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萌
陈子昂
文学家、政治家、营销高手、公关大佬
最会炒作的文学家,用出色的营销手法把自己炒作成顶级流量
宫廷文学时代的非主流,想作为却往往被无视
目标是星辰大海,结局是一片浮云
营销扬名 公关立功
正是长安最热闹的时候,百无聊赖轧着马路的陈子昂,突然被一阵喧闹声吸引。陈子昂当然也无法摆脱凑热闹的本能,他奋力地挤进人群一看,原来是有人在千金兜售胡琴。
“这琴我要了!”陈子昂的话让人群一下子炸开了锅。正当大家对这如此豪爽的土豪行为感到震惊时,他却微微一笑说:“在下正巧擅长弹这种琴,明日将在宣阳里演奏此琴!”
他这人傻钱多的举动一夜传遍了长安,次日宣阳里果然聚集了大批吃瓜群众。只见陈子昂如大师般抱着琴闭目养神。大家都屏气凝神,准备听一听这千金胡琴的乐声。这时,陈子昂“嚯”地站起来,不待众人反应过来,那琴已被他摔落在地上,四分五裂。他说: “我会弹这琴又有什么用?根本没人赏识我!与其听我弹琴,不如看看我的文章吧!”说罢挥手,小厮们纷纷涌出,向宾客分发起了印满他文章的小传单。
人们还没从琴碎的惊吓中缓过来,看了一眼传单,又彻底陷入了呆滞——这种大手笔,没人赏识?
陈子昂借着这次出色的营销名声大振,顺利考中了进士。后來又在武则天上位之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公关能力,洋洋洒洒写下《神凤颂》和《上大周受命颂表》,一举掌握了当朝的舆论风向,为武则天扭转了舆论劣势,当即刷满女皇的好感。他出色的手腕和精湛的文笔都深得武则天的喜爱,被封为麟台正字。晋升为皇家图书管理员的陈子昂,一跃成为长安城的顶级流量明星。他春风得意地写下了对自己光明前途的期许:
答洛阳主人
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
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
主人夼何问,旅客非悠悠。
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再取连城壁,三陟平津侯。
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
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沉浮。
风骨惹祸 有志无时
但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陈子昂还没沐浴够春日暖和,人生的冬天便已经悄然降临。当时流行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淫丽诗风,出身富贵却崇尚汉魏风骨的陈子昂就像个异类。为了彰显自己跟其他富二代的不同,他决定搞点事情。
正逢武则天游赏龙门,大家都争着溜须拍马,诗写得天花乱坠,平时爱表现的陈子昂却默不作声。武则天被他的沉默吸引了注意力,问道:“爱卿,你怎么不说话呢?”
陈子昂半推半就地念出了自己的诗:
感遇诗·其十九
圣人不利己,忱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孙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枸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这首诗可谓是言语辛辣,尤其是最后一句“夸悬适增累,矜智道逾昏”,尖刻地讽刺了武则天兴建庙宇、劳民伤财的行为。武则天听得怒火中烧,但是现场这么多人,陈子昂文采又实在是好,她不好当场发作,也只能咬牙接受了这个“建议”,封陈子昂为诗魁,还附带了个“右拾遗”的官职。
右拾遗虽然只是八品的谏官,却相当于皇帝助理,要为皇帝的政策提供咨询和建议。因此,陈子昂以为自己的营销策略再次成功了。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明显想多了。
其实,武则天看中的只是陈子昂的公关能力,他只要做好舆论工作就够了,所以面对陈子昂不知熬了多少夜写下的谏疏,她都装聋作哑。而陈子昂在文学上提倡魏晋风骨的主张,不仅对她的统治无益,还是流行宫廷文学时代的“非主流”,被武则天直接无视。陈子昂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巩固权力的装饰品,就算有着诗风革新者之类的标签,也只是朵好看点的浮云。
陈子昂又哪里甘心只当一个装饰品?他心中不仅有诗还有远方,他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感时恩报国,拔剑起蒿菜。”在洗清谋反的冤情出狱后,他便义无反顾地从军出征,希望借此机会改变武则天对他的偏见。他积极进谏,大胆发言:“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语气一如既往的激进,武则天当然视而不见。不仅如此,上司武攸宜还是个草包,宁愿吃败仗,也不愿陈子昂领军御敌。陈子昂咽不下这口气,再次进言。但草包上司没啥能力,脾气却不小,陈子昂被降职为仅比普通士兵好那么一点的军曹。
日暮时分,风声呼啸,陈子昂登上了幽州台。在这个昔日英才云集的宝地,面对辽阔的天地、苍茫的宇宙,陈子昂不由得想到自己沉浮不定的人生,想到难以实现的壮志,想到希望奋起而又不可得的无奈,心中的愤懑卷席而上,涕泪交加。但男儿泪又怎能轻弹,就让这萧瑟歌声,掩盖泪水吧。于是陈子昂唱出了这首传诵千古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池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含冤而逝,诗存千古
面对事业上的低谷和世人的不理解,炙热的理想也终于被残酷的现实浇灭。陈子昂在郁郁地写下“孤负平生愿,感涕下沾襟”后,便离开了这个混乱的政坛。公元698年,陈子昂向武则天请辞:“皇上啊,父亲年事已高,我要回去奉养他啦。”武则天虽然对他心有不满,但还是让他“以官供养”,给了他一个体面的离开。
尽管已经远离朝政,但是回忆起过去,他还是对当朝的政治有着太多怨懑。就算是每天都在湖光山色中畅游,他还是咽不下这口气,挥笔写下:
感遇诗·其十八
逶迤努己久,骨鲠道斯穷。
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
灌因何其鄙,皎皎于陵中。
世道不相容,喈喈张长公。
一句“世道不相容”,写出了陈子昂心中满满的苦涩和郁闷,却没想到,这首诗却给他带来了悲剧的结局。
陈子昂估计是忘了独善其身这个道理,嘴上说着要归隐了,还企图干涉政治,更何况他还只是个八品小官。当地的县令受当时权臣武三思的指使,给陈子昂罗织罪名,将其打入牢中。不久,才41岁的陈子昂一命呜呼。
用荣显开场,却以萧瑟落幕,陈子昂的一生短暂而又遗憾。幸好,他没有白来人间一趟,杜甫曾说陈子昂: “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兴寄”和“风骨”是陈子昂留给世人最珍贵的礼物。
半生歧路,一世波折,却从未磨灭风骨,千年岁月潺潺流逝,陈子昂的身影仿佛还伫立在天地之间,悲愤的吟啸仿佛还在悠悠回荡。
注: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是由人汇编而成的组诗,数字为编号,并不代表其创作时间的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