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2020-05-11 12:27张宏斌黄金旺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生态文化

张宏斌 黄金旺

[摘要]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着“天人合一”“敬畏生命”“取用有节”的思想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和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创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汲取“天人合一”的智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坚持走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取用有节”,珍惜自然资源,坚持走节约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生态思想;生态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1]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涵着许多至今仍然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关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思想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是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和独特优势。深入挖掘、梳理和研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对于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一、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浩如烟海,内容极其丰富,但其基本内容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源于我国的传统农耕文明,是我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天人合一”观念最早出现在六经之首的《周易》之中,《周易》对“天人合一”思想有比较详尽的论述。例如,《周易·序卦》中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认为世间万物都源于天地,同时“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人也是天地滋养而生,是天地之子、自然之子,人与自然是同脉相连的有机统一整体,因此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2]。儒家鼻祖孔子传承天地人“三才”思想,认为人之于自然并非被动消极,而是可以通过自我调适来契合天地之道,即“人知天”[2]。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提出“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矣”。西汉哲学家董仲舒认为,天地人三者之间虽然各有各的作用,但它们是“合而为一”的。他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说,“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在《春秋繁露·立元神》中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不可一无也。”宋朝程颢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明了道生万物、万物一体的思想。我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探究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告诉人类要同自然界和谐相处。

(二)“敬畏生命”的思想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主张敬畏生命、仁爱万物、尊重自然规律。

孔子提倡“仁学”,他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而且要求人对天地万物也要充满仁爱之心。《礼记·祭义》记载孔子高足曾子的话:“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孟子·梁惠王上》载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 ]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王制》载道:“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 ]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这些阐述,特别是其中的“以时”“不违农时”“不失时”“时禁”等词语,都在强调不能蔑视生命、违逆万物生长规律,而要顺应时序,尊重自然规律,只有这样,物产才能丰富不缺用,人类才能持续生存发展。

道家也主张敬畏生命、关爱万物、顺从自然。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顺应地,地要顺应天,天要遵循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就是自然万物本来的样子,强调要顺应时令和万物生长的规则,让它们回归到它们原来的样子。老子还在《道德经》第十章中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生养万物但不占有它们,惠施万物但不依赖它们,成就万物但不主宰它们,强调要善待万物,滋养其生长,但不随意主宰它们的生命。庄子在《庄子·秋水》中说“物无贵贱”,在《庄子·天下》中说“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强调的也是一视同仁对待生命、助万物生长而不主宰其生命的思想。

我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敬畏生命思想告诫人们,人的活动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肆意破坏自然规则,不能随意剥夺其他生命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权利。

(三)“取用有节”的思想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倡导“取用有节”,反对奢糜浪费。法家学派代表人管仲在《管子·八观》中说:“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山林面积虽然广大,草木生长虽然茂盛,封禁开发必须定时进行;国家虽然富足,金玉财宝虽然很多,大兴土木兴建宫室必须有限度;江海虽然广阔,池泽虽然博大,鱼鳖虽然繁多,捕捞行业必须有政府官员管理。这里强调的就是“取用有节”,不能随心所欲,任意索取。儒家主张“取用有节,物尽其用”。《论语·述而》中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钓鱼却不用网捕鱼,打猎从来不用箭射杀归巢的飞禽。因为用网捕鱼留下的少,归巢的鸟儿要抚育小鸟。孔子在回答齐景公问政时说:“政在节财。”“政在节财”的主张,虽然是从经济和政治角度提出治国理政方略,但是在客观上也起到了节约自然资源的作用。道家认为,人类不但要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还要有节制地取用自然資源。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的一宝“俭”,就是生活要节俭的意思。老子还在《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太多的爱好一定会酿成巨大的浪费,太多的收藏一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遭遇危险,这样就能保持资源的长久不衰。“取用有节”也是墨家的主要思想之一。《墨子·辞过》中说:“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熟,衣服节而肌肤和。”表明节约顺乎天理,合乎人情。而“俭节则昌,淫逸则亡”,则不仅是对统治者的警告,也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取用有节”思想在后世也都有继承和发扬。例如,唐代名相陆贽在《翰苑集》中说:“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生物之丰败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是以圣王量入以为出。”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取用有节”思想告诉人们,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资源来谋求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但不能随心所欲、贪得无厌、攫取无度。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敬畏生命”“取用有节”思想,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开启了智慧之门。

二、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

不管是什么思想理论,它的产生都需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作为基础。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为重要的根脉和来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底蕴,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一脉相承。

(一)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有效激活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他多次在讲话中直接引用古代先贤圣哲们的话语,来阐释自己的生态文明思想。例如,他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提到:“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3]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題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到:“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论语》中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4]此外,他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讲话中也有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经典语句的直接引用。从这些直接引用中可以看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为坚实根基的。

(二)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和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创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学习和吸收,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藏的思想智慧融入到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中,创立了系统的生态文明思想。

1.传承“天人合一”思想,升华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思想,升华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关键词。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逐渐形成并明确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点。2013年11月,他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说明时的讲话中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5]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石。

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基本观点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例如,2016年1月,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4]。2016年5月,他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一文中强调,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6]。2017年10月,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7]。不仅如此,他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中。2019年4月,他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我们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8]习近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2.传承“敬畏生命”思想,升华发展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敬畏生命”“道法自然”“仁爱万物”思想,升华发展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尊重自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第二个重要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7]他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8]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强调,“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句话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生态文明建设金句,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最为生动形象的指引。他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不管有多么艰难,都不可犹豫、不能退缩,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9]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说:“各级领导干部对保护生态环境务必坚定信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4]

3.传承“取用有节”思想,升华发展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的“取用有节”“节流开源”思想,升华发展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思想,“节约资源”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第三个重要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4]。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7]。他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8]。

传承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思想智慧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指导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而且为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智慧,将在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被高度激活,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汲取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智慧,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千年大计。在新形势下,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对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一)必须汲取“天人合一”智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是“生命共同体”,必须和谐共生、一体发展、实现共荣共赢。

一是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共兴衰。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休戚相关,生死与共。中国历史上也不乏“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事例。据史料记载,盘庚因生存环境丧失而迁都,夏商周王朝因黄河中游的流畅而兴、干枯而亡,宋代统治者因黄河流域生态全面崩溃而放弃多朝故都长安和洛阳,将经济文化中心南移。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兴衰更替。

二是人的生存发展高度依赖于自然界,人必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人来自于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人们的吃、喝、住、穿等完全依赖于自然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改善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人们所从事的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精神活动,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上的,并取决于物质生活水平的保障和提高。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万物的平等生存权利,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毁坏自然就是毁坏自己。

三是要赋之以人类智慧,推动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人对自然界并不是完全被动、无所作为的,自然界没有人类科学能动的治理建设,也不可能有理想状态的良性发展。“只有赋之以人类智慧,地球家园才会充满生机活力”[8]。面对自然界,人可以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推动生态环境良性发展。都江堰润泽一方,是李冰父子妥善利用自然规律朴素智慧的成果;塞罕坝由荒原变林海,是塞罕坝林场三代人接力植树造林创造出来的人间奇迹;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增加全球粮食产量作出卓越贡献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野生稻基因培育出来的。还有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工程等,都是造福千秋万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杰出案例。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使京津冀豫鲁等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了保障,河湖水量增加,地下水位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了恢复和改善,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沿线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人类智慧能力的发展提升,为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人类智慧能力的发展提升,将带动自然生态环境向着更高更好阶段发展。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又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体发展,才能实现共荣共赢,人类也才能有无限美好的未来。

(二)必须“敬畏生命”,充分尊重自然,贯彻落实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是要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要消除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二者不可兼得的错误认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二是要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机动车废气排放治理;综合利用秸秆,杜绝田间地头焚烧;深入推进工业炉窑的综合整治,减少燃煤发电。要打赢碧水保卫战。加强黑臭水体整治、水源地保护、航运船舶污染治理;杜绝污水排放入河入湖入海;推进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全面推行和落实河湖长制,督促各级河湖长和管护人员认真履职尽责。要打赢净土保卫战。减少有害废弃物排放量,严厉打击危险废物及有害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和转移的行为;减少和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与使用频率,直至零使用;使用生物可降解农用薄膜,清除回收农田废弃薄膜和农药包装;实施镉等重金属减排工程,整治关停重金属污染企业;积极推动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要通过认真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蓝天常在、碧水长流、净土永存,环境恒美。

三是要加强生态修复。要认真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控制水土流失,再造秀美山川;要对废弃矿区进行生态修复改造,化废为用;要搞好植树造林,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四是要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其回归大自然后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例如工厂的烟尘和有毒气体、使用中受到污染的水等,必须严格按照环保标准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出去,不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任何损害。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生态文化
道教土地伦理思想探析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新型工业化城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
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考
中国传统图形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从中国传统政治智慧中汲取政治营养
从中国传统政治智慧中汲取政治营养
论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运用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