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历史教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2020-05-11 06:00王秋霞
知识文库 2020年6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高中历史高中生

王秋霞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教学活动前,最关键的一步是确立教育目标。确立教育目标既是我们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也是我们进行历史课程教育评价的依据。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可以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历史学科特有的价值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三个方面寻求。

1 前言

布卢姆在《教育评价》中把教育目标定义为教师所期望的学生发生的变化。确立教育目标,既是我们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也是我们进行历史课程教育评价的依据。制订和挑选教育目标的过程,对教师而言,可以帮助教师思考他要帮助学生实现的变化;帮助教师识别或辨认出遗漏的教育目标;帮助教师确定学生的适当位置;为教师开展教学计划提供出发点和参照体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对学生而言,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明确了教育目标后,可以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教学。对家长而言,能够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为向家长报告学生的掌握情况提供了一种更精确的方式。

2 确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依据

(1)高中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是由他们所处的环境条件和教育条件所决定的,其中,教育条件在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教育是对高中生的一种有明确目的、有严格计划、有着严密体系的影响。首先要对学生自身的需要进行探讨。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诺的观点,他认为人自身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有这些方面的需要,在确定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其次要考虑高中生的兴趣。这在高中历史教育中是尤为重要的。若历史课程中创设的学习情境是高中生们普遍感兴趣的,那么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积极参与。反之,学生们会产生厌恶心理。

(2)社会发展的需求。人类社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代代新人的接替,而教育正是把社会与个人特别是新生一代联系起来的重要桥梁和中间环节。学校的教育要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是全世界自由学校教育以来的共同追求。人们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教育,就是把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经过认真选择,传递给下一代,并有所创新,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当然,社会发展需求有很强的时代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确立教育目标时,了解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

(3)历史学科特有的价值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既然是历史学科的教育,那么就必须考虑到历史学科特有的价值及其教育功能。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提出,历史学科教育功能更加强调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就历史课来说,历史课中培养的学生的时间范畴、时间观与历史观的形成和发展,是公民必备的文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有了一定的时间观和历史知识,有助于正确地认识当今的中国和世界。

3 案例分析

3.1 案例

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为例,一位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之前树立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诸子百家,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

2)识记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主要观点,总结儒家思想形成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适度引入史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2)以列表的方法,从代表人物、所处时代、主要观点等方面,列出各个思想流派及主要代表的思想主张,指导学生归纳主要内容。

3)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讨论百家争鸣中儒家思想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3.2 分析

(1)从高中生自身发展需要角度

对于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诸子百家,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识记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主要观点,总结儒家思想形成的过程。这一时期的高中生处在智力发展的高峰期,记忆能力也有了很好的发展。所以对于知识目标中知道、了解和识记这部分的内容符合他们这一时期智力发展的要求,而关于总结儒家思想形成的过程,在了解和识记相关的内容以后,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对于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入史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可以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以列表的方法,从代表人物、所处时代、主要观点等方面,列出各个思想流派及主要代表的思想主张,指导学生归纳主要内容,以列表的方法,可以从纵向以及横向上对各家的思想主张进行对比,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有利于发挥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讨论百家争鸣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高中阶段是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仍然不能小觑。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有利于高中生批判思维和正确的三观的养成。

(2)从社会发展需求角度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和大融合的“四大”时期。这一时期,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出现;政治上周王室衰微;阶级上士阶层兴起;文化思想上私学开始出现。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各个思想流派纷纷著书立说,推广自己的思想政治理念,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儒家学派,虽然没能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但也是那一时期学术流派中的蔚然大宗,直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在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下,儒家思想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历经时代变迁,到了现代社会依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首先,儒家思想深深扎根于每个华夏民族成员的潜意识中,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识;其次,中国社会基本的道德体系标准大都源于儒家的道德思想,因而儒家思想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再次,儒家思想深入中国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且在这些方面至今影响巨大;第四,儒家思想帮助维护中华思想文化的持续性和独立特色,可以改造同化其它外来思想文化;最后,儒家思想需要我们在批判中继承发扬。

鉴于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重大价值,所以教师在制订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上需要学生识记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主要观点,总结儒家思想形成的过程;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老师设计了一个合作探究,讨论百家争鸣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要求学生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3)从历史学科特有的价值及其教育功能发挥角度

历史学属于人文学科,历史教育需弘扬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关怀。儒家倡导“仁”,要实现“仁”,就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以及“以德治国”主张的源头。虽然孔子强调社会等级,尊卑有序与我们现代社会所强调的自由平等格格不入,但儒家思想中强调的尊老爱幼思想传统,依然是中华民族历来所倡导的传统美德。所以要需要挥历史学科特有的价值及其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4 结论

从《“百家爭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课所制订的教学目标中,我们可以知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确立教育目标,就要综合考虑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历史学科特有的价值及其教育功能的发挥三方面的因素。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高中历史高中生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Why Lear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