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分析

2020-05-09 10:25黄涛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

黄涛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雾霾、沙尘暴等天气频繁出现,就是最好的佐证。因此,本文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分析为题,首先阐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然后分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最后提出合理的建议,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内在动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而能源的开采和利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生态环境却不断恶化,尤其是一些重工业城市和能源城市,在环境的拖累下,城市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甚至出现了衰退的势头,在此背景下,分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节能减排内在动力,其意义十分重大。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分析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无休止地开采和利用能源,自工业革命之后,煤炭、石油等资源就被应用于加工生产之中,且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使用量逐渐增加,同时所排放的污染气体也随之变多,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不可小觑。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对煤炭和石油等资源的依赖,是缓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矛盾的重要措施。因此,我国乃至全世界都需要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的使用量。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如用太阳能、潮汐能和地热等清洁可再生资源取代传统资源,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由此可见,转变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十分关键[1]。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分析

(一)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

过去,我国将经济发展作为中心任务,故政府行为都是为了经济发展而服务。因此,想要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变,仅依靠企业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政府部门通过政策和行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政府部门应该基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节能减排的作用予以关注,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激励制度,同时还要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据了解,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花费的时间长达数十年,这对于国家和政府部门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此外,地方政府部门应该把握经济发展阶段,对原有的经济职能进行调整,在改变过度追求GDP和财政收入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分析我国是否具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本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逻辑关系,同时将国民平均收入与环境质量存在密切的关联作为前提条件。

(二)环境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能够将国民平均收入水平作为依据,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转变和环境改善标准进行衡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节能减排实施的可靠性。为此,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方式,對不同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观察,明确人均收入水平和环境污染间的关系,以明确不同省份的环境库兹涅茨转折。由于二氧化硫是代表性的污染物,故本文将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空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其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之一,燃烧含硫的化合物是其产生的源头,如煤炭、石油等。进入21世纪后,二氧化硫排放量进一步上升,在2005年成为世界排放二氧化硫最多的国家。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增加,致使酸雨污染频繁发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控制二氧化硫、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并提出了明确的减排要求[2]。

在查看《中国统计年鉴》后得知,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GDP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度上升,从分布上看,二氧化硫年平均排放量为140吨/万人,且东南沿海地区的排放量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在人均GDP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此外,二氧化硫排放区域变化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中西部区所排放的二氧化硫占比不断增加,比如:20世纪90年代,中西部区域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东部区域之间的比为1.57:1,而这个比重到了2006年则变为2:1,在考虑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之后,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东部地区自21世纪之后,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节能减排,对二氧化硫排放量进行了控制,简言之,就是东部区域在排放一定量二氧化硫的情况下,所产出的收益要高于中西部区域。

通过观察我国29个省份的二氧化硫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得知,在人均GDP超过18 963元之后,曲线呈现下降趋势,且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长,下降幅度不断扩大。据收集的资料得知,截至2018年,我国越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临界点的省份包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天津等,即经济发达省份可以对二氧化硫排放量进行控制,具备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内在动力[3]。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分析

(一)由量到质的转变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主要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能源为主,虽然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但是在经济发展质量方面却令人堪忧。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内容属于一种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以投入少量的资源,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优势具体表现在:(1)由量到质的转变,可以使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得到提升,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2)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属于一种健康和良性的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在协调环境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人均经济收入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节能减排的条件,故政府部门应重新规划经济发展路线,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依据经济增长原理,我们可以将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四种:(1)资源经济发展模式,顾名思义,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为推动经济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2)依靠投资和生产力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目前尚处于这一发展模式,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故众多知名的跨国企业会在我国建厂,以节省生产成本,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我国本土企业也会在这一条件下实现更好的发展。(3)技术发展模式,在这一发展模式下,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比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等每年都会通过技术创新获取大量的经济收益,我国也逐渐向这一领域发展,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4)产业分化模式。这种模式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对人性的发展和生活享受进行了强调,属于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节能减排工作效果的

体现。

(三)节省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节省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能源使用问题上,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各大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以方便人们出行,减少私家车的数量。与此同时,还对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但仅依靠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并不现实,鉴于此,我国各大科研机构正在研发新的节能技术,希望通过节能经济措施的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节省资源的目的,如光伏发电、潮汐发电和风力发电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均收入水平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国需要改变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节能措施的使用,节省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资源的投入产出比,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宁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6).

[2]韦慧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研究[J].民营科技,2017(11).

[3]蔡昉,都阳,王美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J].经济研究,2017(6).

作者简介:黄 涛(1974—),女,上海人,中级经济师,本科,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低碳能源技术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火电厂节能减排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