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2020-05-11 03:42晁明娣
图书馆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效果资源

晁明娣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1 文化自信的内涵理解

文化自信,有宏观与微观之分。从宏观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国家、所辖民族、不同政党等群体或社会组织对于自身所在地域文化价值以及文化生命力的一种肯定与认同[1]。从微观角度来说,是社会中的个体对所属文化共同体的一种心理认同[2]。就我国而言,文化自信的内涵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第一,对我国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第二,对红色革命文化的自信;第三,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文化自信的核心,归根结底是对价值观的认同[3]。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而言,价值观认同都较为突出。文化自信中的文化本身是处于无形状态的,它对群体、民众个体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只有在文化层面上,让更多的群体、组织、公民个体对我国主流文化,如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形成更为清晰的认同感,进而不断升华,形成鲜明的文化自豪感,才能逐步提升群体、不同个体的文化自信,也才能为我国的和谐稳定、繁荣发展形成文化层面上的有力保障。

2 文化自信视域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性

在文化自信视域之下,高校图书馆以在校师生为服务主体,积极开展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一方面,能够依托文化传承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能够强调文化创新,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豪感。

2.1 依托文化传承,以阅读推广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感

文化传承是展现文化自信的重要保障形式,只有文化自信内涵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代代良性传承,才能让中华民族文明永续、文脉相延,才能使中华文化根基永固,创新发展。高校图书馆依托文化传承,不断强化阅读推广效果,既是展现文化自信的实际过程,也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路径[4]。大学生作为我国学历较高、知识面较广的群体,是践行文化自信的重要群体。为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阅读推广,将大学生阅读意识培养、阅读习惯养成与文化自信灌输、文化认同感教育联系在一起。

2.2 强调文化创新,以阅读推广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豪感

大学生文化自豪感的形成,是在文化认同感广泛落实基础上的呈现。在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积极开展阅读推广就可以通过文化创新的积极探索,借助阅读推广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豪感,从而为文化自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不断落实夯实基础[5]。具体来说,高校图书馆通过阅读推广工作,让大学生关注阅读,对阅读形成浓厚的兴趣,从而实现阅读推广的意义,使大学生能在了解文化自信内涵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文化自豪感,使得大学生与文化自信、文化创新、自我阅读能力相契合,增强大学生的文化传承素养,深化文化自信认知[5]。

3 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生阅读行为现状

笔者以文化自信为研究背景,为深入探讨大学生阅读行为发展现状,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依托笔者所在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在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场所随机发放调查问卷(详情见图1),共发放206 份问卷,回收203 份。其中,无效问卷3份,有效问卷200 份,问卷有效率为97.1%。笔者收集第一手调研数据,从大学生阅读意识、阅读习惯、阅读效果以及阅读范围等方面入手,针对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生阅读行为进行现状分析。

图1 阅读行为调研基本情况

3.1 阅读意识

在问卷调研中发现(详情见图2),受访的200位大学生,多达97%的学生认为“自身阅读意识较好,认为阅读是提升自我的关键路径”,只有1%的学生认为“意识不理想,不认为阅读对个人成长有特别影响”。在调查过程中,认为自我阅读意识较好的学生中,很多人将阅读意识提升与文化自信的形成、文化自豪感的养成相挂钩,这些学生往往认为阅读意识贯穿于阅读行为时,能够让自身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一系列内容,更能感受到文化自信。

图2 阅读意识调研情况

3.2 阅读习惯

数据显示,在图书馆阅读频率(见图3)方面,每周3-4 次去图书馆阅读的比例最高,达到62%,每周1-2 次去图书馆的次之,占37%;在网络阅读频率(见图4)方面,每周3-4次,及5次及以上进行网络阅读的比例分别为:41%、39%。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基本不去阅读的大学生占比极少,可以忽略不计,与此相比,分别有60%、80%的大学生每周都通过图书馆、网络渠道进行阅读活动。由此可见,学生每周的阅读频率较高,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大学生阅读习惯正在逐步养成。此外,阅读载体也对阅读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传统纸质资源的阅读率和阅读时间明显降低,但并不能因此忽视传统阅读带来的独特的“书卷气”;另一方面,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更多的学生在数字阅读率和阅读时间上明显增加,便捷的获取方式和海量的网络资源吸引了读者,逐步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

图3 图书馆阅读频率调研情况

图4 网络阅读频率调研情况

3.3 阅读效果

受访的200位大学生,在效果较差、效果一般、效果良好的结果分布上,分别为25%、41%、34%(见图5),从这一数据分布可以看出,大学生在阅读效果的呈现上,认为自身阅读效果一般的占比最高,认为效果良好的也有34%。从数据上看,三大数据之间并没有太过鲜明的数据落差。但学生在依托不同渠道进行阅读时,其阅读效果实际上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生能够在关注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书籍阅读,还有一些学生还会撰写读书笔记,将自己阅读不同类型书籍时形成的读书心得进行记录;也有部分学生将阅读行为看作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消遣行为,可想而知其阅读效果自然不会十分理想。

图5 阅读效果调研情况

3.4 阅读范围

随着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日渐丰富,学生的阅读范围也呈现出逐步扩大的发展趋势。很多学生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涉猎范围,丰富知识结构。

在针对阅读范围方面的调研上,如图6 所示,能够涉猎4到5种书籍的比例最高,占所有受访学生的47%,接近半数;涉猎6到8种书籍、报刊的比例次之占36%;而3种以下、9种以上的学生比例相对较少,分别为11%、6%。由此可见,大多数受访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日渐扩大。在数字化逐渐走入人们生活的同时,读者阅读需求的改变导致阅读内容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媒体的增多和发展变化,促使人们的阅读兴趣发生分流,“读图”时代,简单的文字垒砌已经难以吸引读者取得更优质的动态阅读体验,大量的图片、视频以及“碎片式”的“微”内容都导致读者阅读范围的变化。

图6 阅读范围调研情况

4 阅读推广效果的影响因素

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受到人力、资源、渠道及服务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相互渗透,交互作用。

4.1 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文化自信背景下影响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重要因素,人是推广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对阅读推广服务效果起关键性作用。具体来说,人的因素包括图书馆领导、馆员和读者三方面。首先,领导层是阅读推广工作的决策者和协调者,其须围绕大局对阅读推广活动进行方向性、系统性和宏观性决策,并有计划地协调馆内、馆外相关力量开展工作,它直接影响阅读推广工作的最终效果。馆员是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活动的策划者和具体执行者,其具体实施情况直接关系到阅读推广各环节的实效性。读者是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服务对象,读者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反馈是阅读推广活动的目的所在[6]。

4.2 资源因素

资源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保障,包括文献资源和资金资源。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要注重资源获取的优质性、针对性和便利性,以及读者对资源的了解度,以便读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便捷的方式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源。资金是阅读推广工作的保障。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专项资金对阅读推广工作进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阅读推广工作的创新发展。因此,要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寻求多方合作,确保阅读推广工作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4.3 渠道因素

多渠道的推广传播方式对提升活动的效果能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高校图书馆在推广阅读的具体过程中,没有将更为高效、更为时代化的网络渠道真正融入推广序列[7]。而对现有的网络推广渠道,仅仅表现在官网推广上,且学生并不能通过高校图书馆官方网站直接阅读相关书籍报刊,而是局限在搜索浏览目录的层次之上。除此之外,微信公众号、网络论坛等线上渠道,同样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广辅助作用。

4.4 服务因素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率的提升,离不开服务实践的检验[10]。阅读推广的组织者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有效利用图书馆、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文化资源来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服务理念,自由、免费、公平、人性化的现代服务理念,可以吸引大批读者积极参与,避免读者由于不对等服务产生抵触、敷衍等不良情绪。通过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

5 文化自信视域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提升的有效途径

文化自信视域下,积极推动阅读推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承担的重要任务。为此,高校图书馆需要积极将文化自信融入队伍建设,促进推广工作高效化;加快书籍资源建设,引导读者有效阅读;依托“线上+线下”渠道契合,拓展推广渠道;增强多主体阅读推广服务,提升指导服务影响力,优化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有效途径。

5.1 提高阅读推广人员素质,将文化自信融入队伍建设

高校图书馆需要将文化自信融入工作队伍建设,注重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保障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升服务质量,以此更好地促使阅读推广的高效化发展[8]。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积极了解文化自信内涵,了解文化自信下不同类型文化推广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以此为基础,着重依托图书馆人才优势,从读者阅读喜好和兴趣出发,结合其专业优势,让更多学生提升阅读兴趣;高校图书馆还需要加强对网络推广人才的培养,引入了解网络推广方式的人才,结合线上渠道因素,将文化自信与人才因素相结合,提升阅读推广工作的效能。

5.2 加强资源建设,构建读者经典认知体系

文化自信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引领,而资源建设对于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则起到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图书馆本身拥有丰富的馆藏,为进一步提升阅读品质,图书馆应该做好文化自信背景下优质阅读资源建设工作,通过选择校勘精良、注释准确的经典版本,并与读者共同选择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知识结构、感性体悟等,开展与经典文本、作者以及经典所处时代的深层对话,逐渐建构起大学生对经典的认知体系,提高读者与资源的黏合度。在资源类型上,不仅包括各类实体阅读资源,也可以借助在线数据库、联机检索系统获得虚拟网络资源;在资源载体上,让阅读成为以文字为基础、多样化阅读方式相结合的过程。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方式丰富阅读体验,满足读者对不同载体阅读内容的需求,从而避免造成学生在阅读兴趣上的分流,形成涵盖资源建设、阅读引导、自主创造相结合的经典阅读生态圈[9]。此外,阅读推广工作需要有专项资金列支,除向学校申请专项经费外,还可以向企业和个人寻求赞助,规范具体的使用范围,做到专款专用。

5.3 依托“线上+线下”渠道结合,助推文化自信的浸润效果

高校图书馆可以融合线上与线下模式,进而拓展阅读推广渠道。首先,以图书馆现有的线下渠道为基础,组织开展文化自信主题阅读活动,引导、鼓励、吸引广大读者进入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参与各种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文化认同感。其次,重点开拓线上渠道,除了现有的官方网站渠道之外,高校图书馆还需要依托日渐完善的线上推广模式,借助网络论坛、微信公众号等具体方式实现活动线上化,为读者提供线上阅读的机会,进而以此为基础,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5.4 增强多主体阅读推广服务,提升文化自信的内生机制

在高校图书馆推广阅读服务因素发挥作用时,图书馆除了提供最为基本的传统服务,还在服务中不断引进吸收新的服务理念,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注入动力。阅读推广活动的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读者参与是活动成败的关键。不仅要“送自信”,而且更要“种自信”,要培植阅读推广、提升文化自信的内生机制[10]。一方面坚守图书馆服务理念,吸引读者兴趣;另一方面,坚持文化导向,引导读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可增强多主体阅读推广服务,吸引更多主体参与推广,进而提升阅读推广指导服务的综合影响力。如引入读者志愿者,让拥有良好阅读意识与习惯的志愿者参与推广活动,现身说法,提高阅读推广服务的效果;不定期邀请各类学者、专家、编辑等人员参与推广,通过讲座等方式,让读者更为多元地了解阅读的重要性,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

6 结语

当前,在增进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逐步提升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影响力,增强阅读推广效果,让更多读者爱上阅读,培养更为鲜明的文化自信,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形成明确的文化认同感、文化自豪感,具有较为鲜明的实践思考价值。基于此,笔者结合文化自信的核心价值,深入研究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生阅读行为现状,并寻求提升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效果的有效途径,必会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有所裨益。

猜你喜欢
图书馆效果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