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日乐,谢佳维,王 伟,董 勇,蒋昭兴,冉龙明,李文蕴,罗 华,朱振忠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重庆400060;2.空装驻重庆地区军事代表室,重庆400060)
石英微机电陀螺是一种微型哥氏(Coriolis)振动陀螺,该类陀螺具有精度高、温度性能好、可靠性高和适合低成本批量生产等特点,可广泛应用在稳定、控制、制导、导航等领域。石英微机电陀螺工作时敏感芯片处于谐振状态,敏感芯片结构具有多种模态,前9阶模态覆盖频率为3~21 kHz。敏感芯片的部分模态易受外部振动影响而导致敏感芯片产生共振,使陀螺产生零位偏移误差,是影响陀螺综合精度及环境适应性的关键因素[1]。
图1为采用双端音叉结构的敏感芯片结构示意图。图2为石英微机电陀螺的工作原理。由图1,2可看出,驱动音叉被激励并以其固有频率谐振,在输入轴向有角速度输入ωi时,由于哥氏力的作用,使检测音叉做受迫振动,振动幅度正比于驱动音叉运动的速度和输入角速度。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将振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放大、相敏解调和滤波得到一个正比于输入角速度的直流电压输出[2-3]。
图1 双端音叉敏感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2 石英微机电陀螺工作原理图
石英微机电陀螺双端音叉敏感芯片具有复杂的模态振型,芯片的结构形式和结构参数决定不同的谐振模态。利用有限元分析法进行结构仿真分析,该类型结构的前9阶模态振型如图3所示,其中第七、八阶分别是驱动模态和检测模态。驱动模态是驱动音叉在xy平面内谐振,检测模态是驱动音叉与检测音叉在yz平面内谐振。前9阶模态覆盖频率为3~21 kHz。当外部工作环境的频率与敏感芯片部分模态频率重合时会引起共振,导致陀螺零位偏移误差。除驱动模态频率和检测模态频率外,其他阶模态(特别是与检测模态振型相似的模态)影响较大[4-7]。
图3 双端音叉敏感芯片前9阶模态振型示意图
对敏感芯片进行3~21 kHz的扫频分析(见图4),在其各阶模态频率处会引起共振,导致检测音叉产生位移。双端音叉结构的石英陀螺敏感芯片,其检测音叉上检测电极的设计对音叉x、z方向的位移敏感,音叉在这2个方向产生位移,会通过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转换为电信号,如果该信号不能抵消或在信号相敏解调过程中抑制,最终将形成陀螺零位误差信号。
图4 检测音叉扫频仿真分析响应曲线
在敏感芯片结构设计时,针对特定工作环境的干扰频率,优化芯片中易引起干扰的模态频率,进行错频设计,这能有效避免芯片在该模态频率共振导致的零位偏移误差。针对双端音叉敏感芯片结构,设计了2组不同参数,其前9阶模态频率如表1所示 。同时,由图3可看出,其二、三阶模态的振型主要表现为检测音叉的同相或反相运动,这两阶模态一旦在工作环境中引起共振,易引起陀螺零位偏移误差。如工作环境有4.4 kHz左右(或其高次谐波)的频率干扰源,将引起芯片的二阶模态共振,导致零位误差。为避免该情况,根据这两阶模态振型特点,优化芯片的结构参数,改变这两阶模态的频率,同时保持芯片驱动和检测模态频率基本不变,即对芯片中易引起干扰的模态频率进行错频设计,避免工作环境频率对芯片的干扰,提升陀螺的振动环境适应性。优化芯片结构参数后,参数组2的二、三阶模态频率变化了约4%,可有效错开干扰频率。
表1 双端音叉敏感芯片前9阶模态频率(仿真分析)
3组不同结构参数的敏感芯片,其前9阶模态频率的实测值如表2所示。不同的结构及工艺参数改变了敏感芯片的各阶模态频率,特别是二、三阶模态频率,通过调节,频率发生明显变化,变化率可达6%。芯片部分模态错频后,避免了与外部环境特定频率共振引起的零位偏移误差。如图5所示,敏感芯片的模态频率与外部环境频率产生共振,零位偏移误差达0.5 (°)/s,进行错频后,在该频率点零位偏移误差被有效抑制,零位偏移误差减小到0.03 (°)/s左右,有效提高了陀螺的振动环境适应性。
表2 不同结构参数的双端音叉敏感芯片前9阶模态频率实测值
图5 不同陀螺敏感芯片结构在外部频率干扰源作用下的零位输出曲线
石英微机电陀螺是一种微型振动陀螺,工作时敏感芯片处于谐振状态,敏感芯片具有多种模态,部分模态易受外部振动影响而产生共振,导致陀螺零位偏移误差。通过敏感芯片结构参数的优化,进行模态频率的错频设计,将易受影响的模态频率避开外部环境的特定干扰频率,可抑制共振引起的陀螺零位偏移误差,有效提高了陀螺的振动环境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