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如光
【摘 要】建国后我国治理模式先后经历了政治导向型治理模式、经济导向型治理模式。进入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际与国内形势迫切要求建立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因此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西方治理理论于90年代在我国盛行起来并一度引起国家的重视。新时代下,我国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即需要学习西方的治理经验;同时也要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本文着重对西方治理理论和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做了一个对比和分析,从而为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合理因素。
【关键词】治理;国家治理;传统思想;
1.西方语境下治理的内涵
1.1有关治理的代表性观点
在西方,治理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词根含有操舵、方向盘的意思,这暗示着治理者扮演的是一个掌舵者、协调人的角色。西方对于治理有不同定义,代表性观点如下:
(1)联合国的观点。联合国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研究报告中对治理作过界定,治理是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利益者和冲突者的矛盾得以调和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行动。它也是一种制度安排,既包括各种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非正式的制度。这种制度安排必须获得人们的同意或符合人们的利益,① 也就是说,治理是基于自主意愿之上的合作而非强制力下的服从。
(2)格里·斯托克关于治理的五个维度的观点。第一,治理主体是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这些公共机构和行为者可以是政府机关,也可以不是政府机关;第二,在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时,治理具有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第三,各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何种权力依赖关系需要治理给予明确;第四,治理意味着各治理行为主体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第五,能否把事情办好并不取决于政府的权力及其权威,关键在于政府能否动用新的工具和技术,这种新的工具和技术就是治理。②
(3)罗西瑙从治理与统治相区别的角度给治理作出界定。罗西瑙在其代表作《没有政府的治理》和《21世纪的治理》书中指出,治理与统治有着重大区别。他认为统治的主体是政府,是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而治理的主体未必是政府,治理受一种共同目标所支配,不是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保证的,治理不依赖于国家正规的机制,不必要迫使别人无条件服从。这就揭示出,治理比统治的内涵更丰富,既包含正式机制,也包含非正式机制。③
1.2西方善治的提出
尽管以上关于治理的概念代表性观点中有不同的定义,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共性,即主张政府放权和向社会授权,实现多主体、多中心治理,强调弱化政治权力,甚至去除政治权威,企望实现政府与社会多元共治。
在此基础上,西方治理理论提出“善治”的理念,即以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效率为标准和规范,缓和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矛盾。④因此,在今天的西方话语语境中,“治理”一词主要意味着政府分权和社会自治。“善治”,即为公民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优质的公共服务、公正的司法体系和自由的表达空间,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善治其实就是追求一种优良的政治生活。
2.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思想
在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思想中,儒家、道家、法家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国家治理观,即儒家的礼治、德治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
2.1儒家的治国思想:礼治和德治
(1)儒家的礼治思想。儒家礼治思想的核心在于:一是竭力维护宗法伦理观念。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在于维护宗法伦理观念,这也是“礼治”的最核心要素。孔子的“礼”最初指的是周礼,随着奴隶社会的终结,这套规范被封建社会统治者加以继承。在中国的皇权统治中,君臣父子关系是主要的构成要件,在宗法制度下,君臣、上下、长幼、贵贱都有严格的等级序列,礼就是用来维护这种等级序列的最有效的工具,礼治就是借君臣、上下、长幼之规则,来维护以君权、父权、夫权为中心的国家、家庭、家族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二是宣扬“性善论”。儒家相信人性本善,祟尚道德修养。孔子曰:“为政以德”,孟子倡导“仁政”,认为“不以仁政,不能乎治天下”。这就是说,儒家认为掌权者是道德至善的化身,“统治者布德于九州、牧民于四海,对臣民进行礼德教化,臣民要修身养性、尊尊尚德、休浴圣化,老老实实依行事,做统治者的顺民。”⑤三是主张贤人治国。礼治思想主张“贤人政治”统治者都是真龙、天子,是真理的化身,是圣人、贤人,是“替天行道”者,亦即要用贤能之士治理国家,而绝不能让恶人当道,從事政治。
总之,儒家的“礼治”国家治理思想在维护古代中国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礼”的治理作用。中国有王朝更替的历史,研究每一新兴王朝的开国史不难发现,礼乐几乎都是其开朝初期整治的首要,目的就是以礼乐来规范社会关系,实现有效的统治。
(2)德治思想。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来看,“为政以德”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尤以儒家的德治思想最为典型,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治观念奠定了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的理论框架。其思想要点有:其一是为政以德。即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才能为天下人所认同,并被天下人所效仿,正如孔子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即为政者若具有高尚的道德,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人民就会拥戴他。孔子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等等,这些都说明了儒家治国思想中的“道德”的示范功能。其二是以德治吏。如果说“为政以德”是对统治者(君主)提出的要求的话,对于如何治理官吏,儒家也有着自己的理论主张,即“以德治吏”。这是指用道德去教化、感化官吏,通过道德的感召力量培养一大批有高尚道德情操、仁德爱民的官吏来辅佐君主治理国家。其三是以德惠民。“为政以德”、“以德治吏”的最终目的富国裕民,治国安邦,这也是儒家德治思想的核心所在。就是要求统治者要以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诉求作为治国的着眼点,正如孔子所言,要满足“民之所欲”,“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其四是以德教民。对于统治者本身的治理而言,孔子提倡“以德治吏”,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选择“以德教民”也在情理之中。正如孔子所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说严刑峻法只能使人民害怕而不敢犯罪,而没有真正认识到是非羞耻;而以道德礼教教化人民,就能使人们意识到是非羞耻,人民就能自我规范,自我约束,一心向善。
虽然儒家的礼治、德治思想的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不乏合理因素的存在,并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赋予儒家德治思想新的内涵,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治理理论。
2.2道家的治国思想:无为而治
(1)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家的开创者老子,开创了自然主义的价值观,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以道作为治国的最高价值取向。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⑥这里的自然即指天、地、人的组合,“道法自然”其实就是最高法则是自然而然。正因为“道法自然”,所以基本的方法论就是无为。因而,用这种理念来治理国家,就是要顺应自然之道,要清心寡欲,即要无为而治,让百姓休养生息。
无为而治是道家学说中最著名的政治理论,也是道家治国思想的核心,道家的一整套治国理念都是围绕这一治国思想展开。正如老子所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亦即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人。但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不作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可妄为,不要强为,要顺其自然,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要知民意、顺民心,让百姓自然发展。
(2)以道治国。无为而治是道家治国思想的核心,具体实行无为而治,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以道治国”的治理理念,就大国而言,老子就曾“以道往天下”作为其治国主张,其含义就是无为而治。对内以自然无为的原则治理;对外则以柔顺谦下的态度对待他国。对于如何进行无为治理,老子以“治大国若烹小鲜”作了形象的比喻,意思就是说,治理大的国家就像煎小鱼一样,不可以多搅动,否则,鱼就会烂掉。为政治国也是同样的道理,作为统治者,就要轻摇薄赋,让百姓感受不到统治者的压迫,人人相安无事。
2.3法家的治国思想:法治
顾名思义,“法治”就是依法治理国家,是法家治国思想的核心。与儒家宣扬“人性善”不同,法家信仰“人性恶”。在法家看来,人是自私的,在“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用儒家的礼治、德治思想来治理国家是不足以制止纷争、维护社会稳定的。因而法家主张必须用法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法治”是治国的最好办法。
3.结语
关于治理的思想中西方各具特色,虽然在表述上有所差异。但是这些思想中表达的本质与核心价值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传统有关国家治理的思想,以儒家、道家和法家为代表,包括西方亚里士多德提到的“善治”,它们不同派别的思想表现的价值追求的其实都是国富民强,统治者能巩固政权,老百姓能安乐,只不过是在实现路径上采取的方式与手段不同而已。今天我们处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实现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学习西方治理理论中的合理的因素,同时也不能忘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内涵,在这个进程中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的继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走中国特色的治理道路,我们的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才能成为可能。
注释
①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②[英]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见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1-49頁.
③[美]詹姆斯.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④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⑤李瑜青《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0页.
⑥《老子》第二十五章.
参考文献
[1]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2]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M].见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罗伯特·罗茨:《新的治理》[M].见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詹姆斯.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张胜军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马一宏:《论语·为政》[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
[7]李瑜青:《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8]田晓娜主编:《四库全书》[M],北京,国家文化出版公司,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