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2020-05-11 03:54李平卫赵红英庞艳华汪五清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滴虫生殖道分泌物

李平卫,赵红英,庞艳华,张 彤,汪五清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是一类能通过细胞滤器,不能合成高能化合物,必须由宿主细胞提供ATP的革兰阴性微生物,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性传播疾病常见的病原体之一[1]。其中血清型D-K主要引起泌尿生殖道的慢性感染[2],如引起男性前列腺炎、附睾炎、尿道炎,女性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异位妊娠等[3]。有文献报道,CT感染能促进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人乳头瘤病毒(HPV)的传播,从而增加艾滋病[4]和子宫颈癌[5]的患病率。因此,本研究对入组的1 237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CT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定性检测和阴道分泌物中真菌、滴虫、白细胞(WBC)计数、过氧化氢(H2O2)、唾液酸苷酶(SNa)、白细胞酯酶(LE)的检测,进一步探讨生殖道CT感染与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闵行区中心医院性病及妇科门诊就诊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入组者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CT,排除淋球菌感染者,入组1 237例患者,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36.8±3.5)岁,均有非婚性行为,或性伴感染史,2周内未使用任何药物治疗。

1.1.2 仪器与试剂 CT核酸检测试剂盒(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试剂盒(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荧光PCR 检测系统(ABI 7500)。

1.1.3 标本采集 受检者取样前24 h内禁止阴道灌洗、性交及盆浴,常规消毒后暴露宫颈口,无菌生理盐水洗掉宫颈外分泌物,将无菌棉拭子插入宫颈口内1~2 cm,旋转1周,停留15 s后取出,置于无菌样本管留做CT检测备用。再取阴道后穹窿处分泌物2份立即送检。1份行常规检查(NS涂片法);1份行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

1.2 方法

1.2.1 CT核酸检测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法进行定性检测,操作步骤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检测。

1.2.2 阴道分泌物检测 ①采用0.9%NaCl显微湿片法的高倍镜下选择20个视野进行观察,若有滴虫,则判定为滴虫阳性;高倍镜下找到假菌丝(或革兰阳性孢子)或出芽细胞呈分枝状或链状连接,判定为真菌阳性。②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联合检测按说明书进行操作。BV三联检测结果判断标准:唾液酸苷酶(SNa)单一阳性或SNa阳性同时白细胞酯酶(LE)阳性或SNa阳性同时H2O2浓度异常或 3项全部阳性,如有临床症状经综合鉴定可确诊为BV。分别以低倍镜和高倍镜进行WBC镜检,结果分为-、+、++、+++、++++等级;LE能使无色的5-溴-4-氯-3-吲哚-乙酸中的乙酸基解离,游离的5-溴-4-氯-3-吲哚变蓝,蓝色的深浅与LE浓度成正比,根据标本检测显色程度,对照试剂盒色卡,分为 -、±、+、++、+++等级;H2O2在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下使无色的四甲基联苯胺脱氢变蓝色,蓝色的深浅与H2O2浓度成正比;SNa能使无色的5-溴-4-氯-3-吲哚-唾液酸中的唾液酸基解离,游离的5-溴-4-氯-3-吲哚变蓝,蓝色的深浅与SNa浓度成正比。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真菌、滴虫检测

泌尿生殖道感染者1 237例,CT阳性率为11.40%(141/1 237);真菌阳性率为 5.98%(74/1 237);滴虫阳性率为 3.23%(40/1 237)。

2.2 各年龄段CT、真菌、滴虫阳性率比较

CT感染在≤25岁组阳性率最高为15.91%,随着年龄的增长,CT的阳性率逐渐降低,在>55岁组为8.0%(表1)。

表1 各年龄段生殖道感染患者CT、真菌、滴虫阳性率比较 [例(%)]

2.3 CT阳性与阴性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测

CT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WBC、真菌、滴虫、H2O2、SNa、LE的阳性率分别为 46.81%(66/141)、6.38%(9/141)、4.96%(7/141)、2.13%(3/141)、14.18%(20/141)、50.35%(71/141);CT阴性患者阴道分泌物WBC、真菌、滴虫、H2O2、SNa、LE的阳性率分别29.65%(325/1 096)、5.93%(65/1 096)、3.01%(33/1 096)、1.73%(19/1 096)、9.76%(107/1 096)、41.42%(454/1 096)。真菌、滴虫、SNa、H2O2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BC和LE在CT阳性患者和CT阴性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 2)。

2.4 CT阳性与阴性患者WBC计数和LE活性程度比较

对CT阳性患者中阴道分泌物检测WBC计数与CT阴性患者中阴道分泌物检测WBC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T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LE活性程度与CT阴性患者阴道分泌物LE活性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表 3、表 4)。

表2 CT阳性与阴性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比较 (例)

表3 CT阳性与阴性患者阴道分泌物WBC计数比较 [例(%)]

表4 CT阳性与阴性患者阴道分泌物LE检测结果比较 [例(%)]

3 讨论

生殖道CT感染成为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细菌性传播疾病之一。据文献报道2012年生殖道CT感染的新发患者为1.31亿例[6],2008—2015年我国生殖道CT感染发病率高于淋病和梅毒[7]。另有研究显示,85%的女性生殖道CT感染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延误治疗,其中有30%以上可能发展为盆腔炎。盆腔炎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将有18%发展为慢性盆腔疼痛,9%可发生不良妊娠[8],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研究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对1 237例拟诊为泌尿生殖道CT感染的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CT感染检测,总阳性率为11.40%,低于金玲玲等[9]报道的CT检出率24.14%和Katrin等[10]检出CT的阳性率16.9%,与Olivia等[11]报道的CT阳性率12.5%相近,这可能与选取不同地区的患者、选取标本的种类、检测方法、试剂盒等存在差异有关。另外将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25岁拟诊为生殖道CT感染的患者CT检出率最高,为15.91%,低于郭少珊等[12]报道的<20岁CT的检出率(28.09%),这与分组的不同存在差异。在26~35岁年龄段的患者CT阳性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为13.28%,随着年龄的增长,CT的阳性率也逐渐降低,这可能与性生活频繁,性伴过多以及非婚性行为有关。年龄>55岁的患者CT的阳性率为8.0%;真菌在≤25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检出率为8.33%;滴虫在46~55岁年龄段阳性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5.50%。研究结果提示,处于生育阶段且性活跃者为CT感染高危人群,且趋于年轻化。因此,≤25岁和26~35岁有性生活的青年女性及其性伴应常规进行CT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本实验主要采用CT定性方法进行检测,关于CT的拷贝量是否与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轻重相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H2O2直接由产H2O2的乳酸杆菌分泌,其浓度与乳酸杆菌的数量成正比,直接反应维持阴道正常内生态的乳酸杆菌数量,与评价阴道内环境pH值相比,具有干扰因素少,更能直接反应阴道内生态情况。检测阴性表示阴道菌群正常,阳性表示阴道微生态遭到破坏。本研究中CT阴性患者与CT阳性患者H2O2的阳性率分别为1.73%、2.13%,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Na是由阴道菌丛中的加德纳菌和其他一些厌氧菌分泌产生的,当正常的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后,这些产SNa的致病菌会定居并过度繁殖,并最终导致细菌性阴道炎。本研究中CT阴性患者与CT阳性患者SNa的阳性率分别为9.76%、14.18%,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因此,CT感染与H2O2、SNa阳性无直接相关性。

LE主要存在于粒细胞胞质中,直接反映阴道内炎症侵入和阴道黏膜损伤程度,属于广泛的非特异性指标,较敏感,阳性者提示阴道分泌物内含有大量的多核白细胞,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患者阴道壁有无实质性黏膜受损,并给予相应的临床治疗。本研究发现,CT阳性的生殖道感染者LE、WBC阳性率分别为50.35%、46.81%,CT阴性的生殖道感染者LE、WBC阳性率为41.42%、29.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T感染与WBC计数和LE的活性呈正相关。因此,WBC计数或LE阳性的受检者进行常规CT检测可以降低CT的漏检率。由于LE试验结果属于定性检测,受人肉眼判读结果和检测样本的性状影响较大,因此要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对于确诊生殖道CT感染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清除CT的同时,LE是否转阴需进一步跟踪调查。假若CT与LE同步进行,对治疗后复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滴虫生殖道分泌物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油菜营养生长期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妊娠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和生殖道感染特征分析
9611例孕期妇女阴道分泌物结果分析
31012例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
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分析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生殖道感染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