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发展思考

2020-05-11 11:50李汶沁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13期
关键词:双高第二课堂育人

李汶沁

摘 要:

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双高计划”的发布对高职院校育人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课堂作为高职院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如何在新时期更好地建设“双高”院校第二课堂,对发展高职教育、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有着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双高”建设;第二课堂;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3.084

0 引言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设想,要求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同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要求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持续支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的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双高计划”的发布吹响了新时期高职教育加速为地区经济培育人才的号角。

随着“双高”建设的全面推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除了夯实专业建设这个核心外,还更应重视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众所周知,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第一课堂主要以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根本,严格遵守课程設置、教学安排、课堂管理和师资分配。而第二课堂的时间、地点更为灵活,组织形式多样,课堂内容多元,培养具备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创新素质等复合型应用人才只是依靠专业课学习是不足以支撑长久发展的,第二课堂的价值更加凸显。如何在新时期更好地建设“双高”院校第二课堂,对发展职业教育、引领高职院校发展都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双高”背景下推进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建设必要性

1.1 第二课堂助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能够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培养大国工匠。“双高”建设着眼于新时代发展要求,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始终贯穿于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全过程,而第二课堂发挥的立德树人成效也是检验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标准。通过第二课堂教学,为有能力、有潜力、有意愿的学生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化地搭建素质能力全方位、多元化的成长通道,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通过第二课堂多维度地提升高职教育发展质量,有针对性地解决高职教育在进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2 转变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实效性较低的局面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较为脱节,没有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整体育人体系机制;第二课堂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较为传统,无法满足现阶段对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刚需,缺乏系统性、持续性的教育作用。在调查中发现,师生对第二课堂的重视不足,学生流于形式,对其真正意义和目的理解不够,单纯为了完成学分,使得第二课堂教学活动难以发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功效。在保障机制方面,高职院校更多的将关注点放在第一课堂,对于第二课堂的经费、师资、基础设施、政策文件等投入较少;此外,第二课堂组织机构不完善、组织过程不健全、缺乏及时的评价跟踪等,急需在新时代进行转变。

1.3 满足新时代社会经济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技术变革、产业转型、经济提质都对人才结构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也催化高职教育完成人才规模和质量的战略改革。发展第二课堂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成才,培养更符合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双高计划”院校能够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现阶段的最高水平,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的。但如何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现代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增效的主题。在中国经济模式转型升级的背景之下,“双高”建设应运而生,高职2019年扩大招生人数100万蓄势已久,也昭示着职业教育大改革,第二课堂作为高职教育育人体系重要构成部分,也须进行自己的改革发展。

2 新时期“双高”院校第二课堂发展思考

2.1 构建符合“双高”要求的第二课堂培养方案

学校要紧紧围绕“双高”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提升第二课堂在高职院校整体育人方案中的现实地位。第一,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一定是以专业学习作为基础,第二课堂培养方案的设计、制定要综合考虑第一课堂,相互之间避免冲突,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育人的目标。第二,通过把第二课堂纳入职业教育课程计划,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实践、思政、心理、网络育人的能量。另外,在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或学时制的同时,更加细化第二课堂课程科目,各个二级学院要依托现有技能专业特色打造满足新时期人才培育目标的育人方案,通过引入平台、项目对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进行重新设计,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分类整合与体系构建,设置科学精细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第二课堂育人方案。

2.2 高质量第二课堂建设需要高水平的评价体系

一是理清“双高”建设背景下第二课堂育人原则,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基于现阶段迫切的育人要求:人才目标是具备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学生要能够对接当地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课堂所学匹配技术进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技能应用人才的期望;重视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弥补专业技能之外的职业道德、创新素质、沟通素养、实践能力,确保学生在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使得课堂教学质量以及高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二是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应该从“学生-学校-社会”多个层面来反映高职教育育人的真实状态,指标评价中要包括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各项素质。评价体系是第二课堂整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兼顾培养方案、课程计划的关联性,在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结合的评价过程中达到育人目的,充分考虑各专业系部的实际情况,保证评价内外部、主客观、个群体的公正性。

2.3 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第二课堂育人生态

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人、财、物多方面的配套保障,从顶层设计联动第一、第二课堂;从学校建章立制入手,明确各学院、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统筹规划第二课堂的管理制度、建立组织建设制度、课程学分制度、经费管理制度、评价监测制度等运行机制,保障第二课堂的高效开展和可持续发展。设置第二课堂专职教师,负责梳理各专业、院系第二课堂课程框架和时间要求,协调校内各类资源;对指导教师进行定期专项培训,指导老师应及时掌握政策动向、产业需求、行业发展、学生心理等。同时,学校领导要强化资源配置,借助“双高”建设契机,加大第二课堂资金倾斜力度,完善第二课堂硬软件;加强校企合作、校区联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第二课堂活动空间;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打造区域经济实践场所。

参考文献

[1]闫广芬,石慧.改革开放40年来职业教育“中国模式”的内生重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1):81-89,194-195.

[2]潘海生,周柯,王佳昕.“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战略定位与建设逻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1):142-147.

[3]刘传喜,李秉强,黄磊.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逻辑、内涵与行动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9):50-54.

[4]梁克东.“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理性思考及实践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1):26-30,61.

猜你喜欢
双高第二课堂育人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