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学先行 效能着眼

2020-05-11 12:19徐秀清
教育界·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内容设计

徐秀清

【摘要】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下,预学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预学单成为预学环节落实的有效载体。所谓“预学单”,就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所设计的预先学习导引单,通过朗读、练习、搜集、体验等方式,鼓励学生预先学、独立学,为课堂的针对性教学做好准备。教师应让预习单为己所用,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关键词】预学单;内容设计;学法渗透;形式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预学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的预学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以明确的任务代替笼统的口头要求,以增进效果;教师通过对预学结果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学情,准确把握教学起点。那么,教师应如何利用预学单开展预学活动呢?如何让预学单有效地发挥导学和研学的功能呢?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预学单的内容设计、学法渗透、形式创新等方面着手。

一、基于文本细读的预学单“内容”设计

预学学什么?于永正老师曾说:“朗读是钻研教材最重要的一环。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这是对教师说的,同样也适用于学生的预学。在学生的预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对文本的了解,主要方式是朗读。这要求学生沉浸在文本中,一而再,再而三地读。学生通过朗读,将课文读通顺,实现对字词的自学、内容的梳理、文本的质疑和情感的铺垫。那么,朗读的要求有哪些呢?预学的读,不但有量的要求,而且有质的深度。

1.读有“量”的要求

第一,读通顺——大声朗读。最好的预学是从大声朗读开始的,因为大声朗读能把课文的文字和情意最直接、最生动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深入其心灵的深处。朗读能够活化文字,赋予文章以生命。朗读既是接受,又是表达。大声朗读是最能培养学生语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能传递出一种学习的态度。

第二,读准确——字词认知。在预学中,除了文本細读,另一个重点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自学。有研究表明,主动处理信息以寻求更深层次的意义,能显著提高记忆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学生能自己学习的内容,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

第三,读明白——课文梳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课文内容的梳理既是学生预学必须经历的环节,又是对学生进行言语表达训练的良好载体。

第四,读有疑——质疑问难。“读书贵有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是教师开展预学的重要初衷。学生在预学中提出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是教师设计学案的重要抓手,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更是课堂精彩生成的源泉。

2.读有“质”的深度

预习要有文本意识,但更应有教材与生活意识,教师应当树立大文本、大语文的观念。除了读文本外,教师还要让学生读作者、读背景、读同类教材、读同质文章,让学生广读而厚积,为的是在课堂上的薄发。当然,此处的读在形式上不是狭隘的朗读,而是文本细读,用搜集、查阅、调查、访问的形式,让学生阅读、积累资料。最后,教师不能忘记重要的一环——“推荐阅读”。

对于小学生的文本细读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不能以教师文本细读的要求约束学生。我们提倡在预学中展开非功利的阅读,这是一种以感性为主的阅读,通过不同方式的诵读,学生能够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

二、基于语用意识的预学单“学法”渗透

1.高屋需建瓴—预学有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学目标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在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语用练习中,但学生预学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过程,缺少引导者。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模糊的目标意识,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具体化,让学生带着具体的预学目标完成预学单。因此,在笔者的预学单实践中,学习目标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例如,在设计《蟋蟀的住宅》预学单时,笔者列出了这些预学目标:(1)认识生字;(2)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提出不懂的问题;(4)同步阅读链接《燕子窝》;(5)推荐阅读《昆虫记》。

2.过河要搭桥—学法有指导

与传统的教师布置预习作业相比,预学单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将学生的日常预习从口头转化为书面,从漫无目的转化为目标明确,从无从下手转化为指向明确。教师在设计预学单时,要充分考虑学段特点,把握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又不能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完成,既要让学生用最简洁的方式完成预学,又要让学生记录语用思维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预学单每个环节的设计中关注细节,把握言语训练的有效点。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学法指导如下。

第一,字词梳理法。字词的自学除了必要的读一读、写一写以外,还要让学生学会梳理。教师应当让学生梳理难读的、难写的、不理解的字词,并记录在预习单上,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解决难点。

第二,内容概括法。基于各年级学生的特点,笔者在设计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环节时采取多种方式(如表1所示),帮助学生表述,而不是简单地提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要求。

三、基于学生视角的预学单“形式”创新

以生为本的预学单应站在学生的视角,关注学生的兴趣、心理和需求。笔者在预习单的设计形式上下功夫,让学生对每篇课文的预习都充满期待和热情,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学习惯,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在设计中,笔者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

1.闯关体验—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

想要让学生对预学产生兴趣,那么预学必须是一种务实的行为。但预学作为一种自主的、自助式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挑战性较大。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在预学单的形式上追求变化,追求新意。例如,设计“闯关我能行”预学单,教师可以为学生预设关卡,让学生以闯关的形式完成每一步预学,每一关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摘星得果—关注学生的评价需要

学习过程需要评价,教师需要对预学开展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评价既是学生的压力、引力,又是动力,学生处于预学能力和习惯的养成阶段,因此预学的评价应有具体的指向,从而有效指导学生的预学过程。教师可以设置自我评价、教师(家长)评价等内容。例如,预学完成了,学生可以评一评自己能够得到几颗星:书写星☆、朗读星☆、认真星☆、创意星☆;或在一周中,学生每天都能认真完成预学单,就可以摘得一个果子。

3.涂画圈勾—关注学生的多样表达

在预学中,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和表达方式是朗读,但朗读是无法进行过程检测的,所以教师往往将预学效果的落脚点放在书写上,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等。书写的表达方式十分重要,但单一的书写表达方式会降低学生的表达兴趣,加重学生的预学负担。教师不妨让学生用画一画、涂一涂、圈一圈、勾一勾等不同方式进行表达。

4.计时选择—关注学生的能力差异

学生存在一定的能力差异,在预学过程中,没有教师的现场指导,这种能力差异将会更加明显。预学的目的是关注不同的学生起点和学情,教师不能在预学环节中忽视学生的差异。一方面,教师可以在预学单中设计时间记录的项目,让学生记录预学所需的时间,也可以是某一环节所需的时间。这样,教师既可以在预学反馈中关注学生差异,了解学生学情,又可让学生关注预学速度和纵向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还可设计分层练习,让学生根据能力,有选择地完成预学内容。

当然,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预学单的使用策略: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略讲;对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少讲;对部分学生已掌握,部分学生未掌握的内容进行生生互动的分享;对多数学生理解有困难的问题进行师生互动的交流。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帮助学习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在备课、上课、课后等环节运用有效的方法,让课堂因预学而更加高效。

预学单,不是练习单,宜简不宜繁,宜精不宜滥。正确对待预学,让预学单发挥应有的效能,避免加重学生负担,是教师应认真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仲伟全.预习:走向敞开的三个“坚守”[J].语文教学通讯,2013(36):74-75.

2.严加平.预学单:追求什么,如何设计[J].基础教育课程,2012(05):32.

猜你喜欢
内容设计
信息化时代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的探讨
探索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关于儿童简笔画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利用分析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谈博物馆引进展的“再加工”——以安徽博物院引进展为例
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研究
苏教版新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特点分析
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