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鹏飞
[摘 要]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新时代统一战线任务愈发艰巨繁重,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当前基层统战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如对统战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培训工作的体制机制不顺,培训班次、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需求,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发挥不明显等。当前应以中央颁布《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为契机,从战略高度深化对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理顺体制机制,加强市级社会主义学院正規化建设,发挥好社会主义学院在统战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
[关键词]统战教育培训;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20)01—111—04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承担的使命任务也更加艰巨繁重。做好新时代的统一战线工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统战干部队伍,离不开与中国共产党同心聚力、携手向前的广大党外人士。统战教育培训工作是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地市一级统战培训工作面向广大基层统战干部和党外人士,更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全局性,更是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一、当前地市一级统战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培训工作是提升统战干部素质和党外人士政治共识的基础工作,在新时代的统一战线工作中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凸显。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当前处在基层的地市一级统战教育培训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有待加强的地方。
(一)对统战教育培训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
一是从整体上看, 近年来,虽然各方面对统战培训工作日益重视,但仍有部分人特别是党外人士对统战教育培训工作不以为然, 认为培训就是搞思想政治教育,大而化之,空洞乏味,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目标空泛,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统战部门抽调统战干部参加培训,除党政机关和统战系统单位重视并能积极配合外,体制外单位特别是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积极性不高。二是部分统战成员统战理论和政策水平不高,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对自身成长对统一战线乃至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使命感不强。三是限于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训体制机制的局限,部分统战培训单位和人员对开展培训工作责任心不强、主动性不足。
(二)统战教育培训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曾经指出“统一战线不统一”的问题,这种“不统一”的问题在地市一级统战教育培训工作中也有体现。与中央、省级不同,地市社会主义学院大多与党校(行政学院)合办,或者直接由党校(行政学院)兼办,这种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造成地市统战教育培训工作多头领导、业务交叉、权责不明。统战教育培训工作和社会主义学院由统战部门负责和管理,但社会主义学院却以与党校(行政学院)合办的形式存在,导致统战部门往往撇开社会主义学院而直接采取异地教学的方式到上级社会主义学院和高校培训,本应在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主阵地作用的社会主义学院被虚化、边缘化。除此之外,现有的培训体制机制也带来多头领导、业务交叉的问题,如培训是否改成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需要统战部和工商联联合,培训网络新媒体代表人士需要统战部和宣传部(网信办)联合,培训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需要统战部和组织部联合;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培训班虽然坚持在办,但也存在着与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协调不够的问题(机构改革前);由于地市一级港澳台侨海外人士统战任务相对较少,这方面的培训班次很少举办甚至根本就没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统战教育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和统战人才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形成。此外,在教育培训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习反馈、激励考核、总体评价和跟踪了解机制,培训效果难以保证。
(三)培训班次、内容和形式还难以满足要求
一是班次设置不能满足新形势统战工作需要。目前统战部门开办的班次以党外干部培训班、民主党派骨干培训班、民主党派新党员任职培训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训班和统战干部培训班等为主,面向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网络代表人士举办的专题培训班还比较少,有的甚至还没有覆盖到。在学制上多以一周以内的短期培训班为主,一个月左右的培训班、进修班很少。二是培训内容不够全面系统。由于班次学制都很短,不可能对参训学员开展系统全面的政治培训和理论教育。特别是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安排的内容不多,蜓蜓点水,浅尝辄止,达不到系统深入学习的要求。有的培训内容比较陈旧,落后于形势发展和培训对象的需求,做不到“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 “缺什么就补什么”,与中央要求的培训内容有差距,与基层统战干部的工作需要也有错位。三是培训形式不够丰富。由于多是短期培训班,且多以异地培训为主,培训形式比较单一,多以课堂理论讲授和现场参观教学为主,实践锻炼、拓展训练、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结构化研讨等新的培训形式和教学方法用的不多。
(四)社会主义学院统战培训主阵地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2018年12月,中央印发《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明确了社会主义学院在统战培训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同时《条例》明确规定地方社会主义学院由本级党委统战部门指导和管理。当前地市一级的社会主义学院绝大多数同党校(行政学院)以“三校合一”的形式存在,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有的党校一把手没有兼任社会主义学院的职务,对社会主义学院的工作没有职责和动力去管,而统战部门想管又因为离得比较远使不上劲,多头管理往往造成最终无人搭理,社会主义学院处境尴尬。有的社会主义学院甚至只是在党校大门口挂了块牌子,机构和人员均没有落地落实,出现平时隐身、开班才现身的现象;有的社会主义学院甚至从来就没有开展过培训;部分开展培训的社会主义学院也存在培训范围狭窄、班次少、学制短等问题。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新时代统战理论、工作部署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尚未形成。师资队伍方面,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师多为党校(行政学院)教师兼任,其中擅长统战培训课程的并不多。这些问题的存在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学院在统战培训工作中主阵地作用的发挥。
二、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加强统战教育培训工作
(一)从战略高度深化对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统一战线无小事,统战工作涉及的主要是同党外的关系,处理不好就可能影响大局。各级党委要把统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真正把统战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工作考核内容,纳入宣传工作计划,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重要教学内容。”[1]这“四个纳入”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簡称《条例(试行)》)第二章“组织领导与职责”得到充分体现。《条例(试行)》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坚持政治培训为主,开展对党外代表人士的理论培训。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重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作用,合理利用高等学校等培训资源及境外培训资源。[2]这一条对党委和统战部门发挥社会主义学院的培训主阵地作用作了明确规定,充分发挥好这一作用是党委和统战部门做好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条例》第二条对社会主义学院的性质、职能、地位、作用做了明确的规定: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各级社会主义学院的肯定、信任和期待,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学院的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各级党委和统战部门一定要从“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战略高度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学院在党的统一战线培训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理顺统战培训体制机制,发挥好社会主义学院的主阵地作用
2010年中央印发的《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建立健全联合调训机制。把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纳入党委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统一部署。”[4]但此项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贯彻落实的并不好,统战培训工作仍然是多头领导、各行其是。实践中,培训没有做到全覆盖,仍有大量统战成员和统战对象没有得到培训;有的单位重复派人参训,轮训效果不佳;有些单位不够重视培训,不选派业务骨干参训,培训针对性不强等等。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深层次上理顺培训的体制机制,真正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的联合调训机制,提高培训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针对性、有效性。地方党委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统战教育培训工作的培训权、调训权和教学权的归属,切实建立起各部门联合而又权责明确的体制机制,打通统战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中梗阻”。如明确统战部门的培训权,设置什么样的班次、什么时候培训、培训多长时间等由统战部门决定;明确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权,社会主义学院全权负责教学和学员管理工作,统战部门确定培训班次和选调好参训学员后,不再干预具体的教学事务;明确调训权归统战和组织部门,统战教育培训由组织部门和统战部门联合调训。
(三)适应新时代统战培训工作需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
《条例》的颁布为社会主义学院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政治保障、组织保证和物质基础,指明了方向。地市一级社会主义学院作为培训基层统战干部和党外人士的主阵地,要紧紧抓住中央颁布《条例》的有利时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补齐短板,切实承担起统战人才教育培训主阵地的重任。
1.切实把社会主义学院由虚办实。当前,地市一级社会主义学院大多由党校(行政学院)兼办。“一校两院”,主体是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往往被虚化和边缘化。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加大对社会主义学院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做到有领导管事、有专门的机构做事、有经费办事。省级统战部门和省社会主义学院要以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对下级社会主义学院的正规化建设和统战培训工作开展督导和检查,推动地方党委和统战部门加强总体规划和制度设计,在现有“三校合一” “一校两院”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学院办实、办好。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把社会主义学院纳入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具备条件的纳入地方党委智库体系。二是科学配备领导班子和机构。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由统战部长担任;常务副院长由党校常务副校长兼任,在统战教育培训工作上对统战部门负责并向其汇报工作;具体负责业务工作的副院长由统战部门副职和党校副职担任。增设统战培训处和统战理论教研室,具体负责学员管理和教学工作。三是整合资源,发挥合力。党校(行政学院)要把社会主义学院的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统筹规划好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安排、学员管理、决策咨询和师资队伍、教学基地、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等,要把学制长的重点班次纳入党校(行政学院)的主体班次管理,充分发挥好党的干部教育培训的系统整体合力,实现1+1+1>3。
2.加强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和管理改革,提升培训质量。社会主义学院要以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根据新形势下大统战格局的工作要求,针对统战干部承担的使命、任务,加强教学、管理改革,不断提升培训质量。一是办齐班次。在班次设置上,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统一战线工作发展相适应的基本要求,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办齐各类主体班次和委托班次,在学制安排上要满足《条例》规定的有关要求。二是优化教学布局。坚持以政治共识教育为核心、以文化认同教育为基础、以能力素质培养为重点,把政治培训和理论教育作为培训的主业主课,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社会主义学院的核心教学内容,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战工作的重要论述、指示和中央关于统战工作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作为学习的重点。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不同的班次要求和培训目标,开展法律知识、参政议政能力、领导干部综合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训。三是改进培训方式。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在坚持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大胆使用结构化研讨、情景模拟、桌面推演等新的教学方法和现场教学、社会调研、拓展训练等多样化教学形式。利用上级和外地社会主义学院、国内著名高校的优势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异地培训。四是加强培训管理。坚持严以治院、严以治教、严以治学的方针,加强对学员的综合管理和考核。学制超过1个月的进修班、培训班,要对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综合表现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加以使用。
3.加强社会主义学院自身建设。地方社会主义学院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学院培训目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切实提升办学效能。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贯彻 “社院姓社” 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把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凝聚人心、团结力量作为教学科研管理的生命线贯彻全过程。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统战干部提出的“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要求,统筹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师资队伍资源,着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师德高尚、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三是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创新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方式和思路,建立健全行政和后勤工作规章制度,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后勤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37-128.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18-12-26(01).
[4]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Z].中共中央办公厅,2010.
责任编辑 李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