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

2020-05-09 09:58黄朝辉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教育资源策略研究

黄朝辉

摘 要:高中阶段,学生正从未成年走向成年,这个时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素养熏陶的重要时期。语文学科作为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学科,蕴含着巨大的德育资源,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内涵,发挥教材的思想性,可以实现对学生的道德熏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语文是德育渗透的最佳学科,如何借助语文教学实施德育渗透,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是当前每一位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渗透;策略研究;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1C-0014-02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

(一)和谐型原则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德育的有效渗透需要三者之间统一和谐。

首先,是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和谐。教师要借助教材将德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将教材中的德育观点传达给学生,将学生与教材有效联系起来。教师要通过教材运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教育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实现育人目的。

其次,是师生之间的和谐。教师将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学生,且学生愿意接受,这就实现了师生和谐的目标。

第三,是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和谐。学生可以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逐渐理解和接受教材中的思想,在接受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由此可以看出,三者之间必须达到和谐的状态,才能有效落实德育渗透,提升德育教育的成果。

(二)适时适度性原则

适时是指,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或创造时机开展育人活动。教师需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特点进行德育渗透。比如,有些学生喜欢看一些文体轻松的小說,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借助学生喜欢的文本,巧妙设计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活跃他们的思维,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这个时候展开德育渗透将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适度性是指,教师要合理把握教育的度,不要让德育渗透成为强制性的灌输,变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合理把握德育渗透的度就需要教师无论在时间或是在内容上,都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符合社会的要求,将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与学生的道德素养有机结合起来,教育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不需要强行进行也不需要每节课都渗透,而是要根据教育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渗透时间和内容。

(三)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原则是指,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能主动积极地接受准则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活动较为活跃的时期,我们不能按照固定的规则和方式,使德育成为学生的枷锁,而是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去接受德育,使其将德育内化成自身的品质和观念,外化于行为当中。

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对德育重要性的认同感,只有认同才会积极接受,才能将德育真正的融入心中,贯穿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四)求新激活性原则

求新激活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德育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主动关心身边的事,从生活中践行德育。

首先,要注重校园人文环境资源的开发,构建温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比如,利用校园专栏、草坪的文化牌、教室走廊、学校墙等等,让学生写格言警句、名人历史等等,利用校园文化熏陶学生品德。

其次,要将德育渗透到相关的活动当中,通过丰富的活动实现育人目的。根据教学需要、学生爱好等,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比如,读书汇报、诚信礼仪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通过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主要场所,语文课堂教学任务重,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诗词抒发了毛泽东的远大抱负和壮志豪情。相较于现在的学生大都处在衣食无忧的生活当中,缺乏积极上进的态度,也就缺少“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从对比中反思自己究竟缺少什么,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博大的胸怀,什么是历史的责任感,要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少年立志为实现目标去拼搏才能一生有为。

德育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的,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另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有的学生来自农村,父母多在外地打工,孩子与父母的交流少;有的学生受到家庭两辈人甚至三辈人的溺爱容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就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感恩、挫折教育,借助教材中的事例因势利导地去引导他们。

(二)通过作文教学提升道德修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德育渗透中有着非常大的优势。高中时期是学生正是心理成长较为关键的时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成为重中之重。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作文教学,对学生展开德育。比如,选择一些观念鲜明的议论文文体去锻炼学生的思维,从学生生活实际当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去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作文当中。如选取一段关于网络利弊的材料,让学生根据这个话题展开论述,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将自己亲身感受的观点提炼出来,通过自由讨论,明确是非。然后让学生针对自己的观点找例子去论证,同时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论证资料。通过每一个鲜明的实例,震撼学生的心灵,增加他们的感受。最后,教师做出总结,提升学生是非观的认知,同时指导和点拨议论文的写作技巧等等,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使其受到良好的熏陶。

(三)利用课外阅读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阅读是拓展学生视野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审美,陶冶心灵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适当地为学生推荐文本,选择一些有较强感染力的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在阅读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和行为也会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在高中阶段的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文学名著、名人传记、优秀的报刊等。文学名著是优秀文化的结晶,学生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可以欣赏世间百态,从善恶美丑中體味生活真谛,并在审美过程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名人传记中有着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报刊中刊登的文章题材丰富,有爱国、将奉献题材的、也有违法违纪题材的,通过正面或反面的实例对比,对学生起到深刻的教育作用。

(四)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社会实践是增加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渠道,学生只有走进生活参与实践当中,才能有更深的体会,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反思和提升自我。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心灵的触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

三、结束语

德育渗透是一项较为复杂且长期的工程,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德育无声地浸润到学生的心灵当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写作、阅读以及社会实践当中,点滴积累汇聚成河,通过无形的渗透促进高中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一岱.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与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8,(6).

[2]柴淑红.用德育点亮高中语文教学道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

[3]王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7,(10).

[4]马元忠.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与道德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7,(32).

[5]梁凤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

[6]何佳鸿.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与德育教育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4).

[7]郝荣.高中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

[8]祝高波.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交际,2016,(16).

[9]王瑞.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下),2016,(2).

[10]刘文娟.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2,(3).

[11]杨惠麟.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1).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教育资源策略研究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