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5-09 09:58铁永香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初中

铁永香

摘 要:在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够领略壮伟的历史画卷,增加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在走近历史英雄人物的过程中,领略他们的英雄气概和丰功伟绩。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树立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通过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做到更加正确地明辨是非。在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及看待社会现象时,也能够运用历史眼光理性地去面对。历史的学习是帮助学生打开历史之门,开阔眼界、拓展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提高学生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教师就要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纵向看待问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1C-0034-02

思维方式和能力为人们的行为作出指引。在面对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不同现象时,行为方式的选择基本上取决于思维的方式和水平。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是学生学习之外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注意将其作为教学的目标。历史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以作为横向对比的补充思维方式。在历史的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历史责任感的培养,也会随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得以实现。但是,就目前的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只是将历史知识一味地灌输。这种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历史的魅力,反而会使学生感到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如此一来,不仅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效率会降低,新课改所要求的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也很难实现。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我们要通过构建宽松而民主的氛围,关注学生的历史体验,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益效果

当代教师应该研讨教育方针政策,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优化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发展综合能力的空间。新时代提倡的素质教育所重视的教学内容不仅有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中学阶段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因而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十分繁重。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学生会发现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繁杂,虽然有时间脉络能够将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但很多小的知识点较为琐碎,掌握难度较高。学生也因此会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出现厌倦情绪。而且需要学生牢记掌握的时间、历史事件、相关人物及人物称号等内容,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增添负担。倘若一直沿袭过去缺乏趣味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只会感到无穷无尽的学习压力。这也容易引发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负面情绪。这时,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成为将学生从厌倦情绪中“解脱”出来的良好方式,让学生在历史思维的帮助下拥有更多的智慧。

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方式的有效举措

(一)把握大局框架建设,培养学生整体的历史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中的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掌握充足的历史知识,在不断地记忆与拓展学习中丰富个人知识,提高自身的历史知识水平,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素养的提高。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转变教学思维,冲破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敢于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创新教学,丰富课堂内容,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由于历史知识点较为细碎,初中历史教师在传授知识点之外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就是深入历史教材,同时不局限于书本知识,跳出课本的围墙,根据课外知识的拓展,将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有逻辑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大的历史框架,帮助学生在掌握全局的历史框架之后,再为其中的小脉络作充分的补充。

在整体历史框架知识的掌握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整体性的历史思维方式,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在头脑中形成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对于教材的学习,教师可以通過自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灵活调整教材内容的教学顺序,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例如,教师可以将历史教材的学习按照朝代来编排学科知识的教学顺序,也可以按照中华文明起源的不同阶段来组合教学内容的顺序。总之,初中历史教师需要不断巩固并提高个人专业知识水平,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教材内容灵活编排,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框架,在记忆历史知识的同时,实现整体性历史思维的培养。

(二)在多种记忆方式的有机结合中提升学生的记忆思维能力

教师只专注于知识教授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许多学校都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而历史学科的学习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可以通过对公式、文字知识点等的理解与掌握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学生要通过理解加记忆的方式,才能牢固掌握历史知识,在记忆中寻找历史知识的规律,提高学习能力。

在初中历史学科的实际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早自习利用好,根据所掌握的历史框架,从整体上进行记忆,开展有顺序的记忆。也就是说,记忆需要学生从整体出发,培养整体性记忆能力。而对于时间、历史事件、相关人物、器具以及历史上出现的条约、条款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形象记忆。借助顺口溜、联想等记忆方式,降低对历史知识内容记忆的难度。在多种有技巧的记忆方式的帮助下,使记忆知识成为一件具有策略性的学习任务,也在降低记忆难度的同时增添了记忆过程中的趣味,引导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能提高记忆效率,改善记忆效果。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系统的整体知识框架的同时,促进学生对记忆方式的灵活运用,为搭建具有个人特点的知识框架做补充,使这种知识框架不断地得到完善,促进学生记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等都处于基础形成的最佳阶段。初中学生的思维开始具备更多的成熟色彩,逐渐摆脱低年龄阶段感性思维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具备更多的主动思维能力。因此,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师要注意教学思维和方式的转变,突破教学中的藩篱,在改变自身教学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把握全局观念,从整体性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概念,使其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形成在历史学习中分析、比较、综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李鹏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浅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9,(8).

[2]王斌.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6).

[3]高长江.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9,(7).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初中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论中学生排球战术意识的训练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