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秋
任何文本,都以特定的文体特征而存在。倪思云:“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矣。”[1]可见,不同文体作品蕴含着各自独特的审美特质,把握文体是如此重要。徐师曾说:“夫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苟舍制度法式,而率意为之, 其不见于识者鲜矣,况文章乎。”[2]阅读文本一定要遵守文章自己的制度法式,不可以苟舍而率意为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也提出了文体在阅读中的要求: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由此可知,我国文学家、教育家一向重视文体特征对阅读的指导作用,尤其是经典文本都有稳定而独特的文体特征,只有掌握各文体的特征才能对作品进行正确解读。
令人遗憾的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学文体意识日渐淡薄,对文本分析不得其门而入,无视文本深层的、潜在的“意脉”和文体的特征,而对文本任加阐释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习得如何“进入”文本所呈现的世界里面去,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读出文体特征的讲究,而不仅仅是考察学生文本阅读的“产出”。因此,本文主要从《范进中举》的文体特征入手,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一、遵循文体特征,发现潜在“意脉”
传统的小说教学,一般是围绕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等方面展开,例如学习《范进中举》,学生通过穷秀才范进中举前后生活变化的经历,塑造出这个热衷科举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体悟到作品深刻地讽刺封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残害。教学内容的落脚点直接落在小说三要素上,但作为小说教学,这只是将外在的、表层的感知连贯起来,同化文本显性的表层内容。教师应该要在遵循文体特征下,向学生指出文本中作者内在的内容、潜在的“意脉”变化的地方。对于《范进中举》这篇文本,范进从中举前懦弱懒散到得知自己中举了的喜极而疯,再到中举后和张乡绅交往的虚伪腐化,还有胡屠户、乡邻的态度变化等等构成了文章完整的“意脉”。读小说就是感受人生,教文本最好的境界是让学生感受作者之“意脉”,或若有所思、若有所悟,或怦然心动、黯然流泪等等体会。
文章中有一段对范进发疯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这一片段作者主要采用一系列的动作细节去刻画人物,用念、拍、笑、咬、爬、踹等表示动作的词把范进得知自己高中后的欣喜癫狂和跌进池塘的滑稽情形描绘得生动而具体。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注意到这些范进发疯外在形式跟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有关等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挖掘出作者为什么写一个人物变化的潜在的“意脉”地方。那么,就可通过“已经中举,范进为何会发疯”和“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及张乡绅对范进态度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以及“体现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三个问题,让学生以填表格的形式去认识胡屠户的势利、众乡邻的谄媚、张乡绅的拉拢。
以中舉为转折点,在前后的对比中引导学生在显性感知过程时,去发现作者潜在的“意脉”变化:中举之前,没有出现邻居的身影,范进依靠胡屠夫为生,经常受到他的责骂,长期下来,这种胡屠夫处于上风、范进处于下风的状态,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这是最初的平衡状态;但是得知范进中举,众乡邻都十分热心去寻范进,在范进喜极发疯时,大家也是拿出自己的鸡蛋酒米来热情款待报录的老爷们,胡屠夫也在众乡邻殷勤的劝说下,拿出平日里老丈人的威严来,打了发疯的范进一耳光后,众邻居一齐上前,抹胸、捶背的都有,此时,范进与胡屠夫、众乡邻的关系因为范进地位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这是中间的不平衡状态;最后,张乡绅来贺喜,又是送房子又是送银子,而胡屠户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邻居也各自散了,范进的地位陡然拔高,这时的范进处于上风,胡屠夫、众乡邻处于下风,最后达到了否定性平衡状态。在这个“平衡——不平衡——否定平衡”的“意脉”变化中,引导学生不单单停留文本层面,还要扩大到文化层面。即在追究文本深意的同时穿插一些有关科举的风俗以及科普一些有关高中后的新科进士们曲江宴饮、雁塔题名、长安观花、拜谢参谒等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见孟郊《登科后》)的科举习俗信息,让学生从文本潜在的“意脉”变化的理解深入认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科举文化。然后慢慢探讨出范进发疯这一情节设置正是本文文体特征的精妙之处: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
二、关注叙事技巧,找到文本特质
小说是作者运用叙事技巧的产物,没有好的叙事技巧就没有好的小说。换言之,好的小说一定有好的叙事技巧。受经验和惯性思维的影响,以及习惯以读者的身份读文章,教师备课首先是直奔小说的三要素去,而对本篇小说叙事技巧关注不够,无法真正进入文本深层。教师在教学时,要带领学生关注作者叙事时的语言、时间和视角等方面,从而去挖掘本文独有的文本特质。
受史传叙事传统影响,吴敬梓的叙写以春秋笔法为宗。其突出体现在人物刻画语言简洁凝练、讽刺幽默;叙事笔削含蓄冷静,善善恶恶,坚持客观化叙述;人物情节直书其事,一字见义。[3]教师在教学时,一般关注的是讽刺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对作者借助情节展开的叙事技巧却缺乏认识。
那么,如何讲叙事技巧?
首先,品味叙述语言。让学生找找有关作者依次写众人、老太太、娘子胡氏、众邻居的对话,体会这些对话不失幽默讽刺的地方,且从这些对话可以了解到范进年龄、身份和现状,体味吴敬梓坚持客观化叙述人物,语言简洁凝练的叙述安排时思考:“好了!我中了!”“好!我中了!”前后只有一字之差,作者这样叙述范进的话语有必要吗?
接着,把握叙述时间。吴敬梓在叙述范进中举之事,对时间的安排很有讲究:采用概述的方式把范进“考过二十余次”、以及此次中举考试的过程一一略过,只做简要介绍。采用等述的方式写范进考试前向胡屠户借钱,以及中举后发生的事。而采用扩述的方式细致地描写了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喜极发疯情节,这最具转折意义、最戏剧性的一幕。扩述的地方一定要细细地加以品味:一个人竟然会因为高中就欢喜的疯了,这是很讽刺了。
然后,找准叙述视角。吴敬梓在叙述时采用非聚焦型视角,其巧妙处在于以“蒙太奇”式的叙述手法把范进中举后,将文中各类人物的言行举止切断成一个个独立的画面,对比强烈、表现夸张、却细节雕琢,让读者尽收眼底。所以,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考虑作者是如何精心构思情节,如何运用叙事技巧巧妙包装故事,慢慢向学生引出正是作者的叙事技巧才把范进中举喜极而疯这一情节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从而揭开文本的特质。
最后,在教学上还可以引用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扩展思维,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叙事技巧,从而挖掘文本特质。比如:教师可提供清代刘献廷的《广阳杂记》中有关中举发疯记载,让学生进行对比,体味吴敬梓用外在可观看的疯狂滑稽的情节描述对执迷于科举的文人灵魂深处的内部挖掘创作技巧,从而让学生找准文本特质;也可以利用书本上的课文,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以黛玉的见闻为视角,同时穿插其他人物视角的技巧安排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叙事视角的认知等等。但是,由于教学对象、时间、教学要求等的不同,教学内容的制定必须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增添删改,但务必保证教学内容的重点,要让学生充分地占用教学时间来完成。
三、还原文化生态,发掘创作意图
鲁迅曾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她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4]就是说光看懂文章了还不够,还要了解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去真正深入到经典文本的深层,就是要还原文化生态,联系作者主体把创作意图还原出来。
在《儒林外史》问世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功名富贵四字是此书之大主脑(卧闲草堂本评语)”;然后,一些清末学者认为这是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后来,钱玄同认为这是一部怀疑礼教的小说;胡适考证得出这是反科举的小说;鲁迅也提出了这是讽刺士林的小说等等,一篇作品,道出不同的作者创作意图。不可否认,探讨《范进中举》中作者的创作意图究竟是什么,这也正是教师要带领学生去领悟的重点内容。
首先,还原文化生态,也就是从文本反映的真实的内容及社会场景进行挖掘。
“儒林”一词源于《史记》的“儒林列传”,是指当时的学术界[5]。吴敬梓假托故事发生在明代,但实际描绘的却是清代的社会生活,这样的安排有何意图?从文本中反映的真实的内容及社会场景来看,科举考试已经变质,人们参加科举是为了享受考中后的高官厚禄和他人的巴结奉承。文中,范进家境贫寒,考了三十五年仍步履不停。从后续看,他并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不是为了造福国家社稷,而是因为当时社会科举风气盛行,深受功名富贵的巨大诱惑。被科举文化洗脑了的他才如此执着地一次又一次去参加考试,足见文人在科举文化影响下的灵魂变异。教师可以带着学生结合之前的表格去想象范进从“地狱”一下子跃至“天堂”的心理变化,在这种强烈反差下角色的转变,中举喜极发疯虽是偶然事件但有其内在发生的必然性,这也是前文所涉及到的文本潜在“意脉”和作者的叙事技巧要体现出的作者创作意图不仅仅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而是还在于揭露科举文化下社会价值判断的畸形、士子灵魂的变异。作为底层人民的吴敬梓,他不敢直言科举之弊,假托明代,虽为保身,实为讽刺。
然后,结合作者的真实人生经历来进行挖掘。吴敬梓出身名门望族,学习认真刻苦,学识功底强,但他性耽挥霍又开阔豁达,家产很快就没了。雍正七年,他因文章好却人怪而科举落第,之后他靠卖文和朋友的接济生存。乾隆元年,安徽巡抚举荐他入京廷试,但他以疾笃辞,从此不再科考。正是因为自己这样的人生经历,吴敬梓把自己的感受全倾注于《儒林外史》中,他用假托明代来书写清代这个热衷于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取功名利禄的时代,道出文人在腐朽的科举制度和追求功名利禄的社会风气影响下的各般命运,道出他的愤懑无奈。教师一步步还原文本,引导学生探出作者的创作意图,真正深入到文本的深层。
四、推及到其他文体的教学
潘新和曾说:“在教学中最好在文体上逗留一下,让学生品味、感受、辨析文章体式,[6]阅读与写作都是问题思维,着重培养学生的‘体式感‘文体感,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某一文体是什么样的。”不同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文体特征,只有掌握各自的文体特征才能对作品进行正确解读。教师在教学时,要跳出惯有的思维和经验,对文本的特征要有正确的把握。语文老师的教学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怎么去阅读,怎么深入文本深层,这堂课才算是成功的。
五、结论
语文教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矛盾是学生知浅与知深之间的矛盾,即学生自己阅读是往往只是具有较浅的理解,而教学需要指导他们对文本特征有较深的理解。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由外在的、表层的感知潜入到深层“意脈”到文体形式的规范性和开放性、文体的流派和风格等文体特征学习就成为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
注释:
[1][2](明)吴纳,(明)徐师曾著.于北山,罗根泽校点.文章辨体序说 文体明辨序说[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08.
[3]刘云春.历史叙事视角下的《儒林外史》[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7).
[4]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321.
[5]崔正升.范进为什么会发疯?从《范进中举》透视明清科场士子的灵魂异化[J].语文学刊,2019(1).
[6]汲安庆,.基于形式的非文学文本教学中的诗意观照[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4,(2).]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商务印书馆,2011.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6-7.
[3]王荣生主编.小说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4]鞠雅文.《范进中举》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确定[D].上海师范大学,2015.
[5]梁明礼,浅析初中语文小说片段教学的叙事结构分析模式:以《范进中举》为例.教师,2012(3).
[6]刘海峰.科举民俗与科举学[J].江西社会科学,2006(10).
[7]崔正升.范进为什么会发疯?从《范进中举》透视明清科场士子的灵魂异化[J].语文学刊,2019(1).