结果评价,没有做到全过程评价;评价只重视表面形式上的评价,没有做到挖掘到内核。

1.4 评价的手段过于落伍

新媒体时代的教学评价手段应该更加丰富,然而现实中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价往往是教师通过学生实践作业、实践任务汇报等,给出一个分数,就算是完成了评价,这种评价手段显得于当前多媒体时代格格不入,没有利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2 新媒体视角之下“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思考

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的主要力量之一,如何能够利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服务于教学值得思考,具体来说在“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中,可以充分考虑新媒体的优势来打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2.1 “基础课”实践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带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传统的“基础课”实践教学形式多是实地参观、考察、撰写调研报告,这在教学过程中导致的经济、人力成本等较高,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可以让现实与虚拟进行有效地接轨。通过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一步拓宽了传功的固定的实践基地资源,通过现实与虚拟的对接,让学生通过网络一样可以如身临其境,把现实的、静止的实践教学转化为立体的、动态的。比如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活动,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我为长征精神点赞活动、纪念长征胜利微电影展示等。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打造和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但这同时意味着,对整个教学的评价内容将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以往实践教学的内容,还是更加丰富,更加立体。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在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理论、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形成立体多元的教学内容,让内容与目标贴合,让评价与内容紧密相连,不能表面上轰轰烈烈,却毫无逻辑与目标地开展活动。

2.2 “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过程的多元化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包含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反思的整个过程。实践课的教学评价以往只重视结果,对过程的动态评价并不到位,导致有些学生滥竽充数,敷衍对待。应当建立起从始至终的全过程评价。尤其对学生在于过程中的参与度、获得感等,做出详细科学的评价。采取可量化可操作的模式,既可以做出科学评价,又可以有效把控实践教学的动态过程。具体来说就是要从教学目标着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把握好整个实践教学的步骤与环节,对每位参与者的表现情况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比如,以笔者使用的“微助教”这一APP为例,从实践作业的开始,要求学生网络签到,就先确保了学生的参与度,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动态发言,表达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所问所思所感。再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回到课堂上进行现场汇报。也就是说,通过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的结合,能够全方位监控到学生的表现。

2.3 “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新媒体时代,学生主角的地位更加突出。新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信息量大,信息传播快。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培养自己在面对媒提供的各类信息时,个人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和思辨性反应能力等”。也就是说,实践教学效果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要打破传统的教师只对学生评价的单项模式,要让新媒体时代的主力人物学生们能够学会自我评价与对他人进行评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参与度。当然,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不能丢弃的,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教师可以利用好新媒体的各类平台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学生对学生之间的评价,让学生发挥主人翁的意识,更能全程跟进与客观评价同伴的表现,可以借助比如视频、微信、微博等方式来记录教学的过程,然后利用比如微信的点赞功能,发起评价。同时,还有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让学生对老师评,教学的受众是学生,反之学生的评价也能促进教学的改进,对教师的成长也直观重要。

传统的教育教学多是教师唱主角,而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特色,就是学生可以更加自主灵活地掌握知识,变成学习的主角,而教师则扮演者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平台,比如利用爱课程、网易、新浪等,去拓宽书本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有了这个基础,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也就更加生动、更加贴合学生实际情况,也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新媒体时代只有主动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才能不被新时代淘汰,学生也要不断的去适应新媒体时代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才会真正有所收获。推进“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利用好新媒体,可以确保教学改革富有成效。

本文系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媒体环境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2018JGZ161)、2017年度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教研项目(2017JG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

猜你喜欢
基础课多元化目标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渗透式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开展及探讨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专业化PK多元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职业技术院校应如何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